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仁多专利>正文

全按钮控制变换飞速的共轴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228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2:03
一种全按钮控制变换飞速的共轴直升机,包括机体(1)、尾桨方向伸缩器(14)、飞轮齿轮(15)、尾桨距伸缩器(21);所述的机体(1)上层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输出轴上设有两个旋翼通过齿轮使两个旋翼顺反方向旋转运行,发动机输出轴护套上固定盘上设置前后倾斜伸缩器(2)和左右倾斜伸缩器(3)并连接倾斜活动盘;所述的尾桨方向伸缩器(14)桨距方向角度由按钮控制,并通过下部连接尾桨角度杆(17)将尾桨(26)桨距及角度转换变化。该技术除了现有的共轴旋翼桨距反转技术之外,特别是独创的随时转变尾桨角度作为推与拉重要动力,为灾区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输送救灾物资的理想空中运输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的改进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社会公知的直升机驾驶飞行还是依赖于推拉和脚踏等控制系统, 在原有驾驶技术作为前飞、停飞、左右飞行觉得繁琐。虽然,经多方面的技术优良改造达到了先进性水平,驾驶飞行操作技术依然靠推拉和脚踏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复杂,灵活性能偏低。目前,对本控制系统已经作了优良改造,但飞行速度依旧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全按钮开关控制全方位飞行,有效提高飞行速度及灵活性能,使驾驶员感到既轻松又愉快。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完成的,一种全按钮控制变换飞速的共轴直升机,包括机体、尾桨方向伸缩器、飞轮齿轮、尾桨距伸缩器;所述的机体上发动机输出轴护套上设置固定盘上设置前后倾斜伸缩器和左右倾斜伸缩器并连接倾斜活动盘,倾斜活动盘上伸拉桨距盘设上下桨距伸缩器控制双旋翼转盘和上桨距转盘及上桨距反转盘桨距角度匹配;所述的尾桨方向伸缩器活动安装尾桨角度杆,尾桨角度杆中段陷装在齿轮轴轴承上,齿轮轴两端轴承中间设轴齿轮和尾桨轴齿轮,齿轮轴上端设置尾轴齿轮与飞轮齿轮铰接运行,飞轮齿轮与尾桨角度杆前端尾桨方向转变运行。所述的尾桨桨距与尾桨距控制器角度匹配。所述的尾桨距伸缩器与尾桨距伸拉杆桨距角度匹配。所述的双旋翼转盘上的上下桨距连接杆与上桨距转盘(11)同步伸拉桨距角度匹配。所述的飞轮齿轮单向转动运行。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公开的按钮控制飞行系统,但是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该技术除了现有的共轴旋翼桨距反转技术之外,特别是独创的随时转变尾桨角度作为推与拉重要动力,为灾区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输送救灾物资的理想空中运输工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1为本专利技术全按钮控制变换飞速的共轴直升机侧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全按钮控制变换飞速的共轴直升机后剖视图(图2比例是图1的5 倍)。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技术结构,下面再结构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其实施例包括机体(1)、尾桨方向伸缩器(14)、飞轮齿轮(15)、尾桨距伸缩器;所述的机体(1)上层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输出轴设有上下两个旋翼,一个实心轴(10),另一个空心轴(7),两个旋翼通过齿轮使两个旋翼顺反方向旋转运行,发动机输出轴护套上设置固定盘,固定盘上设置前后倾斜伸缩器( 和左右倾斜伸缩器( 并连接倾斜活动盘,目的是起到向前后左右及平衡飞行作用,倾斜活动盘上设置若干条活动铰接伸拉桨距盘(5),目的是稳定伸拉桨距盘(5)上下拉伸活动作用,伸拉桨距盘(5)下沿设置上下桨距伸缩器G),上下桨距伸缩器(4)连接伸拉桨距盘( 