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952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转印用具A,其特征在于,将转印头2支撑在转印用具本体1使得转印头2可绕滚轴R摇动的支撑机构X具备:作为第1部件的转印头2,该第1部件具有设置在转印头2的与滚轴R正交的后述的收容间隙221;和作为第2部件的动作臂13,该第2部件设置在转印用具本体1侧的、具有插入收容间隙221且沿该收容间隙221的对向的内侧面221a、221b相对可摇动的插入壁132,在转印头2的收容间隙221内设置有对插入壁132进行位置限制使得其可绕滚轴R摇动的、与内侧面221a、221b的分离尺寸对应的支点部件2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将粘接剂或修正剂(涂改剂)的转印物等转印到纸等的转印用具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各种可将涂布在带上了的修正剂或粘接剂这样的转印物转印到纸等 的对象物的转印用具。这些转印用具,通过在用手抓着 转印用具本体的状态下将转印头按压于对象物, 从在转印头的顶端被支撑的带转印转印物。在如它们那样的转印用具中,提出了例如为了 能够在转印头的顶端使涂布在带上的转印物在带的整个宽度上可靠地转印于对象物,采用 相对于转印用具本体转印头可以在预定范围内、以带和转印头的延伸的方向作为滚轴摇动 的构成的转印工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内容也提出了如下转印用具通过沿安装在转印用具本体的 滚轴设置的转印头的一部以扭曲的方式弹性变形,从而使转印头的顶端相对于转印用具本 体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可动。通过这样的摇动动作,可避免如下这样的不良情况由于转印开 始时或者转印动作中的手指的偏移和/或细小的动作等使得不能以正确的形状转印转印 物,具体来说,只能在比带的宽度尺寸细的范围内转印转印物。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转印用具,通过在转印头的与滚轴正交的方向设 置开口且使设置在转印用具本体的突起穿过上述开口,突起边支撑转印头边设定相对于突 起接触的开口内壁的形状,从而使得转印头被支撑在突起并且可绕滚轴转动。即便为这样 的转印用具,也只能在上述的转动范围内容许上述的手指的偏移和/或细微的动作。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8149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25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为了做成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转印用具那样利用弹性变形使转印头动作 直到可充分容许手指的动作的构成,就必须将固定在转印用具本体并且弹性变形的部位的 尺寸、特别是滚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更大。另一方面,若为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可转动动作的转印用具,则在做成使转印 头相对于突起进行仅绕滚轴转动的动作那样的开口内壁的形状的情况下,特别是为了避免 以突起为中心的转印头的不必要的动作,必须将设置在转印头的开口的沿滚轴的尺寸设 定得更大,或者在开口以外的部位还设置用于被支撑在转印用具本体的部位。若是这样,则 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同样,必须将滚轴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更大。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这样的不良情况的专利技术,提供即便具有可摇动动作的构成也可紧 凑地制作的转印用具。本专利技术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采用了如下的方案。S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转印用具具 备转印用具本体、从该转印用具本体突出的转印头、和将该转印头支撑于上述转印用具本体而使得该转印头能绕滚轴摇动的支撑机构,该转印用具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机构具备第1部件和第2部件,该第1部件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头和上述转印用具本体的任何一方 的、与上述滚轴正交的收容间隙,该第2部件具有插入该第1部件的收容间隙的、可沿该收 容间隙的相对的内侧面相对地摇动的插入壁,在上述第1部件的收容间隙内,设置有对上 述插入壁进行位置限制使得上述插入壁可绕上述滚轴摇动的、与上述间隙的分离尺寸对应 的支点部件。