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鉴定鳗鲡种类的AFLP选择性引物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3850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3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鉴定鳗鲡种类的AFLP选择性引物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电泳检测。根据PCR扩增条带,来判断是哪种鳗鲡。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鉴别从外表形态无法分辨的不同种或不同产区的鳗鲡,并对幼体进行所属物种的鉴定;也可用于鉴定鳗鲡加工品是使用什么种类或产区的鳗鲡为原料加工而成,在商业上和生态学等科学研究上都有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鉴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鳗鲡种类的AFLP鉴定引物和方法。
技术介绍
鳗鲡隶属于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是鳗鲡属鱼类的统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鳗鲡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包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2种半必须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Ca、P、Na、Mg、K五种常量元素和Zn、Fe、Mn 等微量元素,此外鳗鲡还有清凉解毒、补虚强身、祛风除湿、防治冠心病、抗癌等辅助作用, 因此鳗鲡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鳗鲡养殖的品种有日本鳗鲡、美洲鳗鲡、欧洲鳗鲡、印尼鳗鲡、菲律宾鳗鲡、非洲鳗鲡等,由于鳗鲡的形态十分相似特别是在鳗鲡幼体阶段用肉眼很难对其种类进行区分并且不同种鳗鲡价格差异巨大,市场上经常出现将价格低廉的苗种掺杂到价格昂贵的苗种中进行销售;另外鳗鲡的加工产品也无法从形态上判断是以哪种鳗鲡为原材料,厂商也会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这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做法势必会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破坏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灵敏的对不同种类鳗鲡幼体和鳗鲡加工产品进行鉴别和鉴定的技术。不同种生物其基因序列间通常存在着比较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中宝吴宁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