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硫化生胎胎体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172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硫化生胎胎体的机器,包括具有水平下冠(1)和水平上冠(2)的结构,多个竖直部件(3)能够在下冠和上冠之间相对于所述冠(1)和(2)径向地运动。所述部件(3)具有内侧,其表面雕刻用于在引入到机器中的轮胎胎体上模制胎面花纹。部件(3)通过本体(15)互相联接,本体的外表面与外部裙板(4)和所述冠(1、2)协作限定出第一环形腔(A)。所述本体(15)具有表面(16、17U、17L),其限定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腔(A)和所述中心区域(C)之间延伸的第二环形腔(B)。所述腔(A)和(B)与加压/减压装置(PS)连接,该加压/减压装置在连接所述部件(3)的该本体(15)上的协调作用根据在所述腔(A)和(B)之间获得的压差确定所述部件(3)的离心或向心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硫化(cure)生胎胎体的机器。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用于硫化生胎胎体的机器包括具有多个径向部件的环形模具,多个径向部件能够相对于模具的底表面离心地和向心地径向运动。所述部件与相应的设备连接, 通过该设备,所述部件能够在模具里面径向地运动。还已知的是,用于硫化生胎胎体的机器典型的操作周期基本包括以下步骤在离心地运动径向部件之后将生胎放入到模具内,接着,所述部件靠近生胎放置,然后生胎之前已经放入到其中的模具的上底闭合,在模具里面的环形腔、或者环形“囊”或“膜”通过引入受压的加热流体而加压,经过预定的时间后顺序进行相反的步骤,从而硫化了的轮胎能够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其机械结构比已知的机器更加简单,并根据在成品的可靠性、成本和质量方面更加有利的操作周期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些结果通过采用制造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机器的想法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的特征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由于本专利技术,可能的是,实现用于硫化轮胎胎体的机器,其具有特别简单的机械结构,其还允许实现在生产成本和成品的质量方面都有利的硫化周期。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器能够有利地用于硫化生胎和用于对旧胎进行重构或覆盖胎面。附图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根据下面的说明和附图而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这些和更多的优点和特征,附图提供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的实施方式,但是不能认为是以限定的方式,其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硫化轮胎的机器的示意的竖直截面图;图2A示出机器的一组径向部件的水平截面图,其在运行位置(连续线)和非运行位置(虚线);图2B示出在护套15中的径向部件的示意的竖直截面图;图3-10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操作周期中执行的一系列步骤;图IlA示出图2B的细节;图IlB示出根据图IlA的线H-H的示意的截面图;图12示出对应于机器的不同区域和由机器执行的周期的不同步骤的操作压力图表;图13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是其示出用于硫化土方车辆轮胎的机器;图14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但是其示出图12的机器;图15是类似于图14的视图,示出各个部件的连接;图16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搬运轮胎的设备。具体实施例方式除了图1,出于简化目的,附图都只示出了半个机器,该机器绕着竖直中心轴线V 是对称的。类似于已知的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硫化轮胎胎体的机器包括这样的结构,该结构具有下水平冠1和上水平冠2,在它们之间设置多个竖直部件3,所述竖直部件能够相对于冠1和2径向地运动。所述部件3滑动地安装在下冠1的上表面上和上冠2的下表面上,并具有侧面(内侧),该侧面以合适的雕刻的表面指向模具(其定义在下面给出)的中心区域,从而在生胎PC上提供胎面的模制。而且,所述结构具有固定的圆柱形的裙板4,其支撑和容纳放置在其中的元件,并且上唇5能够通过环形锁定带6固定到裙板上。当生胎 PC放入到机器内和当硫化了的轮胎PV从机器中取出时,带6处于未锁定的位置,盖5升起, 也就是说远离下面的组。相反,在轮胎的硫化阶段,盖5通过锁定带6锁定到裙板4上。还提供有用于可扩展的膜或“囊”7的中心室,所述囊与部件3和成形表面8、9协作,在硫化阶段过程中确定插入到模具中的轮胎胎面和腹部的模制,所述成形表面8、9分别固定到下冠 1和盖5。