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转向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244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23:43
一种用于诸如滑板或踏板车的交通工具的转向架组件,所述转向架组件可以具有:主销,吊架围绕所述主销旋转。通过弹簧、驾驭者的重量以及通过在转向期间所产生的离心力朝向凸轮表面偏压所述吊架,所述凸轮表面具有凹陷构造。这有助于基于特定的驾驭者和在交通工具上所进行的操作动态地稳定转向架组件和安装有该转向架组件的所述交通工具。所述凸轮表面可以具有递减的构造,使得所述吊架每旋转一度,所述弹簧便以不同比率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不适用声明:联邦资助的研究/开发不适用技术背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踏板车、滑板等的悬架系统例如,转向架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滑板转向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安装。转向架的基板附接到滑板的板的底侧部。主销从基板延伸,转向架的其它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第一弹性体轴衬布置成围绕主销且座落在基板上。然后将吊架安装在弹性体轴衬上。另外,吊架具有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安装到定位在主销前方的枢轴轴衬。吊架围绕突出的突出部枢转。第二弹性体轴衬座落在吊架上。利用垫圈和螺母的组合将第一和第二轴衬以及吊架组件向下拧紧。弹性体轴衬允许吊架围绕突出部和枢轴轴衬枢转。弹性体轴衬将吊架偏压回中性位置。通过拧紧或拧松主销上的螺母/垫圈组合,可以调整偏压量。不利地,由于必须将弹性体轴衬牢牢地用螺栓拧紧以防吊架变松,所以现有技术的滑板转向架提供受限的枢转运动。同样,第一和第二弹性体轴衬必须略微刚硬,使得吊架在操作期间不会在主销上摇动。因此,由于第一和第二轴衬必须具有较低的弹性并且在主销上相对较紧,所以现有技术滑板转向架的枢转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当驾驭者试图向左急转或者向右急转时,第一和第二弹性体轴衬可能会压缩到底(bottom out),并且无意地提起滑板的外侧轮。另外,必须调整滑板转向架以便适合驾驭者的重量。与体重较轻的驾驭者相比,较重的驾驭者可能需要更紧的设定。例如,驾驭针对体重较重的驾驭者设定好的滑板的体重较轻的驾驭者可能难以转动滑板的板以便转向,这是因为转向架组件的设定过紧。相反,如果较重的驾驭者驾驭针对体重较轻的驾驭者设定好的滑板,那么因为滑板设定过松,所以滑板将不稳定。如上所述,现有技术滑板转向架具有受限的枢转范围。此外,必须按照较窄的驾驭者体重范围对转向架设定进行单独地调整。因此,在本领域中有必要对转向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文中示出且描述的转向架组件解决了以上所讨论的、以下所讨论的以及在本领域中已知的那些问题。基于:1)驾驭者的重量;2)凸轮表面的斜坡轮廓;3)转向半径;以及4)速度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转向架组件提供了动态稳定的踏板车或者滑板的悬架系统。这些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本文所讨论的其它因素也可以有助于转向架组件的动态稳定特征。为此,转向架组件具有基座和吊架,所述吊架被朝向基座偏压。基座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凸轮表面(优选地三个凸轮表面)。这些凸轮表面可以具有斜坡轮廓,所述斜坡轮廓是线性的、递减的、渐进的或者它们的组合。轴承布置在吊架和凸轮表面之间。由于吊架被朝向基座和凸轮表面偏压,所以轴承在其中性状态被朝向凸轮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驱动。当驾驭者使足部支撑件向左或向右滚动时,吊架旋转并且轴承滑上斜坡,从而将吊架进一步推离基座。相反而言,基座被驱动向上离开吊架。当将转向架组件附接到足部支撑件的底侧部时,吊架的旋转或摆动将基座和足部支撑件提升离开吊架。在吊架旋转时,随着驾驭者进入转向,朝向凸轮表面偏压吊架的偏压构件(例如,压缩弹簧等)被逐渐压缩。对于吊架的每一度旋转,弹簧或偏压构件的压缩量可以通过设计凸轮表面的斜坡轮廓的形状来在工程上定制。斜坡轮廓可以设计成使得当驾驭者进入转向时弹簧总体偏离量增大,但对于吊架的每一度旋转,在通过拐折区域后或者在整个转向期间,弹簧偏离的变化减小。这说明了递减的斜坡轮廓。这样,基于凸轮表面的斜坡轮廓,在驾驭者进入转向以及完成转向时,可以动态地稳定转向架组件。另外,转向架组件的动态稳定性是基于驾驭者的重量。当驾驭者未站在足部支撑件上时,弹簧将轴承偏压回凸轮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当驾驭者站在足部支撑件上时,由于弹簧的弹簧弹力以及驾驭者的重量,轴承被朝向凸轮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驱动。由于每个驾驭者的重量不同,因而对于每个驾驭者而言,轴承朝向凸轮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的偏压量不同。因此,每个驾驭者的个体重量也动态地稳定转向架组件,并且定制(custom)配合每个驾驭者的需要。离心力也动态地稳定转向架组件。当驾驭者进入(progress through)转向时,根据当前的转向半径和速度,离心力增加。离心力增加了施加到足部支撑件的法向力,所述法向力增加了轴承被朝向凸轮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驱动的偏压量。如本文所述,提供了用于运载驾驭者的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可以包括足部支撑件和转向架。足部支撑件支撑驾驭者且限定了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从足部支撑件的前部延伸到足部支撑件的尾部。