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0084 阅读:1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其包括:制冷剂入口;第一级分配部,所述第一级分配部具有翅片、导流片和第一开孔板,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孔板位于所述翅片和所述导流片的下方;第二级分配部,所述第二级分配部具有填料和第二开孔板,所述填料沿竖直方向夹设于所述第一开孔板与所述第二开孔板之间,所述第二开孔板位于所述填料的下方;第三级分配部,所述第三级分配部具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设置在第二开孔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开孔板相隔一段距离;其中,所述翅片、所述第一开孔板、所述第二开孔板和所述多孔板上都设置有多个孔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
的制冷剂分配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中型城市,夏季空调用电量高峰时会消耗约30 % -40 %的城市电力供应,因此对空调实施节能迫在眉睫。在空调领域中,如何减少制冷剂充注量和提高机组能效比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问题,无论是空调设备商还是空调使用商都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应用在化工和海水淡化等行业的降膜式蒸发器受到广泛关注,并已经开始在中央空调行业崭露头角,相对于干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而言,降膜式蒸发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热系数高,具有较高的蒸发温度,并且可以避免满液式蒸发器由于液体静压力造成蒸发器底部蒸发管中水与管外制冷剂的温差减小;2 制冷剂充注量少,这样既可以降低机组成本又可以减少因为制冷剂泄漏而造成的相关风险;3 回油效果好,在蒸发器底部有少量的制冷剂与润滑油形成的高浓度的富油层,通过引射方式维持压缩机润滑油动态平衡。虽然降膜式蒸发器有以上很多优点,但是其所有的优点都是基于制冷剂分配均勻的前提,因此为了保证制冷剂分配均勻,制冷剂分配器的设计比较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制冷剂分配器没有得到优化设计或者制冷剂分配器加工时其精度没有保证, 就会造成制冷剂经过分配器之后不能沿着横向与纵向均勻地分配到蒸发器的蒸发管上,造成一部分蒸发管上的制冷剂供给过多而另外一部分蒸发管上的制冷剂供给不足,制冷剂供给不足的蒸发管上会形成“干枯现象”,结果造成蒸发器换热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整机的换热性能。美国特灵空调公司的专利US 6,293, IlBl中提出了一种制冷剂分配器,该分配器为五层开孔板结构,组成四个腔体,其中第一个分配腔体保证制冷剂沿容器长度方向均勻流动,第二个腔体保证制冷剂沿容器宽度方向均勻流动,第三个腔体保证具有喷淋制冷剂的效果,最后一层腔体在降低制冷剂动能的同时保证制冷剂在重力作用下均勻地喷淋到其下方的蒸发管上。另外,该公司的另一专利CN 1343^5A中提出了又一种制冷剂分配器,该分配器为四层开孔板结构,组成三个腔体,第一层腔体结构结合US 6, 293,1161中前两层结构特点,保证制冷剂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勻流动,其余两层腔体的作用与US 6, 293, IlBl中相同。然而,这两种形式的分配器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成本偏高。美国约克国际公司的专利CN 101052854A中提出了一种“喷射形”的制冷剂分配器,在这种分配器中,制冷剂以一定的压力喷射在蒸发管上,该分配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设计比较复杂,而且难以保证制冷剂以一定压力均勻地喷射到蒸发管上,同时喷射的制冷剂可能会因为流速过大而发生交叉流动。这对于制冷剂的均勻供给显然是不利的。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利CN100451496C中提出了一种压缩制冷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该分配器分为三级分配部由制冷剂纵向拉伸分配管和横向拉伸毛细管组成的一级分配部;由多孔材料层组成的二级分配部;由多孔板组成的三级分配部,另外,在所述多孔板的下方还有一层对液态制冷剂起导流作用的导流丝网。然而,该分配器中的部分部件(比如纵向拉伸分配管和横向拉伸毛细管)的结构比较复杂,增加制造加工的难度和成本。另外,由于各级分配部的部件都紧贴在一起,所以经过该分配器的制冷剂可能仍然具有较大的动能而溅射到蒸发管上,造成分配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设计及其制造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该制冷剂分配器不仅可以均勻地分配制冷剂,而且制造加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保证制冷剂在经过分配器以后其动能大大降低,从而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均勻地滴落到蒸发器下部的蒸发管上。