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429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将比较多的电线在车体地板下侧穿通的线束。线束(21)构成为具有多条高压电线(22)、保护该多条高压电线(22)的保护部件(23)、车辆固定用的固定部件(24、25)和低压电线(26)。保护部件(23)具有成为扁型波纹管的两个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9)和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30)。在两个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9)分别收纳由多条高压电线(22)构成的电路(22a、22b)。另外,在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30)收纳由低压电线(26)构成的电路(26a)。两个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29)和车体地板下侧用保护部件(30)并列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通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进行配设的线束,详细地涉及 具有多条高压电线和保护这些高压电线的保护部件的线束。
技术介绍
以下专利文献1公开的线束构成为具有三条高压电线和用于一条一条地收纳保 护该三条高压电线的三条金属保护管。高压电线设置用于连接搭载于车辆前侧的马达和搭 载于车辆中间或后侧的变换器。线束穿通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进行配设。为此,金属保护管形成为 能够保护高压电线不因石子飞起、水花溅起而受损。金属保护管具有保护高压电线不因石 子飞起、水花溅起而受损且防止高压电线挠曲的刚性。另外,金属保护管因为是金属制造, 所以还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线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S卩,在笔直状态的金属保护管中插通高压电线,按三条的 量进行该插通,然后对金属保护管顺沿于车体地板下侧的线束的配设路径进行弯曲。线束 在线束制造厂的车间如上述制造后,运送到机动车制造厂的组装车间,组装到车辆的规定 位置,由此完成配设。另外,在运送线束时,为了使线束彼此在运送中不相互接触而变形等,需要按每条 线束来确保充分的空间。另外,因为对金属保护管进行三维的弯曲加工,所以需要确保立体 的空间。当把这些空间确保作为问题点时,为了消除该问题,周知的是以下专利文献2中公 开的线束是合适的。在以下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构成为具有三条高压电线和用于一起收纳保护 该三条高压电线的金属保护管。高压电线设置用于连结变换器、电池、马达等的设备。金属 保护管是剖面圆形的金属制的管部件,在其外周和内周以一定间距形成螺旋状的峰及底。 换言之,金属保护管加工成沿其轴向直径交替增减的形式的波形。波形加工在金属保护管 的大体整个长度上进行实施(在金属保护管的两端设置安装部件,除此以外进行波形加 工)。金属保护管由于是金属制造,所以具有电磁屏蔽功能。根据以下专利文献2,金属保护管在弯曲变形时弯曲的内侧的波形间距变窄,同时 外侧的波形间距变宽,随着变形其壁厚极端变化,进而形成为不会发生破损。金属保护管可 保持相同直径的筒状同时由手工作业自由地弯曲变形,而且,具有规定刚性以保持弯曲变 形后的形状。一起收纳在这样的金属保护管中的三条高压电线以在金属保护管内呈叠层状 (连结电线中心时呈大体正三角形的状态)的方式收纳。成为叠层状的高压电线配置在金 属保护管的中心位置,同时配置成从管内面离开规定距离。以下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因为可以用手工作业将金属保护管自由弯曲变 形,所以从线束制造厂的车间向机动车制造厂的组装车间运送时,可把金属保护管设成大 体笔直状态或折叠成二维方向的状态。即,与以下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相比,能够容易确保空间。以下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在运送到机动车制造厂的组装车间以后,沿着相 对于车辆的配设路径进行弯曲或伸长而进行组装。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M15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66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因为构成该线束的高压电线的数量是三条, 所以即使把线束配设在车体地板下侧也不会达到发生不良状况那样的高度,但在有增加电 线数量的要求的情况下,因为必须要更换成直径大的金属保护管,所以就成为在车体地板 下侧配设高度高的线束。即,因为成为距地面的距离近的线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 充分的保护就成为了疑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是提供可将比较多的电线在车体地板 下侧穿过的线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线束,包括多条电线,在成为车体构 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穿通而进行配设,其特征在于,配设于所述车体地板下侧的部分通 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将所述多条电线划分成多个电路,并且按每个电路收纳于对应的合成 树脂制的扁型波纹管,并且并列设置各扁型波纹管。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线束中,其特征在于,对相 邻的所述扁型波纹管设置规定间隔。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线束中,其特征在 于,根据电线类别划分所述电路。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线束,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 线束中,其特征在于,将高度与所述扁型波纹管相同或者高度比所述扁型波纹管小的剖面 圆形的波纹管和所述扁型波纹管一起并用。在具有以上特征的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扁型波纹管的一例,可列举具有成为长圆形或 椭圆形的剖面非圆形且具有绝缘性的、且形成为周方向的独立的峰部和谷部沿其管轴向交 替地连续的蛇腹状的形状的类型。另外,扁型波纹管可列举沿管轴形成没有缝隙的无缝形 状的类型。进而,扁型波纹管可列举形成为与将构成各电路的电线横向排成一列的状态对 应地具有内部空间那样的形状的类型。本专利技术也可以把跟扁型波纹管的高度相同或高度小 的剖面圆形的波纹管与扁型波纹管一起并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案,具有即使电线的数量比较多也可以把高度低的 线束配设在车体地板下侧的效果。因此,具有保护电线不出任何问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线 束当然容易弯曲,而且还容易处理,进而具有生产率高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案,进而具有可做成容易弯曲的线束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案,因为容易区分电线类别,当然可以提高生产率, 而且还具有可提高线束配设的操作性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案,具有可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模式构成图。图2是从地面观看车体地板下侧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面图。图4是表示线束的变型例的图(从地面观看车体地板下侧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模 式构成图。另外,图2是从地面观看车体地板下侧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图2的A-A 线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线束以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机动车、混合动力机动车或电动机动车进 行配设的类型为对象。以下,以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机动车(PHEV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为例进行说明(在电动机动车的情况下也与由本专利技术制造的线束的构成、结构及 效果基本相同)。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机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机动车1是 混合发动机2及马达3的两个动力进行驱动的车辆,形成为在马达3借助于变换器4供给 来自电池5的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2、马达3及变换器4搭载于有前轮等存在的 车辆内部前侧6。另外,电池5搭载于有后轮等存在的车辆内部后侧7。附图标记8表示车体构架。在图中,车体构架8的上侧表示车体地板上侧9。另 外,车体构架8的下侧表示车体地板下侧10。在车体地板下侧10,设置用于提高车辆强度 的剖面大致凸形的加固件11。加固件11形成为向车辆前后延伸。车辆内部前侧6中的附 图标记12表示例如公知的继电器箱等的电接线箱。另外,车辆内部后侧7中的附图标记13 表示公知的低压电池(低压电池13的配置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在构成上包括马达及发电机。另外,变换器4在构成上包 括变换器及整流器。变换器4是变换器组件,在上述变换器中包括例如空调变换器、发电机 用变换器、马达用变换器。电池5是Li-ion系的类型,构成为例如可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多条电线,在成为车体构架外侧的车体地板下侧穿通而进行配设,其特征在于,配设于所述车体地板下侧的部分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将所述多条电线划分成多个电路,并且按每个电路收纳于对应的合成树脂制的扁型波纹管,并且并列设置各扁型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秀弘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