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844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汽缸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两端的内孔与导向杆上端外圆配合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导向杆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滑动板两侧的内孔与导向杆外圆间隙配合,V型块压紧轴管叉两耳,定位套的外圆与设在底座中间部位的内孔过盈配合。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叉类件两耳孔的气动压紧,导向杆足够的强度,保证了V型块能够准确夹紧,提高了加工精度,并且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零部件加工工装,具体说是一种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属于机械加工行业。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叉类件镗耳孔工装主要是靠连杆带到V型块,由螺母将V型块在叉类件两耳外圆上进行机械夹紧。由于连杆之间由螺栓连接,彼此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并且随着工装的磨损,间隙逐渐变大。因此对叉类件进行机械夹紧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定位,从而使叉类件耳孔同轴度,圆度严重超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该气动夹具通过汽缸和V型块对叉类件进行气动夹紧,效率高,夹紧准确,有效地定位叉类件的六个自由度,保证耳孔的加工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缸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两端的内孔与导向杆上端外圆配合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导向杆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滑动板通过螺栓与V型块锁紧并与汽缸通过加长螺栓连接在一起,滑动板两侧的内孔与导向杆外圆间隙配合,轴管叉的外圆与定位套内孔间隙配合,V型块压紧轴管叉两耳,定位套的外圆与设在底座中间部位的内孔过盈配合。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V型块在汽缸和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 实现对叉类件两耳孔的气动压紧,导向杆足够的强度,保证了 V型块能够准确夹紧,提高了加工精度,并且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 2、汽缸 3、导向杆 4、加长螺栓 5、滑动板6、V型块 7、 轴管叉 8、定位套 9、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汽缸2通过螺栓与固定板1连接,固定板1两端的内孔与导向杆3上端外圆配合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导向杆3的下端与底座9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滑动板5通过螺栓与V型块6锁紧并与汽缸2通过加长螺栓4连接在一起,滑动板5两侧的内孔与导向杆3外圆间隙配合,轴管叉7的外圆与定位套8内孔间隙配合,V型块6压紧轴管叉7两耳,定位套8的外圆与设在底座9中间部位的内孔过盈配合,底座9通过螺栓在工作台上锁紧。以此来保证轴管叉7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定位,由此来保证加工精度,并提高效率。权利要求1.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汽缸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两端的内孔与导向杆上端外圆配合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导向杆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滑动板通过螺栓与V型块锁紧并与汽缸通过加长螺栓连接在一起,滑动板两侧的内孔与导向杆外圆间隙配合,轴管叉的外圆与定位套内孔间隙配合,V型块压紧轴管叉两耳,定位套的外圆与设在底座中间部位的内孔过盈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汽缸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两端的内孔与导向杆上端外圆配合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导向杆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滑动板两侧的内孔与导向杆外圆间隙配合,V型块压紧轴管叉两耳,定位套的外圆与设在底座中间部位的内孔过盈配合。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实现对叉类件两耳孔的气动压紧,导向杆足够的强度,保证了V型块能够准确夹紧,提高了加工精度,并且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效率。文档编号B23Q3/06GK202114496SQ20112016809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文学, 杨奎全, 王舜昌 申请人:诸城市威尔浦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叉类件镗耳孔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汽缸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两端的内孔与导向杆上端外圆配合后由螺母锁紧固定,导向杆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滑动板通过螺栓与V型块锁紧并与汽缸通过加长螺栓连接在一起,滑动板两侧的内孔与导向杆外圆间隙配合,轴管叉的外圆与定位套内孔间隙配合,V型块压紧轴管叉两耳,定位套的外圆与设在底座中间部位的内孔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昌杨奎全李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威尔浦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