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射涂覆制剂的阀和包括这种阀的喷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691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阀(100)包括:本体(101);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第一管道(111);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第二管道(112);沿第一方向(X112)在第一管道(111)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平移活动的第一阀针(130),本体(101)形成用于第一阀针(130)的第一座(123);和沿第二方向(X112)在第二管道(112)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平移活动的第二阀针(130);第一方向(X112)与第二方向(X112)平行或重合。第一阀针(130)确定用于第二阀针(130)的槽(140)。第一阀针(130)形成用于第二阀针(130)的第二座(1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喷射涂覆制剂的阀以及包括这种阀的喷射器。
技术介绍
EP-A-0274 322描述了一种在待涂覆物品上喷射涂覆制剂的设备,在该设备中,多轴自动装置使涂覆制剂喷射器面对着待涂覆物品移动。在下面描述的例子中,涂覆制剂是底漆、油漆或清漆,待涂覆物品是通过传送带输送的机动车的车身。喷射器配有储罐,储罐容纳用于实现在车身上喷漆阶段所必需的漆量。在该阶段后,必须通过使喷射器与有时称为“circulating(循环)”的预先选择的漆路连接来重新充填该储罐。当重新充填储罐时,常常需要更换涂覆制剂,尤其是用以改变漆色。因此必须通过用清洗剂如溶剂冲洗喷射器的储罐和管道、以及连接区来清洗它们。这就是为什么现有技术的喷漆设备一般包括至少两个位于喷射器与相应地漆路、 溶剂回路之间的不同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尤其包括两个安装在喷射器上和/或喷射器中的不同阀,用于分别地和相继地控制溶剂的流动和漆料的流动。在清洗阶段,另外还必须收集残余的溶剂和油漆废料,以把它们引向处理装置,这就需要一附加阀。为致动各个阀,这就需要附加控制构件和组成件。但是,这些并置在喷射器中的阀具有较大的总尺寸,而不论它们各自的尺度如何。 该总尺寸增加了喷射器的总尺寸和使其结构复杂化。另外,该总尺寸减小了维修作业时靠近喷射器的其它组成件的通道。另外,这三个阀通过公共管道网连接,尤其以便可以清洗使漆料向储罐流动的阀和管。然而,这些公共管道的容积空间一方面对于储罐充填和喷射阶段被填充漆料,另一方面对于清洗阶段则被填充溶剂,以致该容积空间导致较高的漆料损失和溶剂消耗。当重新充填储罐而不改变漆料颜色时也会产生漆料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旨在克服这些缺点,而提出一种显著减少漆料损失和溶剂消耗并且简化喷射器结构的紧凑的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一种阀,该阀包括-本体;-至少一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第一管道;-至少一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第二管道;-在所述或每个第一管道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沿第一方向平移活动的第一阀针,本体形成第一阀针用的座;和-沿第二方向在所述或每个第二管道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平移活动的第二阀针;该阀的特征在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或重合,而第一阀针确定第二阀针用的槽,并且第一阀针形成用于第二阀针的第二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但非强制性的并以单独或任何技术上可接受的组合存在的特征-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每个均具有分别围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回转对称性, 并且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同轴布置;-本体确定第一管道,并且第二阀针具有形成第二管道一部分的内腔;-本体具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共有的开口;-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与所述开口齐平;-阀另外包括用于使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返回到它们各自的关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关闭位置的至少一弹性构件,并且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分别具有推力面,推力面设置成抵抗弹性构件的作用而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传递由推进流体如压缩空气施加的推力;-至少一弹性构件由波形多圈弹簧形成;-第一管道基本横向于第二管道地延伸;-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设置用于接纳第一类流体如清洗剂,或接纳第二类流体如涂覆制剂;-第一座和第二座具有截锥形状;-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具有润湿表面,润湿表面与流体流线局部地基本相切,以限制流体滞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包括上述阀的涂覆制剂的喷射器。 