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检测车及车载路灯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298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灯检测车及车载路灯检测系统。该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角度信号,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相机,用于拍摄所设路灯;电机,与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相机的角度;以及电机控制设备,与电机和控制终端分别相连接,用于将角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采用电流信号控制电机以调节相机的角度,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车载路灯检测系统中相机角度的自动调节,避免了人为调节误差,使得相机角度校准调节准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灯检测车及车载路灯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政府、市民对城市照明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过去,路灯照度测量工作采取的是人工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须部分或全部阻断交通,而且测量速度缓慢,受人为因素、车辆灯光影响, 测量数据不够精确,特别是在无法阻断交通的情况下,测量人员需在车流间隔的短暂时间内来往于行车道之间测取数据,对测量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人工测量综合成本高、效率低。同时,以往测量照度后的数据均是单次采用,并未存档保留而不能作为重复测量时的参考数据。这些人工测量数据更无法与现代化的GIS等多种管理系统同步。如果以人工对北京现有的道路照明状况进行普测,数千条道路需要二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而这样的测试方式及测试结果已失去了根本意义。现有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由位于车顶的数据采集终端和位于车内的控制终端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终端内集成有多种测量部件及控制电路,主要有成像部件、光敏部件、 定位部件和辅助控制电路。这些测量部件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实时的采集各种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所有数据传输给控制终端,由控制终端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采集终端采用可拆卸式的方法,安装在汽车顶部。控制终端是整个路灯照明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负责对数据采集终端的调整和控制、终端返回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测量结果的分析和描述。但现有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中,相机角度的校准调节是靠人工来完成。即每次测量前,需要在某测量路段选取一测量点,停车并打开设备外壳,手动调节相机至合适角度后再固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校准调节不准确。人为校准调节工作费时,费力,不方便操作, 而且多次拆合设备对设备使用寿命也存在影响。针对相关技术中车载路灯检测系统的相机角度校准调节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灯检测车及车载路灯检测系统,以解决车载路灯检测系统的相机角度校准调节不准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路灯检测系统。根据本技术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角度信号,数据采集终端,该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相机,用于拍摄路灯;电机,与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相机的角度;以及电机控制设备,与电机和控制终端分别相连接,用于将角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采用电流信号控制电机以调节相机的角度。进一步地,相机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电机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第一相机的角度;以及第二电机,与第二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第二相机的角度,电机控制设备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相连接,用于根据角度信号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电机控制设备为DSP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或PLC控制器。进一步地,电机为步进电机;以及电机控制设备还用于将角度信号转化为电脉冲信号,以及采用电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以调节相机的角度。进一步地,步进电机为混合式步进电机。进一步地,控制终端还包括温度检测设备,与步进电机相邻设置,用于检测步进电机的外表温度;以及报警设备,与温度检测设备相连接,用于在步进电机的外表温度超出预设温度值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进一步地,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防过载保护设备,与相机相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灯检测车。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路灯检测的车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一种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其中,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数据采集终端位于车顶,控制终端位于车内。通过本技术,采用包括以下结构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控制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角度信号,数据采集终端,该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相机,用于拍摄所设路灯;电机, 与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相机的角度;以及电机控制设备,与电机和控制终端分别相连接, 用于将角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采用电流信号控制电机以调节相机的角度,提出一种能够自动调节相机角度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解决了系统相机角度校准调节不准确的问题,节省校准调节的时间,避免多次拆合设备,进而达到了自动、准确调节相机角度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首先介绍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路灯检测车。该路灯检测车包括一种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其中,该车载路灯检测系统中位于车内的控制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角度控制信号,位于车顶的数据采集终端根据此角度控制信号自动调节相机的角度,从而增加了系统相机角度校准调节的准确性,并且只需每次在检测车出发时,即车载路灯检测系统执行初始化设置时,停车校准采集终端内相机的角度 (既相机镜头视角),在检测的过程中实现不停车校准和调整,节省了校准调节的时间,避免人工调节时多次拆合设备导致的设备损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其次,具体介绍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路灯检测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车载路灯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终端2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角度信号,数据采集终端10,该数据采集终端10包括相机11,用于拍摄路灯;电机13,与相机11相连接,用于调节相机11的角度;以及电机控制设备15,与电机13和控制终端20分别相连接,用于将角度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采用电流信号控制电机13以调节相机11的角度。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终端20接收用户输入的角度信号,然后数据采集终端10 中的电机控制设备15将该角度信号转化为控制电机13的电流信号,进而通过电机13控制相机11旋转,达到自动调节相机角度的目的。优选地,在控制终端20设置软件窗口,根据软件窗口实时观察到相机角度的位置,直至达到最佳角度为止。与人工调节相比,省时省力, 且准确度高,在路灯检测的过程中,用户只需在检测车内操作控制终端20便可实现相机11 角度的调节,提高角度调节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实现不停车角度调节节省人力资源。为了防止相机镜头的无序转动,优选地,在相机11上采取防过载保护设备,该防过载保护设备与相机11上的基座连接,即设置一定的角度电流信号触发,在用户从控制终端20上调节相机角度时,在相机11到达一定的偏转角后,将触发防过载保护设备;触发防过载保护设备后,控制电机13对于控制终端发出的继续偏转指令不再响应,但不影响控制电机13执行反向偏转指令。为了多角度的拍摄路灯图像,优选地,相机11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相应地, 电机包括与第一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第一相机角度的第一电机,以及与第二相机相连接、用于调节第二相机角度的第二电机,电机控制设备15与两个电机分别相连接,用于根据角度信号分别控制两个电机。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两个相机拍摄路灯,从而能够多角度的获得路灯图像,以便控制终端在分析路灯照明数据时可参照的信息更全面。为自动调节相机,相应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岩冰于景萍许凌危维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