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3164 阅读:5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动支撑体系,该体系由若干台随动顶、液压泵站、油管以及平衡油缸组成,所述随动顶采用液压驱动,内部采用机械螺纹来承载上部荷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衡油缸及液压油路将部分液压油由受载较大压向受载较小的平衡油缸处,直到各点的平衡油缸对应的随动装置的所受载荷基本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随动支撑体系具有可靠的承载力、同步性和整体受力性,能够克服因随动千斤顶机械加工误差而造成的荷载受力不均,使同组的随动千斤顶受力均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构)筑物顶升工程支撑体系,尤其是一种桥梁顶升工程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顶升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液压顶升千斤顶,尤其在大吨位的桥梁顶升工程中,液压顶升是唯一选择。液压顶升千斤顶体系能提供强大的顶升力,整个液压千斤顶体系由油管连接,所以在顶升时可共同发挥作用。目前液压千斤顶整体顶升体系尤其是同步顶升技术已基本成熟,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顶升已在多项目工程中成功运用。在以往工程中液压顶升体系本身也作为桥梁顶升工程中的支撑体系。但是,液压顶升体系作为支撑体系存在很大的风险顶升时若出现液压内泄、油管爆裂等意外,会使桥梁顶升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甚至发生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的方法及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顶升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体系机构的专利技术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机构,从而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即一种随动支撑装置,其包括随动顶、液压泵站、油管以及平衡油缸,所述随动顶下方设有平衡油缸,所述随动顶下方的平衡油缸之间由油管连通。所述随动顶采用液压驱动,并与液压泵站连通。所述随动顶采用机械螺纹承载。所述随动顶与其下方的平衡油缸数量相同,且随动顶的内侧密封,安装进出油管, 油管连接至液压泵站。一种随动支撑方法,其包括随动顶、液压泵站、油管以及平衡油缸,顶升时,打开液压泵站,上部顶升荷载通过随动顶传递给平衡油缸,同组的平衡油缸通过油管联通,所述泵站内的油通过油管进入随动顶内,随动顶由于液压自动跟进;收缸时,回油,随动顶内的油进入液压泵站,其中,所述随动顶下方设有平衡油缸,所述随动顶下方的平衡油缸之间由油管连通;所述随动顶采用机械螺纹承载,通过机械螺纹的弹性变形来承受上部的荷载。所述随动顶的内侧密封,安装进出油管,油管连接至液压泵站。S卩,该随动支撑体系由一台或多台随动顶、一个液压泵站、若干油管以及与随动顶相同数量的平衡油缸构成。通过油管将同组的平衡油缸联通起来,随动千斤顶与液压泵站连通。随动顶内部采用机械螺纹来承载,通过机械螺纹的弹性变形来承受上部的荷载。 随动顶的内侧密封,安装进出油管,油管连接至液压泵站或者称为控制泵站上。顶升时,把该泵站打开,泵站内的油通过油管进入随动顶内,随动顶自动跟进;收缸时,回油,随动顶内的油进入泵站。整个装置动力由液压提供,通过调节旋转方向即可实现装置的上升和下降。每台随动顶下方各放一个行程很小的(约2mm)的平衡油缸,平衡油缸规格相同, 各个平衡油缸之间有油管连通,工作时所述平衡油缸压力相等。通过增加平衡油缸装置,可以自动纠正随动支撑之间刚性的位移偏差使每个支撑点的受力均衡。上部顶升荷载通过随动顶传递给平衡油缸,同组的平衡油缸通过油管联通,确保同组的随动千斤顶受力均勻;所述平衡油缸行程很小,各平衡油缸之间有油管连通,随动千斤顶与平衡油缸共同使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包括随动装置以及方法的随动支撑体系具有可靠的承载力、同步性和整体受力性,能够克服因随动千斤顶机械加工误差而造成的荷载受力不均,使同组的随动千斤顶受力均勻。1 本技术的随动千斤顶采用机械承载,避免了液压泄漏或密封漏油等事故, 相对于液压千斤顶具有很好的安全可靠度。2:本技术的随动千斤顶采用液压驱动,在多台随动顶共同跟随时,保证了多台随动顶作用时的同步性,试验验证了这一点。液压驱动的跟随顶无需伺服电机,所以相对于机械驱动体量较小,易于安装和使用。3:本技术采用了行程较短的平衡油缸,使随动支撑体系具有了很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各随动顶受力基本一致,经试验验证达到了工程应用的效果。4:经过数次试验的对比验证,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能够作为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机构,从而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技术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是本技术的随动支撑装置体系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衡油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随动千斤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应用于建(构)筑物顶升工程的支撑体系,尤其是一种桥梁顶升工程支撑体系。是在对现有的随动支撑体系,包括支撑装置和支撑方法的缺点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随动支撑体系,包括随动支撑装置以及随动支撑方法,该体系由若干台随动顶、液压泵站、油管以及平衡油缸组成。该随动顶或者称为随动千斤顶采用液压驱动,内部采用机械螺纹来承载上部荷载;本技术通过平衡油缸及液压油路将部分液压油由受载较大压向受载较小的平衡油缸处,直到各点的平衡油缸对应的随动装置的所受载荷基本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随动支撑体系具有可靠的承载力、同步性和整体受力性,能够克服因随动千斤顶机械加工误差而造成的荷载受力不均,使同组的随动千斤顶受力均勻。克服现有顶升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顶升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体系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随动支撑体系由一台或多台随动顶、一个液压泵站、若干油管以及与随动顶相同数量的平衡油缸构成。通过油管将同组的平衡油缸联通起来,随动千斤顶与液压泵站连ο随动顶内部采用机械螺纹来承载,通过机械螺纹的弹性变形来承受上部的荷载。 随动顶的内侧密封,安装进出油管,油管连接至控制泵站上。顶升时,把泵站打开,泵站内的油进入随动顶内,随动顶自动跟进;收缸时,回油,随动顶内的油进入泵站。整个装置动力由液压提供,通过调节旋转方向即可实现装置的上升和下降。每台随动顶下方各放一个行程很小的(约2mm)的平衡油缸,平衡油缸规格相同, 各个平衡油缸之间有油管连通,工作时油缸压力相等。通过增加平衡油缸装置,可以自动纠正随动支撑之间刚性的位移偏差使每个支撑点的受力均衡。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本技术的随动千斤顶采用机械承载,避免了液压泄漏或密封漏油等事故, 相对于液压千斤顶具有很好的安全可靠度。2:本技术的随动千斤顶采用液压驱动,在多台随动顶共同跟随时,保证了多台随动顶作用时的同步性,试验验证了这一点。液压驱动的跟随顶无需伺服电机,所以相对于机械驱动体量较小,易于安装和使用。3:本技术采用了行程较短的平衡油缸,使随动支撑体系具有了很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各随动顶受力基本一致,经试验验证达到了工程应用的效果。4:经过数次试验的对比验证,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能够作为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机构,从而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参照图1,本实例所用随动支撑体系由η台随动顶101、η个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随动顶、液压泵站、油管以及平衡油缸,所述随动顶下方设有平衡油缸,所述随动顶下方的平衡油缸之间由油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天军胡劲松蒋岩峰丁瑜瑜国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集团公司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