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3952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弦长为机翼弦长的10%,展长为机翼展长的80%。各排翼均绕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偏转。在弦向方向,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05、1.15、1.25倍主翼弦长;在垂直于弦线方向上,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0.1、0.2、0.3倍主翼弦长。各排翼的一端均固定在机身上,另一端均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在机翼的下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机翼下方时,使气流经过叶栅的导向并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滞作用,在机翼的下表面形成了大范围的高压区,并且由于三组排翼上也具有升力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机翼的升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的气动布局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实现飞机短距起降的增升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无人员伤亡、生存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无人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战场侦察和监视、电子战、定位校射等军事领域及边界巡逻、航空拍摄、交通监视、灾情监视等民用领域。由于受场域条件限制,具有短距起降能力的无人机往往更能高效的完成飞行任务。目前短距起降技术主要有1.采用先进的气动布局,改变机翼剖面和平面形状; 2.采用复杂的机械增升装置;3.倾转动力装置;4.采用如喷气襟翼等的动力增升装置。其中机械增升装置需要复杂而精确的襟翼收放机构,附加的机构设计成本和结构重量都很大;倾转动力装置和喷气襟翼技术结构更加复杂,成本也十分高,并对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不适合用在小型飞机上。因此,在气动上寻求新的技术更加适合于如无人机等小型飞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不适于小型飞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本专利技术包括排翼和排翼连接板。排翼由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组成。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弦长为机翼弦长的10%,展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正寅杨磊周乃桢王晓朋叶坤华如豪武洁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