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A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0234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MA二极管,包括本体和引脚,所述的本体的最高点到引脚的最低点的距离在2.292~2.453mm范围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的SMA二极管的尺寸规格,防止裂管,降低损耗率,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特别涉及一种SMA 二极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SMA 二极管的结构,其引脚与本体之间的距离在2. 25 2. 33mm,在工作中这个尺寸在成型工序中,容易打出裂管,从而造成大量损耗,不利于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能够防止裂管,降低损耗率的一种SMA 二极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SMA 二极管,包括本体和引脚,所述的本体的最高点到引脚的最低点的距离在2. 292 2. 453mm范围内。采用本技术中提供的SMA 二极管的尺寸规格,防止裂管,降低损耗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本体、2为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SMA 二极管,包括本体1和引脚2,所述的本体1的最高点到引脚2 的最低点的距离,即图中A的距离为2. 292mm。实施例2参见图1,一种SMA 二极管,包括本体1和引脚2,所述的本体1的最高点到引脚2 的最低点的距离,即图中A的距离为2. 453mm。权利要求1. 一种SMA 二极管,包括本体和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最高点到引脚的最低点的距离在2. 292 2. 453mm范围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SMA二极管,包括本体和引脚,所述的本体的最高点到引脚的最低点的距离在2.292~2.453mm范围内,采用本技术中提供的SMA二极管的尺寸规格,防止裂管,降低损耗率,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H01L29/861GK202145451SQ20112018194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戴亮, 李伟, 李成录, 符爱娟 申请人: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A二极管,包括本体和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最高点到引脚的最低点的距离在2.292~2.453mm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李成录符爱娟戴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