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用分注管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835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样本和/或试剂的带回减少、防止污染并且能准确地分注样本和/或试剂的可靠性优良的自动分析装置。使用具有憎水性表面的样本分注管嘴(27),从样本槽(25)向具有亲水性底面的反应槽(4)分注样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和/或免疫分析等的医疗诊断用的自动分析装置及在其中使用的分注管嘴。
技术介绍
在医疗诊断用的临床检查中,进行血液和尿等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糖、类脂物、 酶、荷尔蒙、无机离子、疾患标志等的生物化学分析和/或免疫学分析。此外,使用DNA检验的方法、通过电泳来测定DNA等的方法等多种多样的分析方法得到应用。在临床检查中, 由于需要可靠度高且高速地处理多个检查项目,因此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实行其大部分。以往,作为自动分析装置,例如,已知有将在血清等样本中混合期望的试剂来进行反应的反应液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的生物化学自动分析装置。这种生物化学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收纳样本和/或试剂的容器;注入样本以及试剂的反应槽;将样本以及试剂自动注入反应槽中的分注机构;将反应槽内的样本和试剂混合的自动搅拌机构;测定反应中或反应结束的样本的分光光谱的机构;以及对分光光谱测定结束后的反应溶液进行吸引、排出并清洗反应槽的自动清洗机构等(例如专利文献1)。在自动分析装置的领域,样本和试剂的微量化成为很大的技术问题。即,还存在随着分析项目数量的增大,可分配给单项目的样本量减少,而且样本自身贵重且不能大量准备的情况,以往进行高度分析的微量样本的分析例行地进行。此外,随着分析内容的高度化,试剂通常价格很高,从成本方面出发也需要试剂微量化。此类样本和试剂的微量化是促进反应槽的小型化的有力动机。此外,反应槽的小型化和所需样本及试剂的少量化具有与分析总处理能力和减少废液相关联的优点。此时,需要正确分注微量的样本和/或试剂。这里,在普通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样本和/或试剂的自动注入机构被称为分注管嘴或分注测管,通常由金属或玻璃或者树脂制成。此外,在普通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反应槽(也称为槽或反应容器或者凹下部)通常由玻璃或合成树脂(塑料)等形成。作为分注方式的一个实例,有专利文献2记载的吸引、排出方式。通过使用检测体样本分注用管嘴来吸引、排出检测体样本,从而例如能够从采血管等收纳检测体样本的容器使检测体样本向用于使检测体样本和试剂反应的反应槽移动。检测体样本分注用管嘴有金属制的可再使用的部件和塑料制的一次性部件。虽然一次性的管嘴在每次使用时不需要清洗这方面很方便,但不经济。虽然可再使用的管嘴很经济,但每次再使用都需要清洗。如果清洗不充分,则会在下一次使用附着有检测体样本的残渣的管嘴。该情况下,产生检测体样本的残渣混入新采取的检测体样本中的所谓遗留问题。作为分注方式的其他实例,有专利文献3公开的针式注射(4 >夕夕工y l· )方式。在自动分析装置的领域,有进一步推进样本和试剂的微量化的趋势,而且另一方面,对装置小型化的要求也提高。样本是血清和/或尿,该液态样本的分注量近年来最小分注量下降到2μ L以下,管嘴的直径为0. 5mm左右。这样,通过管径微小化,接触面积相对于容量的比率增大,有必要控制在表面吸附的物质。该情况下,在依次测定多个样本的过程中,在管嘴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吸附的物质可通过使用水或界面活性剂的清洗液来清洗以使用。该清洗有在每次分注时实施的情况、和从至少某一检测体样本移向下一检测体样本的情况下实施的情况。对于清洗方法,有对管嘴外壁施加水或清洗液的方法、对内表面从管嘴内表面的流路背部挤出水的方法。