该足部支撑件可以围绕纵向轴线在左向和右向上滚动,以便完成交通工具的左转和右转。附接到足部支撑件的转向架允许交通工具转向。转向架可以包括主体、吊架和滑动轴承。主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凸轮表面,所述凸轮表面具有凹陷构造,所述凹陷构造限定了低的中间部分和升高的外部部分。吊架被朝向凸轮表面偏压,并且所述吊架能够在足部支撑件围绕纵向轴线沿着左向和右向滚动时,在左摆动位置和右摆动位置之间摆动。吊架可以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纵向轴线歪斜。滑动轴承布置在吊架和凸轮表面之间。被偏压到滑动轴承上的吊架也将滑动轴承偏压到凸轮表面上,并且朝向凸轮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偏压。交通工具可以具有一个轮,所一个轮非枢转地布置在足部支撑件的前部处。交通工具还可以包括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布置成毗邻吊架,以便朝向凸轮表面偏压吊架。偏压构件可以是弹簧或者弹性体盘。交通工具还可以包括第二和第三凸轮表面,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轮表面围绕枢转轴线对称地布置。优选地,所有的这三个凸轮表面围绕枢转轴线均对称地且旋转地布置。具有槽构造的凸轮表面的横剖面可以是半圆形。半圆形横剖面的半径可以大体等于滑动轴承的半径。凸轮表面的凹陷构造从低的中间部分朝向升高的外部部分可以是线性的、递减地、渐进的。附图说明参照以下描述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特征以及优势,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部件,并且其中:图1是转向架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的透视图;图2是具有附接到足部支撑件的底侧部的图1示出的转向架组件的交通工具的俯视图,其中,所述足部支撑件滚动,并且所述转向架组件的吊架摆动;图3是图2示出的转向架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1示出的转向架组件的基座的仰视图;图4A是图4示出的凸轮表面第一横向剖视图;图4B是图4示出的凸轮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6.25 US 12/491,4261.一种用于运载驾驭者的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驾驭者的足部支撑件,所述足部支撑件限定了纵向
轴线,所述纵向轴线从前部延伸到尾部,所述足部支撑件能够围绕所
述纵向轴线在左向和右向上转动,以便实现所述交通工具的左转和右
转;
转向架,所述转向架附接到所述足部支撑件,以便允许所述交通
工具转向,所述转向架包括:
具有凸轮表面的主体,所述凸轮表面具有凹陷构造,所述凹陷构
造限定了低的中间部分和升高的外部部分;
被朝向凸轮表面偏压的吊架,在所述足部支撑件围绕所述纵向轴
线在左向和右向上转动时,所述吊架能够在左摆动位置和右摆动位置
之间摆动,所述吊架能够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所
述纵向轴线歪斜;
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布置在所述吊架和所述凸轮表面之间,
所述吊架将所述滑动轴承偏压到所述凸轮表面上,并且朝向所述凸轮
表面的低的中间部分偏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中,所述交通工具是踏板
车或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一个轮,
所述一个轮非枢转地布置在所述足部支撑件的前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限定了
所述枢转轴线的主销,所述主销附接到转向架的主体,其中所述吊架
能够围绕所述主销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第二凸
轮表面和第三凸轮表面,所述第二凸轮表面和第三凸轮表面围绕所述
枢转轴线对称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中,槽的横剖面是半圆形
的,所述半圆形的半径大体等于所述滑动轴承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偏压构
件,所述偏压构件布置成毗邻所述吊架,以便朝向所述凸轮表面偏压
所述吊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其中,所述偏压构件是弹簧
或者弹性体盘。
9.一种用于具有足部支撑件的交通工具的大摆动角度的转向架,
所述转向架包括:
具有凸轮表面的主体,所述凸轮表面具有凹陷构造,所述凹陷构
造限定了低的中间部分和升高的外部部分;
被朝向所述凸轮表面偏压的吊架,在所述足部支撑件围绕所述交
通工具的纵向轴线转动时,所述吊架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能够摆动,
所述吊架能够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
的所述纵向轴线歪斜,所述吊架具有开孔;
能够插入通过所述吊架的所述开孔的主销,所述主销限定了所述
枢转轴线且能够附接到所述主体;
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围绕所述主销布置,以便将所述吊架朝
向所述凸轮表面偏压;
轴承,所述轴承布置在所述吊架和所述凸轮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偏压构件将所述吊架朝向所述凸轮表面的所述低的中
间部分偏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其中,所述凸轮表面的所述
凹陷构造从所述低的中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S·维尔森B·E·维尔恩利
申请(专利权)人:BEW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