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喜峰专利>正文

高效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421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气液聚结器和离心分离器,液位计;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进口、分离介质出口,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液位计位于壳体侧下部;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口处设有密封板,于该密封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柱形腔室,该柱形腔室顶面为均布若干固定孔的上孔板,柱形腔室的底面为均布有若干固定孔的下孔板;离心分离器出气管口朝上,进气管口朝下设置于下壳体内,出气管口延伸至密封板,并将下孔板罩于其中,同时出气管口内设有烧结滤芯,烧结滤芯悬挂固定于下孔板的固定孔上;气液聚结器设置于上壳体内,含聚结滤芯,其设于柱形腔室外,底端固定于上孔板的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率高、分离精度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作业
,更进一步涉及石油、化工、化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有价值化工中间产品及化工产品,如甲醇、合成氨、醋酸、丙烯、二甲醚、氢气等各种合成气、精炼气、裂解气中气液两相产品的高效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传统的分离技术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板层(填料)分离或除沫丝网等机械分离方法。其分离效率低下,分离精度一般大于5μm,使石油、化工生产中通过复杂的生产工艺得到的液态产品不能有效的分离下来,高达10-20%的产品流失而浪费掉,造成生产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效率高、分离精度高的气液分离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气液聚结器和离心分离器,液位计;所述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进口、分离介质出口,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液位计位于壳体侧下部;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口处设有密封板,并于该密封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柱形腔室,该柱形腔室顶面为均布若干固定孔的上孔板,柱形腔室的底面为均布有若干固定孔的下孔板;所述离心分离器出气管口朝上,进气管口朝下设置于下壳体内,出气管口延伸至密封板,并将下孔板罩于其中,同时于出气管口内设有烧结滤芯,所述烧结滤芯悬挂固定于下孔板的固定孔上;所述气液聚结器设置于上壳体内,包括聚结滤芯,该聚结滤芯设于柱形腔室外,底端固定于上孔板的固定孔内。所述分离介质出口设于上壳体的侧面,并于设于下壳体侧面的分离介质进口径向分布设置。所述烧结滤芯为金属纤维烧结毡滤芯。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液位计和排液口。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电容式液位计。所述上、下壳体通过法兰分体连接。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气液分离器,其技术特点是将新型的高效凝聚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分离技术有机融为一体,兼有凝聚技术高的分离精度、分离效率和传统的机械分离技术长周期的使用寿命,其分离精度0.01μm、分离效率99.99%。且独特的分体式设计,非常方便分离元件的检修和更换,是石油、化工、化肥行业提高装置分离品质,节能、降耗的有效装置。由于本技术在下壳体的侧下部设置液位计的同时,在下壳体的底部又增设了电容式液位计,便于比照测量,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分离介质出口设在了上壳体的侧面,并与设在下壳体侧面的分离介质进口径向分布,便于上壳体的拆装及工艺配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上壳体2、下壳体 3、密封板 4、柱形腔室5、排液口6、排污口 7、液位计 8、聚结滤芯9、上孔板10、下孔板 11、烧结滤芯 12、离心式分离器13、液体收集器 14、进气管口 15、出气管口 16、安全阀17、分离介质进口 18、分离介质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气液聚结器和离心分离器,液位计;所述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进口、分离介质出口,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液位计位于壳体侧下部;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口处设有密封板,当上、下壳体合在一起时,将上壳体和下壳体隔成两个密闭的腔体,即上分离腔和下分离腔,以便进行两次连续的分离,获得较高的分离精度。