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志豪专利>正文

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58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主要是靶面零分区上制设若干等间距环形肋与若干辐射肋,并藉环形肋与辐射肋相交以构成若干镖孔,各镖靶成环状排列且外环镖孔的外径略大于内环镖孔外径,而各镖孔内径大小相当恰可供各飞镖着镖定位,据此提供更完善的镖孔孔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尤指一种靶面零分区上制设若干等间距环形肋及辐射肋,并藉环形肋与辐射肋相交构成镖孔,且各镖孔大小均可供飞镖着射,据以飞镖可顺利着射于零分区上,以符合实用所需。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电子飞镖的靶面是区分有得分区11与零分区12,其中得分区11内设有靶块13,靶块13上开设有镖孔14藉此飞镖可穿着镖孔14中形成着镖状态,而零分区12虽属不计分区域,但由于其面积在镖面上具有相当比例,飞镖射中零分区12的机率很高,因此为要使飞镖能在零分区12上着镖,零分区12上同样开设有若干呈排列状的镖孔15以供飞镖着射;惟零分区12上所制设的镖孔15虽呈排列状,但由于零分区12内外周长不相等,加长镖孔15排列方式多为直线式排列,所以在安排镖孔15时经常在紧邻得分区11与靶面外缘二处,产生不完整的镖孔15,而此种不完整的镖孔15上若有飞镖射中的话,必因孔径不足之故而导致飞镖无法顺利着镖;飞镖不能顺利着镖必然掉落地面,然以飞镖设计都是头部较重情形而言,飞镖头部将直接撞击到地面,进而钝掉或弯曲,使用上即使飞镖射中镖靶后也不能有效着镖,使用时自然不能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加上使用者还得不时地拾捡掉落的飞镖,更加大幅降低掷射飞镖游戏的娱乐性,是以常用飞镖靶的零分结构有待加以改进,以使其能提供更佳的着镖作用,而符合实用所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经验,配合实际制造技术,几经详思细索,终创作出本技术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藉由在零分区上等间距制设环形肋与辐射肋,使得环形肋与辐射肋间形成适当大小的镖孔,并使各镖孔内径均足可供飞镖着射定位,而达到良好确实的着镖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是飞镖靶靶面零分区制设若干环形肋与辐射肋,其特征在于环形肋环状排列于零分区中,辐射肋设在环形肋径向上,藉此环形肋与辐射肋相交,而环形肋与辐射肋间恰形成镖孔。各环形可等间距地依环状排列方式设于零分区之中。各环形肋正面成型有倾斜状的引导斜面,可供顺利引导飞镖进入镖孔中。各辐射肋正面成型有倾斜状的引导斜面,可供顺利引导飞镖进入镖孔中。各环形肋或辐射肋的外径可由内而外渐大,据以使各圈镖孔的内径呈相同大小,据以提供更佳的着镖稳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创新且使用功效又还优于常用结构,利于实际使用所需,因此实用性与进步性均已符合专利法规定。图1是常用镖靶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镖靶局部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镖孔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镖孔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号部分11.得分区12.零分区13.靶块14.镖孔 15.镖孔 20.靶面21.零分区22.环形肋23.辐射肋24.镖孔 25.引导斜面 26.引导斜面31.得分区32.靶块 33.环形肋34.辐射肋35.镖孔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是于镖靶靶面20的零分区21上制设若干环形肋22与辐射肋23所构成;其中环形肋22是依零分区21内外缘间距大小,等间距地环状排列,而辐射肋23则制设在环形肋22径向上与各环形肋22相交,据此环形肋22与辐射肋23搭配可使环形肋22与辐射肋23间恰形成适当大小的镖孔24,而且各外环镖孔24的外径略大于相邻内环镖孔24的外径。此外,各环形肋22正面成型有倾斜状的引导斜面25,各辐射肋23正面亦成型有斜状的引导斜面26,并使环形肋22的引导斜面25与辐射肋23的引导斜面26恰位于镖孔24内缘,呈外宽内窄的斜面引导作用;此外,为使各外圈镖孔24的内径大于内圈镖孔24内径,而导致着镖不稳的情形,可适当使各环形肋22或辐射肋23的外径由内而外渐大,据以使各圈镖孔24内径可呈相同大小。以上零分区间21的镖孔24结构,因据零分区21之间距大小配合环形肋22适当排列而构成,所以不论是紧邻得分区31的最内圈镖孔24,或是紧邻靶面边缘的最外圈镖孔24均可呈现完整镖孔24状态;使用时,飞镖射中零分区21可藉倾斜的引导斜面25、26将飞镖顺利导进镖孔24中定位,而即使是射中零分区21最内圈或最外圈的镖孔24,亦可因为、外缘镖孔24已是完整镖孔24,以及镖孔24内径经适当设计与飞镖镖头相当等因素,使得飞镖得以确实着射无误。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是可将得分区31的各靶块32表面上,可依据靶块32大小,制设由环形肋33与辐射肋34所构成的镖孔35,据此使各靶块32上的各镖孔35均呈完整状,而且环形肋33与辐射肋34的正面乃成型有倾斜状的引导斜面(与前述零分区的设计相同不另赘述),据以供飞镖得以顺利着射于靶块32上。以上,零分区21的镖孔24结构由若干等间距环状排列的环形肋22与辐射肋23相交构成,其结构型态不同于常用飞镖靶的零分区以直线肋条交叉构成的镖孔(如图1所示),故本技术结构明显与常用结构不同,具有新颖性。又由于本技术的镖孔24呈环状排列,且设计时即针对零分区21大小而加以配设不同数的环形肋22及辐射肋23,以使零分区21的各镖孔24均是完整状,反之常用镖靶零分区的镖孔乃直线排列,当与弧形边线相邻时,便出现多处不完整的镖孔,如此相较下,本技术零分区21的各镖孔24均提供确实的着镖效果,而常用结构则有多处飞镖无法顺利着射,因此使用上本技术可减除飞镖落地而损坏飞镖的事情,同时减除使用者捡拾飞镖的不便,故有助于提高娱乐效果,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是飞镖靶靶面零分区制设若干环形肋与辐射肋,其特征在于环形肋环状排列于零分区中,辐射肋设在环形肋径向上,藉此环形肋与辐射肋相交,而环形肋与辐射肋间恰形成镖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环形可等间距地依环状排列方式设于零分区之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环形肋正面成型有倾斜状的引导斜面,可供顺利引导飞镖进入镖孔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辐射肋正面成型有倾斜状的引导斜面,可供顺利引导飞镖进入镖孔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环形肋或辐射肋的外径可由内而外渐大,据以使各圈镖孔的内径呈相同大小,据以提供更佳的着镖稳定效果。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主要是靶面零分区上制设若干等间距环形肋与若干辐射肋,并藉环形肋与辐射肋相交以构成若干镖孔,各镖靶成环状排列且外环镖孔的外径略大于内环镖孔外径,而各镖孔内径大小相当恰可供各飞镖着镖定位,据此提供更完善的镖孔孔径。文档编号A63B65/00GK2366146SQ9825032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游志豪 申请人:游志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镖靶零分区改良结构,是飞镖靶靶面零分区制设若干环形肋与辐射肋,其特征在于:环形肋环状排列于零分区中,辐射肋设在环形肋径向上,藉此环形肋与辐射肋相交,而环形肋与辐射肋间恰形成镖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游志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