此外,也有在一定的期间,例如在结束一天的作业的阶段,使用含有界面活性剂的清洗液来进行吸引排出进行清洗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专利第1706358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1-208762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0-3^7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进行分析的样本的微量化,以往没有成为问题的新问题浮出水面。这些问题是分注微量的样本时的精度和再现性。因此,例如如果照旧使用不锈钢(例如SUS304)等金属制的样本分注管嘴,则在分注微量的样本时准确性和再现性下降。此外,0. 5 μ L以下的微量样本的情况下,分注被称为样本从管嘴向分注目的对象的“转写”。S卩,将在样本管嘴的前端形成的样本的液滴向分注目的地例如槽底进行转写的情况就是分注。即使在上述那样分注微量样本的情况下,也需要维持称重精度。但是,分注0. 5 μ L以下的样本和产生分注量的波动则作为新问题出现。下面是事先研究的实验结果。从SUS制的注射针取出预定量的水,在环烯聚合物表面上转写,并从接触角计的图像读取在环烯聚合物表面上转写的水的量。接触角计使用协和界面科学制Drop Master 500。在其注射器前端形成预定量的纯水的水滴,并将纯水转写在环烯聚合物表面上。在图1中表示分注量和转写(分注)概率。这里的转写概率是指在注射针前端形成预定的分注量的水,在使该水与环烯聚合物表面接触时进行转写的概率。 实验次数是十次。图1中横轴是分注量,纵轴是转写概率(%)。其结果,分注量是1.5yL 时以及1. 0 μ L时的转写概率是100%。但是,分注量是0. 5 μ L时的转写概率是60%,分注量是0. 4μ L时转写概率则是50%。即可知在分注量比0. 5μ L少时,则转写概率变低。此外,随着分析法的改良,在测定样本中所含的物质的浓度较低的物质的情况下, 在样本分注管嘴的清洗不充分的场合,在下一样本的测定的分注时吸附在管嘴的物质有可能游离、混入。通常将此称为遗留。对于遗留,由系统的检测范围来决定允许范围。即,在下一样本中,在测定对象的物质是检测灵敏度以下的浓度的情况下,在此溶离的前一样本的残渣的量a相对于下一样本的容量V而成为a/V浓度的场合,其为检测灵敏度以上,被认为是遗留。但是,遗留的物质的量由在分注管嘴的表面吸附的量和吸附的物质在下一样本偏析的量之间的关系决定,再有,在分注管嘴表面的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该关系不成立。于是, 为清洗附着的检测体,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具备清洗分注管嘴的机构,清洗分注管嘴的外壁部。在图2中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样本分注机构的示意图。样本分注机构56由臂560和支柱562以及样本分注管嘴561构成。分注管嘴从样本槽53吸引血清和/或尿等样本, 在反应槽51内排出从而完成分注。然后,根据需要利用清洗机构59来清洗样本分注管嘴 561。如此使用的分注机构的目视和对分注量的波动进行定量的结果,使样本分注的准确性和再现性下降的原因如下。使用图3到图5来进行说明。图3是示意性表示从样本管吸引样本的状态的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向槽排出样本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清洗后的样本分注管嘴的状态的图。图3、图4、图5分别是与原因(1)、(2)、(3)对应的示意图。原因(1)如图3所示,在将样本563从样本槽53吸取上来时,附着样本564附着在样本分注管嘴561的外壁面上。原因O)如图4所示,在将已吸引的样本563排出到槽51中时,没有将全部的样本排出而是在分注管嘴561的外壁存在附着样本565。原因(3)如图5所示,样本分注管嘴561的外壁附着清洗水566。此外,基于以上原因(1) (3)的任一个或多个而发现样本分注管嘴的外壁的亲水性提高,在将样本向槽转写时样本附着在管嘴外壁上,管嘴带回样本,导致此后的分注精度的下降。将来,在推进样本分注量的微量化时,可以预想这些问题将成为很大的问题。为了应对自动分析装置的小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有:装入样本的样本槽;装入试剂的试剂容器;注入样本和试剂的反应槽;将上述样本槽中的试剂向上述反应槽分注的样本分注机构;和将上述试剂容器中的试剂向上述反应槽分注的试剂分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样本分注机构具备具有憎水性表面的样本分注管嘴,上述反应槽具有亲水性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