根据本技术的方案提出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其包括制冷剂入口 ;第一级分配部,所述第一级分配部具有翅片、导流片和第一开孔板,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制冷剂入口连通,将来自所述制冷剂入口的制冷剂导向所述翅片,制冷剂在所述翅片内流动,所述第一开孔板位于所述翅片和所述导流片的下方;第二级分配部,所述第二级分配部具有填料和第二开孔板,所述填料沿竖直方向夹设于所述第一开孔板与所述第二开孔板之间,使来自所述第一级分配部制冷剂能够通过所述填料,所述第二开孔板位于所述填料的下方;第三级分配部,所述第三级分配部具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设置在第二开孔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开孔板相隔一段距离,使来自所述第二级分配部的制冷剂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多孔板并滴落到所述蒸发器的蒸发管上;其中,所述翅片、所述第一开孔板和所述第二开孔板上都设置有多个孔口。优选地,所述导流片是多孔的铝翅片,其是由两个三角形铝翅片拼装组成。所述翅片是平直型翅片。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制冷剂分配器还包括均流气液器,所述均流气液器设置在所述翅片上并与所述翅片连通,用以对从所述翅片进入所述均流气液器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层。优选地,所述均流气液器中设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孔板、所述第二开孔板和/或所述多孔板为矩形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孔板、所述第二开孔板和/或所述多孔板上的多个孔口等间距和/或等直径。其中,所述第一开孔板和所述第二开孔板的多个孔口的最佳间距为6-9mm,最佳孔径为3_5mm ;所述多孔板的多个孔口的最佳间距为9_12mm,最佳孔径为 6-9mm。优选地,所述填料可以是多孔结构,比如金属丝网材料。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上的多个孔口与所述第二开孔板上的多个孔口相互错开。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上的多个孔口垂直对应于所述蒸发器的蒸发管。优选地,在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多个分隔板均勻排列,将所述多孔板与所述第二开孔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隔间。根据本技术的制冷剂分配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可以均勻地分配制冷剂, 而且制造加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将仅作为示例并参考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制冷剂分配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制冷剂分配器的侧视图;图3是翅片2的立体图;图4是导流片3的立体图;图5是设置有分隔板8的多孔板7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制冷剂分配器的实施例,该制冷剂分配器位于蒸发器内、蒸发管的上方,包括制冷剂入口 1,位于制冷剂入口 1下方并与之连通的导流片 3,跟导流片3相连接的翅片2,位于翅片2和导流片3的下方的第一开孔板4 ;夹设在第一开孔板4与第二开孔板6之间的填料5 ;在第二开孔板6下方的一段距离处设置的多孔板 7。在制冷剂分配器的外表面上具有外板9。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制冷剂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经过节流之后,进入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分配器,并在分配器中实现三级分配。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分配器可以划分为三级分配部分,其中,第一级分配部具有翅片2,导流片3和第一开孔板 4,第二级分配部具有填料5和第二开孔板6,第三级分配部具有多孔板7。在第一级分配部中,来自制冷剂入口 1的制冷剂进入导流片3,在导流片3的导流作用下,制冷剂流入多孔的翅片2,并在翅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制冷剂入口(1);第一级分配部,所述第一级分配部具有翅片(2)、导流片(3)和第一开孔板(4),所述导流片(3)与所述制冷剂入口(1)连通,将来自所述制冷剂入口(1)的制冷剂导向所述翅片(2),制冷剂在所述翅片(2)内流动,所述第一开孔板(4)位于所述翅片(2)和所述导流片(3)的下方;第二级分配部,所述第二级分配部具有填料(5)和第二开孔板(6),所述填料(5)沿竖直方向夹设于所述第一开孔板(4)与所述第二开孔板(6)之间,使来自所述第一级分配部的制冷剂能够通过所述填料(5),所述第二开孔板(6)位于所述填料(5)的下方;第三级分配部,所述第三级分配部具有多孔板(7),所述多孔板(7)设置在第二开孔板(6)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开孔板(6)相隔一段距离,使来自所述第二级分配部的制冷剂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多孔板(7)并滴落到所述蒸发器的蒸发管上;其中,所述翅片(2)、所述第一开孔板(4)和所述第二开孔板(6)上都设置有多个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同达博尔置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