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沟槽和切口阵列的轮胎硫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537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硫化模具的内衬(36),其包括用于模制轮胎胎面(12)的由沟槽(32a-c)和切口(26a-b)形成的相应阵列(24、25)的至少一个由帘线(46a-c)和刀槽花纹刀片(52a-b)形成的阵列(44、45)。由帘线(46a-c)和刀槽花纹刀片(52a、52b)的阵列(44、45)包括位于两条帘线(46a-c)之间的至少一个结点(34、35)。所述阵列(44、45)的每条帘线(46a-c)至少二次模制在一个刀槽花纹刀片(52a-b)的边缘(56、58)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下面,轮胎的轴线表示其旋转轴线。当考虑轮胎位于模具中时,该轴线也限定出模具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被给予“径向方向”的名称,并且周向方向描述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中的轮胎的圆周。为了使以下描述更容易理解,术语“最终内衬”是给予具有用于将其形状赋予轮胎的模具的确定形状的部分的名称。因此,最终内衬是成品轮胎的负件(相反形状件)。轮胎通常包括围绕轮胎的轴线回转的胎面。在包括围绕轴线沿周向分布的一个或多个最终模具内衬的模具中硫化轮胎。文件EP 1 872 975公开了一种包括一对单件刀片的最终模具内衬,允许在胎面中模制一对切口。每个刀片分隔两个橡胶块并且承载用于在每个橡胶块中模制浮凸的凸起。所述刀片之一还携带有用于在胎面中模制沟槽(花纹沟)的空心帘线或条。浮凸和沟槽使得特别是可以当胎面被磨损时限制轮胎经受的抓地力的损失。具体地说,橡胶从胎面上磨耗(磨掉)促使浮凸和沟槽与胎面的表面齐平。齐平的浮凸和沟槽至少能够部分地形成胎面花纹,以替换胎面上已经磨耗的原始的胎面花纹。此外,浮凸和沟槽具有复杂的形状,其允许轮胎的胎面具有高的性能水平,特别是在刹车时或者在潮湿的表面上行驶时。然而,文件EP 1 872 975中描述的内衬因为刀片的单件式结构而制造起来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并且产生出呈现高性能水平的胎面的模具内衬 (或模具衬层)。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题是一种用于硫化轮胎的模具的内衬,其包括用于在胎面中模制相应的沟槽和切口网状物的至少一个帘线或条和刀槽花纹刀片阵列或网状物,所述帘线和刀片网状物包括两条帘线之间的至少一个结,网状物的每条帘线至少二次模制(或外部模制)刀片的边缘(或刀刃)。内衬使得可以获得很好的性能水平。具体地说,每条帘线允许模制的每个沟槽与由刀片模制的每个切口一起赋予轮胎很好的性能水平。此外,内衬制造起来比较简单。具体地说,二次模制刀片边缘的简单的步骤足以制造出由帘线和刀片形成的组件。帘线和刀片可以由不同但兼容并呈现出良好亲合性的材料制造。所述帘线优选是实心的,从而使得可以防止可能在现有技术的内衬中发生的橡胶进入帘线内部的情况。此处的阵列或网状物指在结点处结合在一起的至少两条帘线的集合。因此,在内衬上模制的轮胎具有相互连通的沟槽网状物。所述网状物允许胎面上特别有效的散热,并且当部分地磨损时允许再生胎面花纹。根据内衬的可选特征-帘线网状物包括用于在胎面上模制周向沟槽的至少一条周向帘线。-帘线网状物包括用于在胎面上模制横向沟槽的至少一条横向帘线。-帘线网状物包括用于在胎面上模制径向沟槽的至少一条径向帘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硫化生胎预成型件的模具,其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模具内衬。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题是一种生产所谓的用于模制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的最终内衬的方法,其中通过与用于在胎面中模制相应沟槽网状物的帘线网状物一起二次模制用于模制相应的切口网状物的刀片网状物的边缘来生产最终内衬。用于模制模具的内衬的部件被称为“模件”。因此,模件是轮胎的正件(相同形状件)和内衬的负件(相反形状件)。同样,从可以在下文中看到,在最终内衬与模件以及中间内衬与模件之间将产生区别。作为选项,每个刀片由钢制成,并且每条帘线由铝制成。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特征,最终内衬被模制在通称为最终模件的模件上,该最终模件包括-用于模制最终内衬的帘线网状物的沟槽网状物,以及-刀片网状物,其边缘通向用于模制最终内衬的帘线网状物的沟槽网状物,以便可以与最终内衬的帘线网状物一起二次模制刀片网状物的所述边缘。有利地,最终内衬的每条帘线由具有良好热特性的材料、例如铝制成。