而且,如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器根据基本包括如下阶段的周期运行-离心撤回部件3并升起盖5,从而提供适于接收生胎的中心区域;-将生胎PC放入模具的所述中心区域;-将膜7放入模具的中心;-向心地向前运动部件3和4并闭合盖5;-将盖5固定到裙板4上;-加压和加热膜7的内部并加热部件3和表面8和9;-对膜7减压;-离心撤回部件3并在解锁盖5之后将盖升起;-移除膜7并取出硫化了的轮胎PV。轮胎的搬运通过已知设备控制,如在图16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该设备包括钩GP, 使得放入到机器内(和相应地从机器中抽出)的轮胎的胎跟能够被钩在钩GP上。所述搬运设备与竖直致动器VP连接,竖直致动器VP又能够沿着水平轨道TP运动,从而钩GP和悬挂到其上的轮胎能够水平地和竖直地运动。所述部件3合适地互相连接,从而形成互连的元件的组,并确保该组的圆度,尤其是当部件3处于硫化位置的时候(图2A中以连续线示出的位置)。参见附图1-10中所示的例子,部件3通过设置在不高度上的一系列插栓10U、IOL互相连接,从而形成一系列上插栓IOU和一系列下插栓10L。每个所述插栓10U、IOL都具有圆柱形的杆IOG和截锥形的头 10T,中心环形突起IOA将杆IOG和头IOT分开。每个插栓10UU0L的杆IOG和环形突起连接到由相应的部件3的侧部提供的座3G上,而头IOT滑动地容纳在由相邻的部件3的侧部提供的座3T中。因此,每个部件3在一个侧部上具有两个座3G,上插栓IOU和下插栓IOL的杆IOG连接到其中。图2A只示出上部系列的插栓10U。该图还示出,由部件3的侧部提供的座3G、3T能够互相相同从而简化这些部件的实现。图2还示出,当部件3处于硫化位置时,插栓的头IOT完全插入到部件3的侧部中,而当部件3向回运动时,插栓的头部分地在部件3的侧部的外面。这样,部件3在较高高度(通过插栓10U)和较低高度(通过插栓 10L)都互连,并能够运动离开模具的中心和运动朝向模具的中心而不会分开。钢杆11放置在每个部件3的里面,从而允许其与感应环12协作通过感应加热,感应环12在裙板4里面并与裙板同轴。特别地,感应环12通过两个绝热环13 (上环和下环) 连接到裙板4上,所述绝热环又通过间隔件14固定到上冠2和下冠1上。这样,感应环12 固定到模具的固定部上,也就是说,固定到裙板4和冠1和2上。为了便于通过感应加热部件3,所述部件能够用铝实现。部件3在弹性护套15里面,该护套15在背部、顶部和底部将部件3包起来,护套使得指向模具(该模具由上述的部件3、护套15、元件8和9限定出)中心的雕刻侧未覆盖。 例如,所述护套15能够由硅或丁基(butylic)橡胶、也即任何弹性材料制成,其能抵抗硫化压力和温度。所述护套15具有环形形状,部件3能够这样放置在护套中,即通过暂时打开护套的前唇,从而产生足够空间用于将所述部件放置到相应的内空腔内,该内空腔也具有环形形状。护套15具有两个底脚16 (上底脚和下底脚),其用于分别与冠2的下侧和冠1的上侧接触。如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那样,在部件3在空间“A”中的前进和后退运动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护套15的扩展和收缩过程中),冠1和2是护套15的两个滑动和支撑元件,该空间“A”包括在感应环12和膜7在其中操作的中心区域“C”之间。换句话说,在部件3的前进和后退运动过程中,部件3在由护套15的背侧和由感应环12限定出的环形空间“A”中运动。上述延伸部8和9(也称为模具的“腹部”)提供在相应的加热冠80、90上,且由合适的绝热材料制成的环81、91插入在每个所述加热冠和相应的支撑元件1、5之间。加热冠 80,90能够通过提供在所述加热冠里面的电阻加热,或者通过加热流体在通道中的流通加热,所述通道合适地设置在加热冠的厚度内。部件3也能够通过传统装置加热(例如,通过电缆供电的电阻,所述电缆穿过预制在护套15中的相应的槽并穿过腔A和裙板4)。由于护套15具有两个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硫化生胎胎体的机器,包括具有水平的下冠(1)和水平的上冠(2)的结构,多个竖直的部件(3)能够在下冠和上冠之间相对于所述上冠(1)和下冠(2)径向地运动,其中所述部件(3)具有内侧,其朝向该机器的中心区域,其表面被雕刻用于在引入到该机器中的轮胎胎体上模制胎面花纹,该机器还包括:固定的圆柱形的裙板(4),其支撑和容纳放置在其中的元件,上盖(5)固定在该裙板上;和用于可膨胀的硫化囊(7)的中心区域(C),该硫化囊与所述部件(3)和分别由下冠(1)和盖(5)提供的成形表面(8、9)协作,确定轮胎胎面和腹部的模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3)通过本体(15)互相联接,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裙板(4)和所述下冠和上冠(1、2)协作限定出环形的第一腔(A),并且所述本体(15)具有表面(16、17U、17L),其限定出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腔(A)和所述中心区域(C)之间延伸的环形的第二腔(B),而且所述第一腔(A)和第二腔(B)与加压/减压装置(PS)连接,该加压/减压装置在连接所述部件(3)的该本体(15)上的协调作用根据在所述第一腔(A)和第二腔(B)之间获得的压差确定所述部件(3)的离心或向心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加利加尼
申请(专利权)人:恩蒂加集团简易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