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605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阀,包括毛细管、过滤网和套管。套管的端壁上开设有入口,毛细管插入该入口,毛细管中的冷媒通过该入口流入导阀,过滤网设置于端壁的内侧并覆盖入口,过滤流经的冷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套管的端壁及过滤网中,至少有一者开设有凹陷方向远离另一者的凹陷部。这样便有效地增大了毛细管与过滤网之间的空间,工作时,过滤网过滤出杂质,这些杂质将会在毛细管与过滤网形成的空间内积累,由于增加了这样的凹陷部,所述空间相对于杂质积累量来说比较大,不会影响流量,进一步地,更不会引起因毛细管与过滤网之间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套管的入口堵塞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导阀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中空调四通阀系统是空调用来实现制冷和制热功能切换的系统。四通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导阀、主阀和线圈。其中,导阀是空调四通阀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阀的A 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导阀的主要结构包括E管、S管、C管、毛细管1'、过滤网2'、 套管3'、滑碗4'和弹簧5';套管3'的端壁3' 1开设有入口 3' 11,毛细管1'插入该入口 3' 11中。当线圈处于断电状态时,滑碗4'在弹簧5'的驱动下左移,冷媒从毛细管 1'流入导阀,并从C管流出,进入主阀,最终导致主阀动作,形成制冷循环。当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线圈产生磁力克服弹簧5'的作用力带动滑碗4'右移,冷媒从毛细管Γ流入导阀,并从E管流出,进入主阀,最终导致主阀动作,形成制热循环。可见,在空调完成制冷制热切换的过程中,冷媒总是从毛细管1'流入导阀,并根据滑碗4'的位置选择流出导阀的管路。而不可避免地,冷媒中会时常带有杂质,过滤网2'的作用是过滤掉这些杂质,净化流入导阀内的冷媒。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导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第一,在上述结构中,导阀的过滤网2'为平面结构,套管3'与毛细管1'配合的端壁3' 1也是平面结构,这就导致了过滤网2'与毛细管1'之间的空间较小,当过滤网 2 ’过滤的杂质残留较多时,通流面积就会变小,进而影响流量,严重时,甚至造成套管3 ’ 的入口 3' 11堵塞。第二,在上述结构中,过滤网2'在端壁3' 1内侧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焊接,在焊接加工时,由于过滤网2’为平面状并且很薄,没有供把持的部位,不好操作,容易焊偏。第三、在毛细管1'与套管3'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当焊料渗入过多时,易将毛细管1'堵住,造成焊堵。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导阀做出改进,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因过滤网与毛细管之间空间较小而导致的入口堵塞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阀,该导阀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因过滤网与毛细管之间的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套管的入口堵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阀,包括毛细管、过滤网和套管;所述套管的端壁开设有入口,所述毛细管插入所述入口,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端壁的内侧并覆盖所述入口 ;所述端壁及所述过滤网中,至少一者开设有凹陷方向远离另一者的凹陷部。优选地,所述端壁和所述过滤网均设有所述凹陷部。优选地,所述端壁的凹陷部为渐扩孔,所述过滤网的凹陷部为矩形凹陷部或球形凹陷部。优选地,所述渐扩孔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5度。优选地,所述端壁的凹陷部为台阶孔,所述过滤网的凹陷部为矩形凹陷部或球形凹陷部。优选地,所述端壁的凹陷部为球形孔,所述过滤网的凹陷部为矩形凹陷部或球形凹陷部。优选地,所述端壁设有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渐扩孔、台阶孔或球形孔。优选地,所述过滤网设有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矩形凹陷部或球形凹陷部。优选地,所述毛细管伸进所述入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入口与所述毛细管的配合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导阀包括毛细管、过滤网和套管,套管的端壁上开设有入口,毛细管插入该入口,毛细管中的冷媒通过该入口流入导阀,过滤网设置于端壁的内侧并覆盖入口,过滤流经的冷媒,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套管的端壁及过滤网中,至少有一者开设有凹陷方向远离另一者的凹陷部。由于套管的端壁及过滤网中,至少有一者开设有凹陷方向远离另一者的凹陷部, 这样便有效地增大了毛细管与过滤网之间的空间。工作时,过滤网过滤出杂质,这些杂质将会在毛细管与过滤网形成的空间内积累,由于增加了这样的凹陷部,所述空间相对于杂质积累量来说比较大,不会影响流量,进一步地,更不会引起因过滤网与毛细管之间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导阀入口堵塞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导阀可以有效解决因过滤网与毛细管之间的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套管的入口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阀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导阀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导阀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图5的基础上套管配合有平面状过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在图7的基础上套管配合有平面状过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再一种实施例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中导阀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另一种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在图4的基础上毛细管与入口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毛细管;2'过滤网;3'套管;3' 1端壁;3' 11入口;4'滑碗;5'弹簧。图3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毛细管;2过滤网;21矩形凹陷部;22球形凹陷部;3套管;31端壁;311入口 ; 312渐扩孔;313台阶孔;314球形孔;4滑碗;5弹簧;C渐扩孔的角度;H入口与毛细管的配合长度;D焊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阀,能够有效地解决因过滤网与毛细管之间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套管的入口堵塞的问题。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 3中导阀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导阀,包括毛细管1、过滤网2和套管 3。套管3的端壁31开设有入口 311,毛细管1插入该入口 311,毛细管1中的冷媒通过该入口 311流入套管3内,过滤网2设置于端壁31的内侧并覆盖入口 311,过滤流经的冷媒。 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套管3的端壁31及过滤网2中,至少有一者开设有凹陷方向远离另一者的凹陷部。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本技术有效地增大了毛细管1与过滤网2之间的空间,工作时,过滤网2过滤出流经冷媒的杂质,这些杂质将会在毛细管1和过滤网2形成的空间内积累,由于增加了这样的凹陷部,所述空间相对于积累量来说比较大,不会影响流量,进一步地,更不会引起因毛细管1和过滤网2之间的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套管3的入口 311堵塞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过滤网2'在端壁3' 1内侧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焊接,在焊接加工时,由于过滤网2'为平面状并且很薄,没有供把持的部位,所以不好操作,容易焊偏。而在本技术中,过滤网2设置有一凹陷部,容易把持,同时该凹陷部位可以陷入点焊电极的中空部,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焊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于焊偏的问题。具体地,在套管3的端壁31和过滤网2上同时开设有所述凹陷部,这样,毛细管1 和过滤网2之间的空间达到最大,能够更好地解决因毛细管1和过滤网2之间的空间较小而造成的套管3的入口 311堵塞的问题。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图3中导阀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图5的基础上套管配合有平面状过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套管3的端壁31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阀,包括毛细管(1)、过滤网(2)和套管(3);所述套管(3)的端壁(31)开设有入口(311),所述毛细管(1)插入所述入口(311),所述过滤网(2)设于所述端壁(31)的内侧并覆盖所述入口(3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31)及所述过滤网(2)中,至少一者开设有凹陷方向远离另一者的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