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26482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蒸汽包的放散管连接到冷凝器下部,在蒸汽放散时,将放散蒸汽引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设置在蒸汽包附近平台上的第三级冷凝器(C3冷凝器)。所述C3冷凝器密闭且通有冷凝水。所述C3冷凝器上部设置有上部喷淋器,所述C3冷凝器中部设置有中部喷淋器,放散蒸汽气流通入C3冷凝器时,蒸汽气流与从C3冷凝器的中部喷淋器和上部喷淋器喷淋而下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成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放散方法,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蒸汽引入C3 冷凝器(第三级冷凝器)从而达到降低噪声并安全无害放散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
技术介绍
真空技术在炼钢上的应用起始于1952年,当时人们在生产含硅量在2%左右的硅钢时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出现冒渣现象,经过各种试验,终于发现钢水中的氢和氛是产生冒渣无法浇注或轧制后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随之各种真空精炼技术开始出现,如真空铸锭法、钢包滴流脱气法、钢包脱气法等,从而开创了工业规模的钢水真空处理方法,特别是蒸汽喷射泵的出现,更是加速了真空炼钢技术的发展。RH精炼全称为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于1959年由德国人专利技术,其中RH为当时德国采用RH精炼技术的两个厂家的第一个字母。70年代开始随着全连铸车间的出现,RH因为采用钢水在真空槽环流的技术从而达到处理时间短、效率高、能够与转炉连铸匹配的优点而被转炉工序大量采用。RH系统设备是一种用于生产优质钢的钢水二次精炼工艺装备。整个钢水冶金反应是在砌有耐火衬的真空槽内进行的。真空槽的下部是两个带耐火衬的浸渍管,上部装有热弯管。被抽气体由热弯管经气体冷却器至真空泵系统排到厂房外。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均通过汽包附带的放散管直接向厂房内大气中进行放散,放散时存在噪音分贝较高,持续时间偏长的现象,没有较为专门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蒸汽引入C3冷凝器(第三级冷凝器)从而达到降低噪声并安全无害放散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蒸汽包的放散管连接到冷凝器下部,在蒸汽放散时,将放散蒸汽引入冷凝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中,所述冷凝器为设置在蒸汽包附近平台上的C3冷凝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中,所述C3冷凝器密闭且通有冷凝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中,所述C3冷凝器上部设置有上部喷淋器,所述C3冷凝器中部设置有中部喷淋器,放散蒸汽气流通入C3冷凝器时, 蒸汽气流与从C3冷凝器的中部喷淋器和上部喷淋器喷淋而下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成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其特征是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C3冷凝器实现蒸汽包蒸汽放散,解决了传统的蒸汽放散方法中通过汽包附带的放散管直接向厂房内大气中进行放散而导致的放散时存在噪音分贝较高、持续时间偏长的问题,并且进入C3冷凝器的蒸汽流与从冷凝器顶部和中部喷淋而下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成水,对系统无任何不良影响,从而达到了降低和消除噪音,安全无害放散的目的。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示出传统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二级增压真空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这里所提出的实施例。 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钢液RH炉外精炼炉真空泵系统在钢液处理结束后系统未预抽真空的模式下,真空泵全部停运,蒸汽主阀关闭,真空泵系统破空时,蒸汽包(蒸汽分配器)内蒸汽压力将瞬时性骤然升高而需放散至大气中。图1是示出传统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1,传统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包括蒸汽主阀1、蒸汽包2、 疏水阀3,其中,疏水阀主要起对蒸汽进行净化,降低蒸汽中冷凝水含量,提高其饱和度的作用,图1中,“供Bi、供B2、供3a、供北、供如、供4b”指通过蒸汽包将工作蒸汽供给蒸汽增压泵B1、B2及蒸汽喷射泵3a、3b3a、4b。图3是示出二级增压真空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3,二级增压真空泵系统配置了两列泵A列与B列,其中,A列主要用于正常工作阶段,由蒸汽增压泵Bl和B2、蒸汽喷射泵3a和如组成,用于对系统抽至较高真空(低于大气压的较低压力);B列主要用于系统启动阶段,由蒸汽喷射泵北和4b组成,用于对系统抽至较低真空(低于大气压的压力), 作用是提高低真空段的抽气能力和缩短抽气时间,故而在末两级喷射真空泵并联有两台预抽喷射真空泵。冷凝器C1、C2和C3为A、B两列泵共用,每台冷凝器的进水均分为其上部和中部两路进水,每路进水控制阀均由系统不同工作状态联锁动作。关于冷凝器将在下文中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蒸汽包蒸汽放散方式通常均设计为通过蒸汽包附带的放散管放散于厂房内或厂房外大气中,由于放散的蒸汽是中温中压蒸汽(压力1. 2 1. 4MPa,温度210 230°C ),导致蒸汽包中的蒸汽放散时产生的噪音分贝很大(约100 120dB左右),放散时间随机且不固定,放散持续时间约3 5分钟。因此,现有的蒸汽包放散方式主要存在放散噪音大,高分贝噪音对区域内岗位人员身心造成较大的危害,难以满足岗位职业安全健康环保体系管理要求。针对当前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作业现状,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利用此方法,在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时,使得蒸汽包蒸汽放散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无噪音,费用低廉,提高了岗位职业安全健康环保水平。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包括蒸汽主阀1、蒸汽包2、疏水阀3和第三级冷凝器(也称为C3冷凝器)4。如图3所示,系统中冷凝器一般均设置3个,分别为Cl (第一级)、C2 (第二级)和C3 (第三级)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前级真空泵排出的蒸汽、钢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气混和气体冷凝、除尘,将蒸汽、废气混合气中的蒸汽冷凝成水,以降低后级(下一级)真空泵的抽气负荷,提高后级 (下一级)喷射真空泵的工作效率。在本专利技术中,C3冷凝器4的通径可以为Dm600mm,C3冷凝器4的上部设置有上部喷淋器5,所述C3冷凝器4的中部设置有中部喷淋器6。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蒸汽包的放散管(通径可以为DN25mm) 连接到冷凝器下部,在蒸汽放散时,将放散蒸汽引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设置在蒸汽包附近平台上的C3冷凝器4,所述C3冷凝器4密闭且通有冷凝水。放散蒸汽气流通过与C3冷凝器4连通的放散管(未示出)通入C3冷凝器4时,蒸汽气流与从C3冷凝器4的中部喷淋器5和上部喷淋器6喷淋而下的冷凝水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成水,因此,对系统无任何不良影响,从而达到了降低和消除噪音,安全无害放散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RH炉真空泵系统蒸汽包蒸汽放散方法,其特征是对于蒸汽包蒸汽放散系统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消音器,并且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C3冷凝器,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降低、隔绝并消除了放散时产生的高分贝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杜利华徐涛龚洪君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