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2377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9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对路况适应性强的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该装置的空气室的下部设有电磁阀安置孔,电磁阀安置孔中设置电磁节流阀,空气室的侧壁上焊接有进气管,上连接板与电磁阀安置孔的下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板的中央位置开有圆孔与电磁阀安置孔贯通,气囊的上边缘通过密封圈挤压在上连接板的下部,密封圈与上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气囊与金属骨架硫化连接,金属骨架与橡胶主簧也通过硫化连接,下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金属骨架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隔离轨道车辆的振动和降低噪声,提高轨道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隔振降噪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属于轨道车辆零部件

技术介绍
现代轨道车辆正向着高速化、低振动和低噪声方向发展。轨道车辆起步和制动时, 因惯性及轨道不平会产生低频大幅振动;轨道车辆高速行驶时,因轨道不平会产生高频噪音。因此,轨道车辆大量采用隔振降噪装置来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空气弹簧具有螺旋弹簧所不具备的优点,在轨道车辆中广泛应用于车辆的二系悬挂系统来隔离振动降低噪声。空气弹簧是在柔性密闭容器中充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的一种弹性原件,与螺旋弹簧相比,空气弹簧具有承载能力大、自振频率固定、变形能力强、 可电子控制等优点,适合轨道车辆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要求。现有的空气弹簧主要包括被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和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现有空气弹簧的缺陷是被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的参数固定,不能适应多变的复杂路况;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的制造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对路况适应性强的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该装置是在空气室下部的电磁阀安置孔中安装电磁节流阀,利用电磁节流阀的线性连续特性及其节流孔开度可变特性,通过电控系统对电磁节流阀时时控制,使空气弹簧的阻尼和刚度随路况实现连续调节,从而提高空气弹簧的隔振降噪能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气泵将空气通过进气管5压入空气室6,电控系统时时采集路况数据并控制电磁节流阀4的节流孔的开度大小,从而连续调节压缩空气在空气室 6与气囊2之间的流通量,空气弹簧的阻尼和刚度因此得以连续调节。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容器、橡胶弹簧、连接和限位零件,所述的空气容器包括空气室6和气囊2,橡胶弹簧包括金属骨架10和橡胶主簧11,连接零件包括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1,限位零件为限位块9 ;空气室6的下部设有电磁阀安置孔7,电磁阀安置孔7中设置电磁节流阀4,空气室6的侧壁上焊接有进气管5,上连接板8 与电磁阀安置孔7的下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板8的中央位置开有圆孔与电磁阀安置孔7贯通,气囊2的上边缘通过密封圈3挤压在上连接板8的下部,密封圈3与上连接板8通过螺栓连接,气囊2与金属骨架10硫化连接,金属骨架10与橡胶主簧11也通过硫化连接,下连接板1通过螺栓连接在金属骨架10的下端。所述的电磁节流阀4与电磁阀安置孔7过盈配合安装;所述的上连接板8与车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板1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电磁节流阀的节流孔的时时调节,实现了空气弹簧参数的连续调节;(2)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3)提高了空气弹簧的隔振降噪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采用的电磁节流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连接板2.气囊3.密封圈4.电磁节流阀5.进气管6.空气室7.电磁阀安置孔8.上连接板9.限位块10.金属骨架11.橡胶主簧12.上通道13.节流孔 14.活塞锥15.油封16.电磁线圈17.金属轴18.弹簧19.电枢20.推杆21.下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该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的空气室6的下部设有电磁阀安置孔7,电磁阀安置孔7中设置电磁节流阀4,电磁节流阀4与电磁阀安置孔7过盈配合安装,空气室6的侧壁上焊接有进气管5,压缩空气经经气管5压入空气室6,上连接板8与电磁阀安置孔7的下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板8的中央位置开有圆孔与电磁阀安置孔7贯通,上连接板8与车厢通过螺栓连接,气囊2的上边缘通过密封圈3挤压在上连接板8的下部,密封圈3与上连接板8通过螺栓连接,气囊2与金属骨架 10硫化连接,金属骨架10与橡胶主簧11也通过硫化连接,下连接板1通过螺栓连接在金属骨架10的下端,下连接板1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电磁节流阀4的节流孔的开度大小由电控系统来控制,通过电磁节流阀4的节流孔开度的调节来控制空气在空气室6和气囊2之间的流通量,以此来连续调节空气弹簧的阻尼和刚度。图2是实施例采用的电磁节流阀结构示意图,该电磁节流阀的上通道12和下通道 21通过节流孔13连通,活塞锥14置于节流孔13中,推杆20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塞锥14和电枢19,电枢19受到弹簧18产生的弹簧预紧力,电磁线圈16缠绕在金属轴17上。电磁线圈16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力的大小由流入电磁线圈16的电流量大小决定,流入电磁线圈16 的电流量大小由电控系统控制;电枢19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磁场力和弹簧预紧力的作用; 当磁场力小于弹簧预紧力时,电枢19横向左移;当磁场力大于弹簧预紧力时,电枢19横向右移。电枢19的横向左右移动使推杆20带动活塞锥14在节流孔13中横向左右移动,从而使节流孔13的开度增大或减小。衰减低频振动工作过程轨道车辆起步和制动时,因惯性及轨道不平会产生低频大幅振动。电控系统控制电磁节流阀4的电磁线圈16的电流量减小,电枢19受到的磁场力小于弹簧预紧力,使电枢19横向左移,与电枢19连接的推杆20带动活塞锥14左移,节流孔13开度减小,压缩空气在空气室6和气囊2之间的流通量减少,上通道12与下通道21 中的空气流动阻尼增大,配合橡胶主簧11 一起使空气弹簧的刚度增大,从而有效衰减低频振动。抑制高频噪声工作过程轨道车辆高速行驶时,因轨道不平会产生高频噪音。电控系统控制电磁节流阀4的电磁线圈16的电流量增大,电枢19受到的磁场力大于弹簧预紧力,使电枢19横向右移,与电枢19连接的推杆20带动活塞锥14右移,节流孔13开度增加,压缩空气在空气室6和气囊2之间的流通量增加,上通道12与下通道21中的空气流动阻尼减小,配合橡胶主簧11 一起使空气弹簧的刚度减小,从而有效衰减车厢的高频振动, 从而抑制高频噪音。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容器、橡胶弹簧、连接和限位零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容器包括空气室(6)和气囊O),橡胶弹簧包括金属骨架(10)和橡胶主簧(11),连接零件包括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1),限位零件为限位块(9);空气室(6)的下部设有电磁阀安置孔(7),电磁阀安置孔(7)中设置电磁节流阀G),空气室(6) 的侧壁上焊接有进气管(5),上连接板(8)与电磁阀安置孔(7)的下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板 (8)的中央位置开有圆孔与电磁阀安置孔(7)贯通,气囊O)的上边缘通过密封圈(3)挤压在上连接板(8)的下部,密封圈C3)与上连接板(8)通过螺栓连接,气囊( 与金属骨架 (10)硫化连接,金属骨架(10)与橡胶主簧(11)也通过硫化连接,下连接板(1)通过螺栓连接在金属骨架(10)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节流阀与电磁阀安置孔(7)过盈配合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连接板(8)与车厢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连接板(1)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也王成李冰怡周淑辉常振臣王中东姜长松唐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