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3128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31),具有如下:以m面为主面的n型GaN基板(1);n型GaN基板(1)之上接触而形成的电流扩散层(7);在电流扩散层(7)之上形成的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在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之上形成的活性层(3);在活性层(3)之上形成的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4);与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4)接触而形成的p侧电极(5);与n型GaN基板(1)或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接触而形成的n侧电极(6),其中,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的施主杂质浓度为5×1018cm-3以下,并且,电流扩散层(7)的施主杂质浓度是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的施主杂质浓度的10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以m面为主面的η型GaN基板(或GaN层)上所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从紫外到蓝色、绿色、橙色和白色等整个可视区域的波长范围的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的GaN系半导体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具有作为V族元素的氮(N)的氮化物半导体,根据其带隙的大小,有望作为短波长发光元件的材料。其中,含有作为III族元素的( 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GaN系半导体=AlxGiiyInzN(0彡x、y、ζ彡1,x+y+z = 1)的研究盛行,以蓝色发光二级管(LED)、绿色 LED和GaN系半导体为材料的半导体激光器也得到实用化。GaN系半导体具有纤锌矿型晶体结构。图1模式化地表示GaN的单位晶格。在 AlxGayInzN(0彡x、y、ζ彡1,x+y+z = 1)半导体的结晶中,图1所示的( 的一部分能够被置换成Al和/或h。图2表示的是,为了以四指数表示法(六方晶指数)表示纤锌矿型晶体结构的面所通常使用的4个基本矢量 、 、%和(3。基本矢量c在W001]方向延长,该方向称为“c 轴”。与c轴垂直的面(plane)被称为“c面”或“ (0001)面”。此外,由( 等III族元素结尾的面被称为“+c面”或“(0001)面”,由氮等V族元素结尾的面称为“-c面”或“(000-1) 面”而加以区别。还有,“C轴”和“C面”也有分别表述为“C轴”和“C面”的情况。在使用GaN系半导体制作半导体元件时,作为使GaN系半导体结晶生长的基板,使用的是c面基板,即在表面具有(0001)面的基板。但是,在c面中,因为( 原子和氮原子不存在于同一原子面上,所以形成极化(Electrical Polarization)。因此,“C面”也称为 “极性面”。极化的结果是,在活性层的^GaN的量子阱中,沿c轴向发生压电电场。若这样的压电电场在活性层发生,则活性层内的电子和空穴的分布发生位置偏移,因此在载流子的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下,内部的量子效率降低,如果是半导体激光器,则引起阈值电流的增大;如果是LED,则引起消耗功率的增大和发光效率的降低。另外,随着注入载流子密度的上升,还发生压电电场的屏蔽,也会产生发光波长的变化。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在表面具有作为非极性面、例如与方向垂直的被称为m面的(10-10)面的基板(m面GaN系基板)的使用得到研究。在此,在表示密勒指数的括号内的数字的左侧附加的“_”意思是横线(bar)。m面如图2所示,是与c轴(基本矢量c)平行的面,与c面正交。在m面中,因为( 原子和氮原子存在于同一原子面上,所以在与m面垂直的方向不发生自发极化。其结果是,如果在与m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半导体层叠结构,则在活性层也不会发生压电电场,从而能够解决上述的课题。还有,m面是(10-10) 面、(-1010)面、(1-100)面、(-1100)面、(01-10)面、(0-110)的统称。还有,在本说明书中,在与六方晶纤锌矿结构的X面(X = c、m)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外延生长的情形被表示为“X面生长”。在X面生长中,将X面称为“生长面”,将通过X面生长所形成的半导体的层称为“X面半导体层”。CN 102334204 A说明书2/19 页使用了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元件,无论在将c面和m面哪一面用于主面的情况下, 都能够分成如下两类在同一结晶生长面侧配置P侧电极和η侧电极的类型(扁平型);和嵌入氮化物半导体层而上下配置P侧电极和η侧电极的类型(狭长型)。扁平型还可进一步分类为从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侧引出光的偏平电极面朝上型,和从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侧引出光的扁平电极面朝下型。扁平型的情况下,因为ρ侧电极和η侧电极在横向上远离,所以电流在P侧电极和 η侧电极最接近的部分集中,难以向活性层注入均勻的电流。由于该电场集中,发光元件的耐压降低这样的问题也存在。另一方面,狭长型也称为贴合型。在狭长型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中,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侧被贴合在导电性基板上,在此状态下,光从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侧被弓I出。 狭长型的情况下,因为η侧电极成为光的遮蔽物,所以需要尽可能小地形成η侧电极。在η 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中,与η侧电极接触的位置局部性地有电子注入,因此,如果在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中电子未被充分地扩散,则难以向活性层注入均勻的电流。为了实现向活性层注入均勻的电流,作为η侧电极使用透明的电极的构造也被得到实用化。但是在此构造中产生了另一个课题,即由透明电极引起光的吸收。如上,无论是偏平型、狭长型的哪一种构造,如果在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中电子未在横向充分地扩散,则电流电压特性劣化(工作电压变高)这样的课题存在。通常,为了使电子横向扩散,提高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施主杂质浓度即可。但是,在现有的形成于c面上的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中,若使杂质浓度达到超过1 X IO19CnT3这样的高值,则结晶性劣化的问题存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因此,在得到实用化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中,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杂质浓度为5Χ IO18CnT3以下是普遍的。专利文献2提出一种构造,其为了实现低的正向电压(Vf)和高的发光输出功率, 作为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含有杂质浓度不同的η型GaN的多层膜层。在专利文献2中,记述的是使用c面的蓝宝石基板,因此认为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主面也是c面。图3是表示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剖面图。在图3所示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中,在基板101上配置有缓冲层102、衬底η型GaN层 103、η型接触层104、活性层105、ρ型包覆层106、ρ型接触层107。与η型接触层104接触而配置η侧焊盘电极109。与ρ型接触层107接触而配置透光性电极108,与透光性电极 108接触而配置ρ侧焊盘电极110。在η型接触层104和活性层105之间,与活性层105接触而配置有多层膜氮化物半导体层111。多层膜氮化物半导体层111,是由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Illa和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Illb构成的层叠结构被重复两次以上的多层膜。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Illa是含有η型杂质的层,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111b,是以比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Illa低的浓度含有η型杂质的层或本征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是,既能够维持低的正向电压(Vf),又能够提高发光输出功率。在专利文献2中,发光输出功率提高的理由的详情不明,但推测是因为注入活性层的载流子的效率提高。专利文献3中,为了提供一种高的掺杂物浓度、且结晶性高的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提出了一种层叠结构,其含有多层具有超过ι χ IO19CnT3的掺杂物浓度的η型GaN层和厚 30nm以上的本征GaN层。在专利文献3中,完全没有提及关于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主面的面取向。图4是表示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现有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剖面图。在图 4所示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中,在基板201上,配置有缓冲层202、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03、活性层204、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05。与η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03接触而配置η侧电极208,与ρ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05接触而配置ρ侧电极206,在ρ侧电极206上配置ρ侧焊接区207。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203,含有配置有多层η型GaN层203a和un-GaN层20 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其中,具有:以m面为主面的n型GaN基板;在所述n型GaN基板之上以接触的方式所形成的电流扩散层;在所述电流扩散层之上形成的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在所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之上形成的活性层;在所述活性层之上形成的质浓度是所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施主杂质浓度的10倍以上。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以与所述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接触的方式形成的p侧电极;和以与所述n型GaN基板或所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接触的方式所形成的n侧电极,并且,所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施主杂质浓度为5×1018cm-3以下,所述电流扩散层的施主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