边沿杆上,伸拉桨距盘(5)中心设凹盘,凹盘内壁处理光滑,凹盘内壁设若干个滚动球位置,滚动球凸出凹盘内壁与双旋翼转盘(6)活动陷装入伸拉桨距盘(5)中心凹盘内转动匹配,双旋翼转盘(6)中心凹盘又设活动盘,活动盘外圈开设直长槽与双旋翼转盘(6)凹盘内固定柱梢圆球上下活动匹配,双旋翼转盘(6)外圈下半节开设凹台与滚动球铰接转动匹配,后又将双旋翼转盘(6)下半节双旋翼转盘(6)盖装上用螺丝安装固定,双旋翼转盘(6)和伸拉桨距盘( 及活动盘一套活动套装在空心轴(7)上部凸台上, 双旋翼转盘(6)连接下旋翼桨根根部左侧若干个桨距伸拉杆(8)跟下旋翼同方向转动;所述的实心轴(10)上部凸台活动套设上桨距转盘(11),上桨距转盘(11)中心设凹盘,凹盘内壁处理光滑,凹盘内壁设若干个滚动球位置,滚动球凸出凹盘内壁与上桨距反转盘(12) 活动陷装入上桨距转盘(11)中心凹盘内运转匹配,上桨距反转盘(1 中心凹盘又设活动盘,活动盘外圈开设直长槽与上桨距反转盘(1 凹盘内固定柱梢圆球上下活动匹配,上桨距反转盘(1 外圈下半节开设凹台与上桨距转盘(11)滚动球铰接运转匹配,后又将上桨距反转盘(12)下半节上桨距反转盘(12)盖上用螺丝安装固定,上桨距反转盘(12)和上桨距转盘(11)及活动盘一套活动套装在实心轴(10)上部凸台上并用弹簧卡及螺帽固定,上桨距转盘(11)设置若干条上下桨距连接杆(9)连接双旋翼转盘(6),通过上下桨距连接杆 (9)来实现上桨距转盘(11)和双旋翼转盘(6)跟着下旋翼同一方向转动,同时又起到伸拉桨距盘(5)上下垂直拉伸作用下使下旋翼桨距和上旋翼桨距向相反方向角度变化,上桨距反转盘(12)连接上旋翼桨根根部右侧若干个上桨距伸拉杆(13)并跟随上旋翼同一方向转动,运行程序是上下桨距伸缩器(4)根据按钮设定的桨距角度快慢操作,在按钮上选择方向按下按钮,使下旋翼桨距和上旋翼桨距相反转方向同步不断变化桨距角度运行;所述的尾桨方向伸缩器(14)后端活动安装在机尾架上,尾桨方向伸缩器(14)由桨距方向角度按钮开关控制,尾桨方向伸缩器(14)前伸缩杆顶端活动扣装在尾桨角度杆(17)上,尾桨角度杆(17) “U”形设计,尾桨角度杆(17)两侧杆中段设置轴承壳体并陷装在齿轮轴(18)中段两个轴承上,然后盖上轴承壳体盖用螺丝安装固定,齿轮轴(18)两端设置轴承,齿轮轴 (18)两端轴承中间又设轴齿轮(19),齿轮轴(19)两端轴承陷装在机尾尾桨06)圈环上下侧轴承壳体内用螺丝安装固定,齿轮轴(19)上端头设置尾轴齿轮(16),尾轴齿轮(16)与飞轮齿轮(15)铰接运行,飞轮齿轮(15)限于单转运行,另外方向转属于空转,目的是配合尾桨角度杆(17)前端的尾桨06)从机尾部侧面调整到机尾端正后面助力推动直升机快速前进,尾桨06)又从机尾端正后面返回原来的机尾部侧面助拉力运行,但在飞轮齿轮(15)空挡转动作用下,使尾桨06)从90°反复无障碍的转变角度;所述的轴齿轮(19)铰接尾桨轴齿轮(20),尾桨轴齿轮OO)设置在尾桨角度杆(17)前端内侧既尾桨06)轴后端,尾桨角度杆(17)前端架和凸出部位各设置轴承壳体,然后陷装尾桨06)轴上的轴承,盖上轴承壳体盖并用螺丝固定,尾桨角度杆(17)前端架凸部位又连接加强架(25),加强架0 两端设置轴承并陷装在机尾尾桨06)圈环上下边沿轴承壳体内用螺丝安装固定,加强架05) 和尾桨角度杆(17)同步转动,目的是提高稳定尾桨06)的正常运行;所述的尾桨06)轴上设置尾桨伸拉盘(22),尾桨伸拉盘0 中心设凹盘,凹盘内壁处理光滑,凹盘内壁设若干个滚动球位置,滚动球凸出凹盘内壁与尾桨转盘活动陷装入尾桨伸拉盘0 中心凹盘内运转匹配,尾桨转盘连接尾桨06)桨根根部若干个尾桨距伸拉杆04)并跟随尾桨轴方向转动,尾桨转盘中心凹盘又设活动盘,活动盘外圈开设直长槽与尾桨转盘 (23)凹盘内固定柱梢圆球上下活动匹配,尾桨转盘外圈下半节开设凹台与尾桨伸拉盘0 滚动球铰接运转匹配,后又将尾桨转盘下半节盖上用螺丝安装固定,尾桨转盘 (23)和尾桨伸拉盘0 及活动盘一套活动套装在尾桨06)轴上并用弹簧卡及螺帽固定, 尾桨伸拉盘0 边缘杆上连接尾桨距控制器伸缩杆,尾桨距控制器下部连接尾桨角度杆(17)前端控制尾桨06)桨距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全按钮控制变换飞速的共轴直升机,包括机体(1)、尾桨方向伸缩器(14)、飞轮齿轮(1 、尾桨距伸缩器(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上发动机输出轴护套上设置固定盘上设置前后倾斜伸缩器( 和左右倾斜伸缩器( 并连接倾斜活动盘,倾斜活动盘上伸拉桨距盘( 设上下桨距伸缩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玺葛建秋陈仁多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