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124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注装置,包括本体、耳轴、保护套和定位机构,耳轴固定于本体侧面,定位机构可防止吊运装置与耳轴分离,保护套套设于耳轴外表面上。吊运装置与保护套连接后即可将该浇注装置输送至铸型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装置在耳轴的外表面上套设保护套,吊运装置与保护套直接连接后将浇注装置吊起并运送,从而避免吊运装置上的焊接硬点直接划伤耳轴,改善耳轴易提前报废这一现象,继而延长浇注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浇注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该浇注装置后,浇注时的高温环境传递至耳轴上的温度有所降低,耳轴受热产生的形变将有所减小,其发生疏松的概率随之降低,工作可靠性得到保证,从而较大程度地缓解铸造工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注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具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造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钢和铁是铸造领域中较为普遍的金属,在炼钢和炼铁的过程中,钢水和铁水由浇注装置完成输送,该浇注装置分别为钢水包和铁水包。钢水包用于炼钢厂、铸造厂在平炉、 电炉或转炉前承接钢水,并进行浇注作业;铁水包用于铸造车间浇注作业,其可在炉前承接铁水,并由吊运装置运送至铸型处进行浇注。钢水包和铁水包的结构类似,均主要由本体和耳轴组成,吊运装置通过耳轴将本体内的钢水或铁水运送至铸型处。由于吊运装置直接与耳轴连接,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吊运装置上的焊接硬点将划伤耳轴,使耳轴出现异常磨损、疏松等现象。长此以往,耳轴将先于钢水包或铁水包的本体出现报废的情况,继而缩短钢水包或铁水包的使用寿命,提高浇注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铁水包或钢水包在工作过程中与炼钢炉或炼铁炉的距离较近,在高温烘烤的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湖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