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1591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其包括外浇口、直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型腔、模具、渣包及排气道,在直流道与分流道之间设有横流道,在横流道的轴线方向设有减重孔,所述内浇口为两个扇形浇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系统,可减少动能及热量损失,有效减少卷气或吸气现象,可使金属液从内浇口到达型腔各部位的距离相近、充型流程最短,可使产品内部气孔得到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提高20%~30%,尤其可减小对模具的磨损,使模具的使用寿命由1.5万模次提高到6万模次,不仅使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使生产成本得到显著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注系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属于压铸

技术介绍
浇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金属液从热室压铸机的喷嘴或冷室压铸机的压室导入型腔内。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对产品后期的规模化生产,成品率指标的提升非常关键。目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外浇口1、直流道2、分流道3、内浇口 4、型腔5、模具6、渣包7及排气道8,所述的内浇口 4为一个,设置在直流道2的轴线方向,且内浇口 4与型腔5外侧壁的夹角a为直角(如图2所示),金属液是通过内浇口 4以直角流向冲入型腔5内,以致造成动能及热量损失较大,并且容易混入空气,造成卷气或吸气现象,导致产品内部气孔多,产品壁粗糙,模具磨损严重,另外,内浇口 3与型腔5的连接处切割打磨难度较大,不仅影响产品合格率,而且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以提高圆盘状铸件的产品合格率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型腔、模具、渣包及排气道,其特征在于:在直流道与分流道之间设有横流道,在横流道的轴线方向设有减重孔,所述内浇口为两个扇形浇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浇注系统包括一个外浇口、一条直流道、两条横流道,每一条横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直流道垂直连通,在每一条横流道的轴线方向均设有减重孔,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内浇口,所述内浇口与型腔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浇口与型腔外侧壁的夹角为钝角。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内浇口与型腔外侧壁的夹角为155?165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浇注系统,可减少动能及热量损失,有效减少卷气或吸气现象,可使金属液从内浇口到达型腔各部位的距离相近、充型流程最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直冲型腔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使产品内部气孔得到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可提高20%?30%,尤其可减小对模具的磨损,可使模具的使用寿命由1.5万模次提高到6万模次,不仅使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使生产成本得到显著性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性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浇注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浇注系统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浇注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浇注系统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浇注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浇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外浇口;2、直流道;3、分流道;4、内浇口;5、型腔;6、模具;7、渣包;8、排气道;9、横流道;10、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1、直流道2、分流道3、内浇口 4、型腔5、模具6、渣包7及排气道8,在直流道2与分流道3之间设有横流道9,在横流道9的轴线方向设有减重孔10,所述内浇口4为两个扇形浇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重孔10的两侧,这种设计可使金属液从内浇口到达型腔各部位的距离相近、充型流程最短。如图4所示:所述内浇口与型腔外侧壁的夹角a为钝角,优选为155?165度,此种设计下,金属液由内浇口至型腔的流向将为锐角(优选为15?25度),从而减小了动能及热量损失,可有效减少卷气或吸气现象,能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直冲型腔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从而使产品内部气孔得到明显改善。使用试验证明: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浇注系统进行圆盘状铸件的加工,可使产品合格率相对于现有技术(如图1和图2所不)提尚20%?30%,尤其可使t旲具的使用寿命由1.5万模次提高到6万模次,不仅使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使生产成本得到显著性降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显著性进步。实施例2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浇注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的浇注系统包括一个外浇口 1、一条直流道2、两条横流道9,每一条横流道9的一端与所述直流道2垂直连通,在每一条横流道9的轴线方向均设有减重孔10,在所述减重孔10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内浇口 4,所述内浇口 4与型腔5相连通。其余内容均与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采用这种设计,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圆盘状铸件的大批量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型腔、模具、渣包及排气道,其特征在于:在直流道与分流道之间设有横流道,在横流道的轴线方向设有减重孔,所述内浇口为两个扇形浇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注系统包括一个外浇口、一条直流道、两条横流道,每一条横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直流道垂直连通,在每一条横流道的轴线方向均设有减重孔,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内浇口,所述内浇口与型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与型腔外侧壁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与型腔外侧壁的夹角为.155 ?165 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其包括外浇口、直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型腔、模具、渣包及排气道,在直流道与分流道之间设有横流道,在横流道的轴线方向设有减重孔,所述内浇口为两个扇形浇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本技术提供的浇注系统,可减少动能及热量损失,有效减少卷气或吸气现象,可使金属液从内浇口到达型腔各部位的距离相近、充型流程最短,可使产品内部气孔得到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提高20%~30%,尤其可减小对模具的磨损,使模具的使用寿命由1.5万模次提高到6万模次,不仅使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使生产成本得到显著性降低。【IPC分类】B22D17/22【公开号】CN205217993【申请号】CN201521115862【专利技术人】赵兵, 任海林, 皮俊锋, 罗彪, 朱君 【申请人】上海五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圆盘状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外浇口、直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型腔、模具、渣包及排气道,其特征在于:在直流道与分流道之间设有横流道,在横流道的轴线方向设有减重孔,所述内浇口为两个扇形浇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重孔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任海林皮俊锋罗彪朱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五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