作为选项,最终模件由对模制最终内衬的帘线网状物的材料呈惰性(不活泼)的材料制成,例如,由包含砂子和/或灰泥的材料制成。使用包含砂子或灰泥的材料生产最终模件允许容易地从模具上脱出最终内衬。具体地说,所述材料可以被容易地破碎,并且更甚者,其是廉价的并且可以被重复利用。根据所述方法的另一任选特征,在最终模件上模制最终内衬之前,以如下方式制造最终模件-制造中间内衬,以及-在所述中间内衬上模制最终模件。作为选项,所述中间内衬包括-模制在模具配对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去除中间网状物,所述网状物包括用于模制在刀片网状物的边缘上二次模制的最终模件的沟槽网状物的中间帘线网状物,以及-基体,其包括用于定位所述中间可去除网状物的至少一个外壳。禾Ij用中间模件制造中间内衬的基体。该基体通常由例如硅树脂基材料的形状记忆材料制成。优选地,直接通过快速原型或以例如塑料的易于机加工的材料生产所述中间模件。有利地,中间可去除网状物的中间帘线网状物安装在可熔化材料、例如蜡中。中间可去除网状物优选被插入到中间内衬中。可熔化材料特别意味着具有固-液相变的材料。蜡的使用允许每个中间帘线由可以容易模制并且再次使用的材料模制。根据该方法的另一任选特征,模具配对件包括-用于模制中间可去除网状物的中间帘线网的中间沟槽网状物,以及-用于定位最终内衬的刀片的网状物的外壳,每个外壳通向中间沟槽。模具配对件通常由相互协作的若干部分形成并且借助于花纹模制阶段由塑料类材料或例如硅树脂的形状记忆材料生产。有利地,中间帘线的网状物被熔化-在最终模件已经被模制在中间内衬上之后,以及-在最终内衬被模制到最终模件上之前。通过在最终模件已经被模制在中间内衬上之后熔化每条中间帘线,在最终模件中形成用于模制最终内衬的帘线的沟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模制模具内衬的帘线和刀片网状物的模具配对件, 其中所述模具内衬用于模制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其包括-用于模制帘线网状物的沟槽网状物,以及-用于相对于沟槽网状物定位刀片网状物并且通向至少一个沟槽的外壳。本专利技术的最终主题是一种硫化生胎预成型件的方法,其中生胎预成型件在如上所述的模具中硫化。附图说明从以下仅通过非限制性实例并且参照附图给出的说明中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图1的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的隐藏细节的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终内衬的透视图,其包括用于制造图1的轮胎的帘线和刀片的第一和第二网状物;-图4是图3的第一网状物的一部分的分离透视图;-图5和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配对件的透视图;-图7和8是由类似于图5和6中所示出的模具配对件模制的中间可去除网状物的实例的透视图;-图9是包括图7中示出的类型的中间可去除网状物的中间内衬的透视图;以及-图10和11分别是在中间帘线熔化之前和之后在图9的中间内衬上模制的最终模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已经在附图中标出了与轮胎的通常径向方向(0Z)、轴向方向(OY)和周向方向 (OX)对应的相互正交的轴线X、Y、Z0图1和2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总附图标记10标示的轮胎。轮胎10具有显示出围绕轴线Y旋转对称的总体形状。轮胎10包括胎面12。胎面12包括用于与路面接触的外部行驶表面14。胎面12 通过两个台肩16、18限界。此外,胎面12包括形成在胎面12的橡胶中的周向沟道20a-c。沟道20a_c被轴向地隔开,并且横过胎面12的轴向尺寸分布。台肩16、18和沟道20£1-(限定出周向橡胶带22a_d。在该特定情况中,带22a由台肩16和沟道20a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硫化轮胎的模具的内衬(36),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在所述轮胎的胎面(12)中模制由沟槽(32a、32b、32c)和切口(26a、26b)形成的相应网状物(24、25)的由帘线(46a、46b、46c)和刀槽花纹刀片(52a、52b)形成的至少一个网状物(44、45),由帘线(46a、46b、46c)和刀片(52a、52b)形成的网状物(44、45)包括两条帘线(46a、46b、46c)之间的至少一个结点(34、35),所述网状物(44、45)的每条帘线(46a、46b、46c)至少二次模制所述刀片(52a、52b)的边缘(56、5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蒙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