附图说明通过下面仅作为非限定例子给出的并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还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和它的优点,附图中-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阀的剖面图;-图2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阀的剖面图;-图3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阀的与图1类似的剖面图;-图4和5是处于开放构型的图2的阀的更小比例的剖面图;-图6和7是处于开放构型的图3的阀的更小比例的剖面图;和-图8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喷射器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阀100,该阀包括本体101、第一管道111和不同的第二管道112,在充填、 喷射和清洁阶段期间使用的流体例如漆料、溶剂和压缩空气可在它们中流动。阀100另外包括第一阀针130和第二阀针160,这些阀针的作用是允许或不允许这些流体流动。本体101容纳第一阀针130和第二阀针160。另外,第一阀针130确定适于接纳第二阀针160的主要部分的槽140。本体101由上游半本体102和下游半本体103组成。上游半本体102主要由上游端板104和上游柱形壁105接合而形成。下游半本体103主要由下游端板106和下游柱形壁107形成。上游端板104和下游端板106总体上呈盘形。上游端板104和下游端板106 分别穿有上游开口 104. 1和下游开口 106. 1。上游开口 104. 1和下游开口 106. 1为圆形状并允许流体穿过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通过,如下面详细描述的。上游半本体102和下游半本体103通过上游柱形壁105和下游柱形壁107的相互固定而组装在一起。可以通过卡扣或旋拧得到上游柱形壁105和下游柱形壁107的固定, 如对于图1和2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或者可以通过任何其它等效固定方式实现这种固定。在本申请中,术语“上游”和“下游”均参照流体在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中的总流动方向使用。在图4-7中,这些流体流用流线1^211、1^212、L311、L312表示。第一阀针130沿在图1中是竖直的轴线X112表示的第一方向平移活动。第二阀针 160沿也由轴线)(112表示的第二方向平移活动。换句话说,第一阀针130和第二阀针160分别移动所沿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轴线)(112共线并重合。第一阀针130在第一管道111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活动。第二阀针160在第二管道112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活动。图1示出处于其关闭构型中的阀100,并且第一阀针130和第二阀针160分别处于关闭位置。换句话说,在图1中,第一阀针130和第二阀针160处在关闭第一管道111和关闭第二管道112的相应的关闭位置中。在图1所示的构型中,任何流体都不能在第一管道111中也不能在第二管道112中流动。第一阀针130由截锥形状的第一上游端接件132、第一上游柱体133、第一环冠134 和第一下游柱体135组成。轴线)(112是第一上游端接件132、第一上游柱体133、第一环冠 134和第一下游柱体135所共有的。因此,第一阀针130具有围绕由轴线)(112所构成的第一平移方向的回转对称性。第一阀针130是中空的。更确切的说,第一上游端接件132、第一上游柱体133、第一环冠134和第一下游柱体135具有相互之间连通的中空的中心区域。第二阀针160由截锥形状的第二上游端接件162、第二上游柱体163、第二环冠164 和第二下游柱体165组成。轴线)(112是第二上游端接件162、第二上游柱体163、第二环冠 164和第二下游柱体165所共同的。因此,第二阀针160具有围绕由轴线X112所构成的第二平移方向的回转对称性。第二阀针160是中空的。更确切的说,第二上游端接件162、第二上游柱体163、第二环冠164和第二下游柱体165具有相互之间连通的中空的中心区域。因此,第一阀针130和第二阀针160围绕轴线)(112同轴地布置。在本申请中,动词“连接(re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阀(100;200;300),其包括:-本体(101;202;301);-至少一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第一管道(111;211;311);-至少一用于引导流体流动的第二管道(112;212;312);-第一阀针(130;230;330),其沿第一方向(X112;X212;X312)在所述第一管道(111;211;311)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平移活动,所述本体(101;201;301)形成用于所述第一阀针(130;230;330)的第一座(123;223);及-第二阀针(160;260;360),其沿第二方向(X112;X212;X312)在所述第二管道(112;212;312)的开放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平移活动;所述阀(100;200;300)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X112;X212;X312)与所述第二方向(X112;X212;X312)平行或重合;所述第一阀针(130;230;330)确定用于所述第二阀针(160;260;360)的槽(140;240;340);并且,所述第一阀针(130;230;330)形成用于所述第二阀针(160;260;360)的第二座(136;23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罗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萨姆斯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