于该密封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柱形腔室,以便容纳由离心式分离器分离后的分离介质;该柱形腔室顶面为均布若干固定孔的上孔板,柱形腔室的底面为均布有若干固定孔的下孔板;所述离心分离器出气管口朝上,进气管口朝下设置于下壳体内,出气管口延伸至密封板,并将下孔板罩于其中,同时于出气管口内设有烧结滤芯,所述烧结滤芯悬挂固定于下孔板的固定孔上;所述气液聚结器设置于上壳体内,包括聚结滤芯,该聚结滤芯设于柱形腔室外,底端固定于上孔板的固定孔内。所述分离介质出口设于上壳体的侧面,并于设于下壳体侧面的分离介质进口径向分布设置。所述烧结滤芯为金属纤维烧结毡滤芯。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液位计和排液口。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电容式液位计。所述上、下壳体通过法兰分体连接。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安全阀。通过上述结构,分离介质由分离介质进口进入下分离腔,由离心式分离器的进气管口进入,经过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由液体收集器收集到下分离腔的底部,通过观察下壳体侧面的磁翻板液位计和设于下壳体底部的电容式液位计,通过比照观看下分离腔内液体的多少,达到一定程度进,通过下壳体底部的排液口将液体排出。离心式分离器分离后的分离介质经由烧结滤芯和下孔板上的固定孔,进入柱形腔室,然后经过上孔板上的固定孔,并经固定于其上的聚结滤芯进一步的分离,最后达到了较高的分离精度,分离介质由分离介质出口引出,以备使用;而经过聚结分离出的液体,积在上腔体的底部,并可通过设于上壳体底面的电容式液位计观看,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设于上壳体底部的排液口排出。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包括壳体,气液聚结器和离心分离器,液位计;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进口17、分离介质出口18,分离介质出口18设于上壳体1的侧面,并于设于下壳体2侧面的分离介质进口17径向分布设置。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5,液位计7位于壳体侧下部,该液位计为磁翻板液位计;壳体分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两部分,上、下壳体通过法兰分体连接;上壳体1的底部设有液位计7和排液口5,该液位计7选用电容式液位计,上壳体1的顶部设有安全阀16。下壳体2与上壳体的连接口处设有密封板3,密封板3在上、下壳体合在一起时,将壳体分为密闭的上分离腔和下分离腔;并于该密封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柱形腔室4,该柱形腔室4顶面为均布若干固定孔的上孔板9,柱形腔室的底面为均布有若干固定孔的下孔板10。离心分离器12的出气管口15朝上,进气管口14朝下设置于下壳体2内,出气管口15延伸至密封板3,并将下孔板10罩于其中,同时于出气管口15内设有烧结滤芯11,该烧结滤芯11通过螺杆悬挂固定于下孔板10的固定孔上;烧结滤芯可选用金属纤维烧结毡滤芯。由于在下分离腔内设置了离心分离器12和金属纤维烧结毡滤芯的优化组合,承担了85-90%的分离任务,为高精度的聚结滤芯8创造了高效分离的条件。下分离腔的被分离液体经下部的液体收集器13收集在下壳体2的底部,通过观察下壳体侧面的磁翻板液位计和设于下壳体底部的电容式液位计,定期经下壳体底部的排液口7排出。气液聚结器设置于上壳体1内,包括聚结滤芯8,该聚结滤芯8设于柱形腔室4外,底端通过螺杆固定于上孔板1的固定孔内。需要分离的气体由分离介质进口17经下分离腔内的离心分离器12,烧结滤芯11,柱形腔室4,聚结滤芯8,最后分离成几乎是纯净的介质气体,由分离介质出口18进入下游工序。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气液聚结器和离心分离器,液位计;所述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进口、分离介质出口,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液位计位于壳体侧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口处设有密封板,并于该密封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柱形腔室,该柱形腔室顶面为均布若干固定孔的上孔板,柱形腔室的底面为均布有若干固定孔的下孔板;所述离心分离器出气管口朝上,进气管口朝下设置于下壳体内,出气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气液聚结器和离心分离器,液位计;所述壳体上设有分离介质进口、分离介质出口,并在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液位计位于壳体侧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口处设 有密封板,并于该密封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柱形腔室,该柱形腔室顶面为均布若干固定孔的上孔板,柱形腔室的底面为均布有若干固定孔的下孔板;所述离心分离器出气管口朝上,进气管口朝下设置于下壳体内,出气管口延伸至密封板,并将下孔板罩于其中,同时 于出气管口内设有烧结滤芯,所述烧结滤芯悬挂固定于下孔板的固定孔上;所述气液聚结器设置于上壳体内,包括聚结滤芯,该聚结滤芯设于柱形腔室外,底端固定于上孔板的固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喜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喜峰张玉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