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光明专利>正文

一种镗孔滚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872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孔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镗孔滚光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有床身以及支架固定座,床身的上端部装设有主轴箱体、输油器以及刀杆固定座,主轴箱体装设有用于驱动待镗削工件转动且开设有套装孔的主轴,支架固定座的上端部装设有支架,主轴箱体配设有与主轴传动连接的主轴伺服电机,刀杆固定座配装有刀杆,刀杆的一端部固定于刀杆固定座,刀杆的另一端部装设有镗刀;在加工过程中,待镗削工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支架且另一端部贯穿主轴的套装孔并固定于主轴,刀杆固定座推动刀杆以及镗刀沿着床身滑动并实现切削进给,主轴伺服电机通过主轴带动待镗削工件相对镗刀转动并实现切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孔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镗孔滚光机
技术介绍
在油缸或者气缸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商一般采用镗孔滚光机来加工油缸或者气缸的缸套;现有的镗孔滚光机一般包括有依次安装于床身的工件固定架、输油器以及主轴箱体,待镗削工件固定于工件固定架,在加工的过程中,主轴箱体沿着床身滑动进而实现切削进给,同时,主轴箱体驱动刀杆转动并实现切削;由于刀杆深入待镗削工件的待加工孔太长,刀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进而影响孔的加工精度;另外,为了满足加工长尺寸工件的需要,现有的镗孔滚光机的床身往往设计得比较长,这增加了成本并给中小企业购置镗孔滚光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镗孔滚光机,该镗孔滚光机能够提高加工精度且能够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镗孔滚光机,包括有床身以及支架固定座,床身的上端部装设有对齐且依次排列的主轴箱体以及均可沿床身滑动的输油器和刀杆固定座,主轴箱体装设有用于驱动待镗削工件转动的主轴,主轴通过轴承固定于主轴箱体且开设有用于套装待镗削工件的套装孔,支架固定座的上端部装设有用于支撑待镗削工件且与主轴对齐的支架,主轴箱体配设有与主轴传动连接的主轴伺服电机,刀杆固定座配装有刀杆,刀杆的一端部固定于刀杆固定座,刀杆的另一端部装设有镗刀;在加工待镗削工件时,待镗削工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支架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主轴,刀杆贯穿输油器并推动镗刀进入至待镗削工件的待加工孔内。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有对齐设置的端部支架以及中心支架,端部支架与中心支架分别开设有工件支撑孔。其中,所述输油器配装有油箱,油箱装设有回油管以及进油管,输油器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油箱连接,回油管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端部支架并对中于所述工件支撑孔,回油管的另一端部与油箱连接。其中,所述主轴的一端部装设有用于将待镗削工件卡装并固定于主轴的卡盘。其中,所述主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主轴于所述卡盘的相反侧套装有第一齿轮,主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套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驱动连接。其中,所述刀杆固定座配装有进刀伺服电机,进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与所述刀杆平行设置的进刀螺杆,进刀螺杆安装于所述床身,刀杆固定座的下端部装设有与进刀螺杆配合的进刀螺母。