车辆脚踏分区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6037 阅读:7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脚踏分区密封结构,将脚踏装置分为操控机构区、外部脚踏区并分别加以密封处理,在车体底部形成多重串联密封结构,实现了脚踏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气密性设计。分区密封结构包括有,脚踏板通过驱动装置滑动地连接在车体底部,脚踏板、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一个U形的密封盒中。在脚踏板一侧,密封盒的内腔形成脚踏板往复滑动的滑槽;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贯穿密封盒而连接于脚踏板端部;在驱动装置一侧,密封盒的内腔设置有支撑驱动轴的轴承。在车体底部,脚踏板、驱动装置形成了串联结构,密封盒形成了从车外到车内部件的分区密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脚踏分区密封结构,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使用的轨道车辆,如动车组列车、地铁和城市轻轨等,为方便旅客进出车厢而通常在车门处设置有脚踏板。为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度,通常采取较为智能化的脚踏板驱动控制,即在车辆停靠站台或检测到有旅客进出时,脚踏板可向外伸出;当车辆行驶时或无旅客进出时,脚踏板向内侧滑槽中缩回,脚踏与车体的气密性决定了乘客的舒适度。由于脚踏板的进出,必然要求车体底部留有一定的空间,从而造成该区域缺少密封性而不利于车体底部的密封效果。而且也易于导致雨、雪、沙尘或其他杂质的进入,导致在脚踏内部结冰或积存有污水等,造成驱动装置等部件的损坏。考虑方便进行设备检修维护,采用分区处理,设置气密性的检查盖。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车辆脚踏分区密封结构,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通过密封盒等部件将脚踏装置分为操控机构区、外部脚踏区并分别加以密封处理,在车体底部形成多重串联密封结构,实现了脚踏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气密性设计。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车辆脚踏分区密封结构主要包括有脚踏板通过驱动装置滑动地连接在车体底部,脚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团周海廷王孟荣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