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森派琴虫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1044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奥尔森派琴虫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针对奥尔森派琴虫的5.8S核糖体RNA与内转录2间隔区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LAMP扩增引物,其中包括两条外引物F3和B3、两条内引物FIP和BIP、两条环引物LF和LB,扩增引物和反应试剂共同组成LAMP检测液体系,反应试剂包括反应缓冲液BstDNApolymerasebufferr、链置换DNA聚合酶、镁离子、甜菜碱、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s、颜色指示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前提下使用的仪器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更多的基层单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
,尤其涉及了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检测技术在海水贝类奥尔森派琴虫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派琴虫是影响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病原,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必报水生动物疫病之一,可感染蛤仔、扇贝、牡蛎、鲍鱼、贻贝等贝类。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海域均有过贝类感染的报道。2000年,我国黄海沿岸爆发了菲律宾蛤仔的大规模死亡,派琴虫是其中危害最大的病原生物之一。在我国,目前由于派琴虫的检测技术有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RFTM)培养方法、 PCR/荧光PCR检测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246547公开了一种用于派琴虫检测的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所述的引物对特异性针对派琴虫基因组DNA中ITS2序列的保守区域,所述探针特异性针对于该引物对扩增区域中的GC高含量区,该探针的5’端具有报告荧光染料标记,3’端具有淬灭荧光染料标记。但是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RFTM)培养方法即可培养派琴虫,也可以培养某些双鞭毛类,缺乏专一性,而且仅能检测到派琴虫的休眠孢子,同时RFTM检测方法需要7天时间,敏感度较低,只有当每克组织内原虫数量高于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奥尔森派琴虫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针对奥尔森派琴虫的5.8S核糖体RNA与内转录2间隔区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LAMP扩增引物,其中包括两条外引物F3和B3、两条内引物FIP和BIP、两条环引物LF和LB,所述的F3为5'-GCAGAATTCCGTGAACCAGT-3',所述的B3为5'-GGAGGGGCTACAATACGAGA-3',所述的FIP为5'-CGGGAAGAAGAGCGACACTGAT-AAGTCTCAACGCATACTGCA-3',所述的BIP为5'-TGCTTTGTATCCCGCTTGGACT-ATACGCCTGCCTTCACAAG-3',所述的LF为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芝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