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1777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6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包括:先将捕获后的玻璃鳗按照逐步更换淡水的方法完全转入淡水中养殖后,采用冰冻糜状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开口饵料直接投喂鳗苗,辅以精细的人工喂养和管理方法,当玻璃鳗变态为黑仔鳗后,改用粉状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根据比例调配饲料和水的重量,控制投喂量,每天定时吸污和换水,对规格不一的个体及时分池饲养。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地克服了采用水蚯蚓开口的缺点,鳗苗在驯养过程中成活率达到99%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本鳗鲡领域,涉及到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日本鳗鲡作为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对象,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当家品种之一。但其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难关还没有攻克,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完全依赖在河口区域采集洄游途中的天然苗种支撑规模巨大的鳗鲡养殖业。鳗苗到达长江口区域后,变态为半透明的圆柱形幼体,称玻璃鳗或白仔鳗,玻璃鳗经河口上溯,出现黑色素,背部变黑称之为黑仔鳗。在人工养殖中鳗苗变态期间的养殖与管理非常重要,而玻璃鳗开口摄食阶段更是直接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玻璃鳗培育过程中,均采用水蚯蚓(俗称红虫)开口,然而这种开口饵料具有以下缺点:(1)携带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易使鳗苗感染疾病;(2)残饵不易收集,浪费较大,污染养殖水体;(3)在变态为黑仔鳗后的驯食中需要按比例逐步减少水蚯蚓的量,增加人工饲料的量,过程较为繁琐,而且由水蚯蚓过渡到粉状饲料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转料难而影响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地克服了采用水蚯蚓开口的缺点,鳗苗在驯养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包括:(1)将玻璃鳗暂养在玻璃缸中,降低养殖水体的盐度并同时进行升温,降盐和升温期间不投喂饵料,完成后每天开始投喂冰冻糜状开口饲料,上下午各一次,初始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6%,此后逐天递加投饵量至鱼体重的15~16%,投喂后10‑20min采用虹吸法收集残余饵料;养殖期间,每天早上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3;(2)当玻璃鳗变态成为黑仔鳗后,改为每天投喂粉状饲料,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7~8%;每天早上吸污换水,换水量为水体的1/5;当黑仔鳗变态为银色鳗后,继续投喂粉状饲料,投喂和吸污换水方法与黑仔鳗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包括:(1)将玻璃鳗暂养在玻璃缸中,降低养殖水体的盐度并同时进行升温,降盐和升温期间不投喂饵料,完成后每天开始投喂冰冻糜状开口饲料,上下午各一次,初始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6%,此后逐天递加投喂量至鱼体重的15~16%,投喂后10-20min采用虹吸法收集残余开口饲料;养殖期间,每天早上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3;(2)当玻璃鳗变态成为黑仔鳗后,改为每天投喂粉状饲料,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7~8%;每天早上吸污换水,换水量为水体的1/5;当黑仔鳗变态为银色鳗后,继续投喂粉状饲料,投喂和吸污换水方法与黑仔鳗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玻璃缸的底部放置瓦片和遮蔽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鳗鲡苗种室内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荣龚盼庄平章龙珍侯俊利赵峰刘鉴毅张涛冯广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