在此,如上述的收容间隙那样的“间隙”是指与转印头的延伸方向相比与该延伸方 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大的开口或切口。若为这样的结构,则可以做成如下构成在插入壁插入收容间隙时,不仅通过支点 部件和插入壁实现绕滚轴的动作,而且通过收容间隙的内侧面和插入壁抵接来有效地防止 摇动动作以外的动作。因此,为了摇动所必需的转印头的尺寸仅由收容间隙的分离尺寸来 实现,因此特别是在带的延伸出的方向可紧凑地设定转印头。通过这样做,在维持转印物的 转印的可靠性的同时,可以容易地实现赋予转印头其他方向的动作性能或者为了更换部 件的更换使转印头退避到例如转印用具本体内那样的状态。而且,为了通过支点部件实现更高强度的支撑机构,优选将支点部件一体地设置 于第一部件,通过该支点部件使收容间隙的内侧面彼此结合。而且,为了更加紧凑地构成转 印头,优选,使第1部件的一方成为转印头的构成。作为用于实现更加顺利的摇动动作的具体构成,可以举出如下构成将支点部件 制成与收容间隙的内侧面正交配置的肋状的支点部件,将支点部件的顶端缘制成为以滚轴 为中心的半圆筒形状,在该顶端缘可摇动地接合有设置在插入壁的插入缘的凹陷部。而且,为了使支撑机构中的转印用具本体和转印头的接合更加可靠,优选,在收容 间隙外设置防止插入壁从支点部件脱离的防脱部件。此外,若在第2部件还设置相对于插入壁平行地立起的外壁,且使防脱部件与外 壁接合,则可做成强度高的结构,因此,即使减小收容间隙的分离尺寸和/或插入壁的厚度 尺寸紧凑地构成,还可实现充分的强度以及稳定的摇动。而且,为了能良好地承受在转印时施加的按压力等的转印时的操作力,只要做成 下述构成即可,所述构成为插入壁从上侧插入收容间隙,在承受转印时施加的来自下侧的 操作力时,支点部件和插入壁的接合变得更强。而且,若利用上述构成,将支撑机构制成为,在能在设置在转印用具本体的可转印 地配置转印头的转印位置和能将转印头收容于转印用具本体内的收容位置之间动作的动 作臂,设置有第1部件或第2部件,则可使转印头的动作范围更加紧凑,其结果,还可恰当应 对使转印头处于收容位置时的更换部件的更换。而且,作为用于在转印时更加稳定地转印转印物的构成,还可以举出可绕设置在 从转印头的转印端变位到基端侧的位置的轴心在宽度方向上振荡的构成。作为为此的具体 的构成,可以举出如下构成转印头具有在顶端具有转印转印物的转印端的转印头本体和 支撑该转印头本体的转印头安装部,使得转印头本体可相对于转印头安装部振荡。另外,在采用振荡的方式的情况下,为了构成为有效地避免通过振荡施加在转印 头的按压力由于振荡而散失、转印端能可靠地按压转印对象物,优选是,在转印用具本体和 转印头安装部之间设置支撑机构,并且将转印头本体的转印端配置得比使滚轴的轴心延伸而得的假想的轴线靠下侧。根据 本专利技术,为了摇动所必需的转印头的尺寸仅由收容间隙的分离尺寸来实现, 因此可使转印头特别是在带的延伸方向上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用具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该转印用具的分解图。图3是表示该转印用具的转印头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表示该转印用具的要部的构成说明图。图5是该要部的中央剖视图。图6是图5所涉及的I-I线和II-II线剖视图。图7是图6所涉及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图6所涉及的动作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 卷绕及架设在转印头2以及卷绕筒上的转印带的图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用具A,为内置有在带上涂布有作为转印物的修正剂而 成的转印带且在纸等的转印对象物上涂布修正剂的类型的转印用具,如图1所示,主要具 有转印用具本体1和转印头2,为在相对于纸等的转印对象物纵向设置转印用具本体1的状 态下按压转印头2的所谓的纵向牵引型的转印用具。转印用具本体1主要具有第1壳体11、替换物14和第2壳体12,该第1壳体支撑 以转印头2为代表的主要的机构部件,该替换物14为更换部件,该第2壳体与第1壳体11接合。第1壳体11,如图2和图3所示,为相对于构成该第1壳体11的主体的第1壳体本 体110组装卷绕筒支撑部111、介置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印用具,其具备转印用具本体、从该转印用具本体突出的转印头、和将该转印头支撑在上述转印用具本体使得该转印头能绕滚轴摇动的支撑机构,该转印用具的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机构具备第1部件和第2部件,该第1部件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头和上述转印用具本体的任何一方的、与上述滚轴正交的收容间隙,该第2部件具有插入该第1部件的收容间隙的、能沿该收容间隙的相对向的内侧面相对摇动的插入壁,在上述第1部件的收容间隙内,设置有对上述插入壁进行位置限制使得上述插入壁能绕上述滚轴摇动的、与上述间隙的分离尺寸对应的支点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欣也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