其中,所述刀杆固定座与所述输油器之间装设有刀杆支座,刀杆支座开设有刀杆支撑孔,所述刀杆穿套于刀杆支撑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镗孔滚光机,包括有床身以及支架固定座,床身的上端部装设有主轴箱体、输油器以及刀杆固定座,主轴箱体装设有用于驱动待镗削工件转动且开设有套装孔的主轴,支架固定座的上端部装设有支架,主轴箱体配设有与主轴传动连接的主轴伺服电机,刀杆固定座配装有刀杆,刀杆的一端部固定于刀杆固定座,刀杆的另一端部装设有镗刀;在利用本技术加工待镗削工件时,待镗削工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支架且另一端部贯穿主轴的套装孔并固定于主轴,输油器对待镗削工件定位并通入油液进行排泄和冷却,刀杆固定座推动刀杆沿着床身滑动,刀杆贯穿输油器并推动镗刀进入至待镗削工件的待加工孔内进而实现切削进给,主轴伺服电机通过主轴带动待镗削工件相对镗刀转动并实现切削;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改变了现有的镗孔滚光机的工作模式,且具有加工精度高和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1——床身2——支架固定座 21——支架211——端部支架212——中心支架 213——工件支撑孔3——主轴箱体 31——主轴311——套装孔312——卡盘 313——第一齿轮 4——输油器41——油箱411——回油管 5——刀杆固定座6——主轴伺服电机 61——第二齿轮7——刀杆71——镗刀8——进刀伺服电机81——进刀螺杆9——刀杆支座 91——刀杆支撑孔 100——待镗削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的镗孔滚光机包括有床身1以及支架固定座2,床身1的上端部装设有对齐且依次排列的主轴箱体3以及均可沿床身1滑动的输油器4和刀杆固定座5,主轴箱体3装设有用于驱动待镗削工件100转动的主轴31,主轴31 通过轴承固定于主轴箱体3且开设有用于套装待镗削工件100的套装孔311,支架固定座2 的上端部装设有用于支撑待镗削工件100且与主轴31对齐的支架21,主轴箱体3配设有与主轴31传动连接的主轴伺服电机6,刀杆固定座5配装有刀杆7,刀杆7的一端部固定于刀杆固定座5,刀杆7的另一端部装设有镗刀71 ;在加工待镗削工件100时,待镗削工件100 的一端部固定于支架21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主轴31,刀杆7贯穿输油器4并推动镗刀71进入至待镗削工件100的待加工孔内。在本实施例一工作过程中,支架21用于支撑待镗削工件100的一端部,待镗削工件100的另一端部嵌插至主轴31的套装孔311内并通过相应的固定装置固定于主轴31,其中,支架21的作用在于防止待镗削工件100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摆动并影响加工精度;进一步的,主轴伺服电机6驱动主轴31旋转,主轴31再带动待镗削工件100旋转。在启动主轴伺服电机6前,输油器4朝待镗削工件100 —侧滑动并抵顶待镗削工件100,进而实现定位;待输油器4定位完毕后,启动主轴伺服电机6,刀杆固定座5朝待镗削工件100 —侧滑动并推动刀杆7以及镗刀71进入至待镗削工件100的待加工孔内,此时,输油器4通过往待加工孔内通入油液实现排泄和冷却;须进一步解释,在刀杆固定座5推动刀杆7进入至待加工孔内的过程中,刀杆7以及镗刀71均不转动。待加工完毕后,刀杆固定座5驱动刀杆 7以及镗刀71退出已加工孔,输油器4停止工作,主轴伺服电机6停止工作。综合上述情况可知,相对于现有的镗孔滚光机而言,本实施例一的镗孔滚光机能够实现高精度镗削加工,此外,床身1结构简化,成本低。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支架21包括有对齐设置的端部支架211以及中心支架 212,端部支架211与中心支架212分别开设有工件支撑孔213 ;在加工待镗削工件100时, 待镗削工件100依次穿套于端部支架211以及中心支架212的工件支撑孔213内。本实施例一通过两个工件支撑孔213所产生的两个支撑点稳定地支撑待镗削工件100,以保证待镗削工件100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振动,进而保证加工精度。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输油器4配装有油箱41,油箱41装设有回油管411以及进油管(图中未示出),输油器4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油箱41连接,回油管411的一端部固定于端部支架211并对中于工件支撑孔213,回油管411的另一端部与油箱41连接。在本实施例一工作过程中,油箱41中的油液循环地进入至输油器4内,其中,进油管配设有用于驱动油液进入输油器4的油泵以及过滤油液中杂质的过滤器,经输油器4的出油口通入至待镗削工件100的待加工孔内的油液用于带走镗削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镗孔滚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身(1)以及支架固定座(2),床身(1)的上端部装设有对齐且依次排列的主轴箱体(3)以及均可沿床身(1)滑动的输油器(4)和刀杆固定座(5),主轴箱体(3)装设有用于驱动待镗削工件(100)转动的主轴(31),主轴(31)通过轴承固定于主轴箱体(3)且开设有用于套装待镗削工件(100)的套装孔(311),支架固定座(2)的上端部装设有用于支撑待镗削工件(100)且与主轴(31)对齐的支架(21),主轴箱体(3)配设有与主轴(31)传动连接的主轴伺服电机(6),刀杆固定座(5)配装有刀杆(7),刀杆(7)的一端部固定于刀杆固定座(5),刀杆(7)的另一端部装设有镗刀(71);在加工待镗削工件(100)时,待镗削工件(100)的一端部固定于支架(21)且另一端部固定于主轴(31),刀杆(7)贯穿输油器(4)并推动镗刀(71)进入至待镗削工件(100)的待加工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