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腐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4598 阅读:4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粮腐竹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黄豆45~85%、黑豆10~35%、青豆5~30%、花生0~20%等原料经浸泡、磨浆、炖浆、揭竹、烘干步骤而制成的豆制品。该杂粮腐竹融合了黑豆、黄豆、青豆、花生多种杂粮所蕴含的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富含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及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能促进人们的膳食营养达到平衡;长期食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改善心理机能,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预防缺铁性贫血等功效;该杂粮腐竹色泽呈暗黄色,有光泽,条支均匀,复水性好,口感柔韧而独特,食之清香爽口,回味悠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产率高,所获得的产品质量高,且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大豆制品腐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特色食品,其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深受中国人喜爱。资料显示,20世纪末,我国干燥腐竹产量 20万吨,年产值数十亿元。近年来大豆制品不仅在东方而且在西方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国际市场对腐竹产品的需要量日趋增大。腐竹,又名腐皮,是蛋白质分子在变性过程中与脂肪分子相聚合而形成的薄膜。传统的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 5小时即可发开,进行菜肴的制作。腐竹是由豆浆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凝结而成的,大豆原料的成分当然对腐竹的得率与品质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而传统的腐竹多是以单一的黄豆为原料,进行的制浆、蒸煮、烘干、包装流程,并且大多都是以小作坊式生产,技术薄弱,大豆利用率只有40%左右,出竹率低,产品质量差,而且产出的腐竹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尽管传统的黄豆腐竹蛋白质含量较高但是毕竟是营养成分及口感风味较为单一,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膳食营养平衡和口味多样化的需求。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腐竹生产工艺的优化,在如何提高腐竹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粮腐竹,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浸泡、磨浆、炖浆、揭竹、烘干步骤而制成的豆制品:黄豆45~85%、黑豆10~35%、青豆5~30%、花生0~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双强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