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磊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制作压敏电阻的上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628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压敏电阻的上片机,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传输带、上压机构、下压机构、输片板和吸片机构;上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第一横杆上表面设置有上压头,第一竖杆的下端顶在第一凸轮上;下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第二横杆下表面设置有下压头,第二竖杆的下端顶在第二凸轮上;上压头和下压头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下方和上方;吸片机构包括第三横杆、设置在第三横杆下表面的真空吸头和能使第三横杆以弧线运动轨迹移动的进给机构。其有益效果是,两个交叉状引脚的张开及电阻芯片的送入实现同步,一分钟能将300个电阻芯片夹入引脚半成品两个交叉的引脚之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敏电阻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压敏电阻的上片机
技术介绍
在制作压敏电阻过程中,首先将铁丝截成段,再将段状的铁丝折成U形形状,然后再将U形铁丝开口端的两个引脚折成交叉形,再将电阻芯片插入两个呈交叉形的引脚之间,并将电阻芯片用锡焊接在两个交叉状的引脚之间,焊接好后,将铁丝的闭口端裁切掉, 就制作成压敏电阻,最后将压敏电阻送往烘箱里烘干即可。在现有制作过程中,需要人工拿镊子将电阻芯片夹入两个交叉状的引脚之间,速度慢,效率低下,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压敏电阻的上片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将电阻芯片夹入两个交叉状的引脚之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作压敏电阻的上片机,包括工作台、 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传输带、上压机构、下压机构、输片板和吸片机构;上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第一横杆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压头,第一竖杆的下端顶在第一凸轮上;下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第二横杆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下压头,第二竖杆的下端顶在第二凸轮上;多个上压头和多个下压头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下方和上方; 形状相同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同时固定在轴上,且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起部朝向相反;输片板设置在工作台上,输片板底部设置有滑槽,工作台上设置有与该滑槽相对应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嵌在滑槽里;输片板朝向传输带的一侧为锯齿状; 吸片机构包括第三横杆、设置在第三横杆下表面的多个真空吸头和能使第三横杆以弧线运动轨迹移动的进给机构,第三横杆与传输带呈平行设置。其中,进给机构包括第三凸轮、第一推杆、第一连杆、第二推杆、第二滑块、第四横杆、第三竖杆、第三滑块、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三凸轮固定在轴上, 第一推杆的一端顶在第三凸轮上,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一端铰连接,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连接,第二滑块套在第四横杆上,第四横杆固定在工作台上,第四横杆与传输带呈垂直设置;第一连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滑块上还固定有第三竖杆,第三竖杆上套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一端与第三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滑块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五连杆与传输带呈平行设置;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轴上还设置有第六连杆,第六连杆的一端固定在轴上,第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连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连接。其中,第一推杆套在套筒内,套筒固定在工作台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机械化制作压敏电阻,两个交叉状引脚的张开及电阻芯片的送入实现同步,一分钟能将300个电阻芯片夹入引脚半成品两个交叉的引脚之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传输带,3.输片板,4.第一横杆,5.第一竖杆,6.上压头,7.第一凸轮,8.第二横杆,9.第二竖杆,10.下压头,11.第二凸轮,12.轴,13.第三横杆,14.真空吸头,15.第三凸轮,16.第一推杆,17.第一连杆,18.第二推杆,19.第二滑块,20.第四横杆,21.第三竖杆,22.第三滑块,23.第五连杆,24.第二连杆,25.第三连杆,26.第四连杆,27.第六连杆,28套筒,29.第一转轴,30.电阻芯片,31.引脚半成品,32.第二转轴, 33.第三转轴,34.第一凸起部,35.第二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压敏电阻的上片机,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传输带2、上压机构、下压机构、输片板3和吸片机构;上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横杆4和第一竖杆5,第一横杆4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压头6,第一竖杆5的下端顶在第一凸轮7上;下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横杆8和第二竖杆9,第二横杆8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下压头10,第二竖杆9的下端顶在第二凸轮11上;多个上压头6和多个下压头10 分别位于传输带2的下方和上方;形状相同的第一凸轮7和第二凸轮11同时固定在轴12 上,且第一凸轮7的第一凸起部34与第二凸轮11的第二凸起部35朝向相反;输片板3设置在工作台1上,输片板3底部设置有滑槽,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对应的第一滑块, 第一滑块内嵌在滑槽里;输片板3朝向传输带2的一侧为锯齿状;吸片机构包括第三横杆 13、设置在第三横杆13下表面的多个真空吸头14和能使第三横杆13以弧线运动轨迹移动的进给机构,第三横杆13与传输带2呈平行设置。进给机构的具体结构为该进给机构包括第三凸轮15、第一推杆16、第一连杆17、 第二推杆18、第二滑块19、第四横杆20、第三竖杆21、第三滑块22、第二连杆24、第三连杆 25、第四连杆26和第五连杆23 ;第三凸轮15固定在轴12上,第一推杆16的一端顶在第三凸轮15上,第一推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7的一端铰连接,第一推杆16套在套筒28 内,套筒28固定在工作台1上;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18的一端铰连接,第二推杆18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19铰连接,第二滑块19套在第四横杆20上,第四横杆20固定在工作台1上,第四横杆20与传输带2呈垂直设置;第一连杆17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转轴 29,第一转轴29固定在工作台1上。第二滑块19上还固定有第三竖杆21,第三竖杆21上套有第三滑块22,第四横杆20与第三竖杆21呈垂直设置;第三滑块22的一端与第三横杆 1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滑块22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五连杆23与传输带2呈平行设置;第五连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的一端铰连接,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2与第三连杆25的一端铰连接,第三连杆25的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1 ;轴12上还设置有第六连杆27,第六连杆27的一端固定在轴12上,第六连杆27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33与第四连杆26的一端铰连接,第四连杆2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 铰连接。在压敏电阻制作过程中,需要向用铁丝折成的两个交叉状引脚之间插入电阻芯片 30。如图1所示,多个引脚半成品31整齐地排列在传输带2上,当引脚半成品31输送至上压头6和下压头10之间时,在轴12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凸轮7和第二凸轮11同时转动并分别顶着第一竖杆5和第二竖杆9上下运动,由于第一凸轮7和第二凸轮11形状相同但第一凸起部34和第二凸起部35的朝向相反,所以在第二竖杆9向下运动的同时第一竖杆5 则向上运动,反之,在第二竖杆9向上运动的同时第一竖杆5则向下运动;下压头10和上压头6正好对着引脚半成品31两个呈交叉状的引脚,下压头10向下运动的同时上压头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分别将两个交叉状的引脚向下和向上轻轻地压一下,使得两个交叉状的引脚张开,而同时,事先放置在输片板3锯齿里的电阻芯片30通过输片机3的推动,推入两个交叉状的引脚之间,然后下压头10和上压头6退回(下压头10向上运动的同时上压头 6向下运动),两个交叉状的引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李丞张江禄周彦彬夏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石磊李丞张江禄周彦彬夏明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