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了胎面部的不均勻磨损的载重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如图8(A)概略表示的那样,在载重子午线轮胎中,在用单一的圆弧形成胎面踏面 a的轮廓形状(有时称为胎面轮廓形状)的情况下,在充气时,存在因高内压而在轮胎赤道面Co与接地端Te的中间位置胎面踏面a向径向外侧鼓出得更大的倾向。因此,轮胎半径在该鼓出部分j与接地端Te之间急剧地变化,由于伴随于此的与路面的滑动,易产生使接地端侧磨损的胎肩不均勻磨损m(如图8(C)所示)等不均勻磨损。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为了减小上述鼓出部分j与接地端Te的轮胎半径差 Ar,如图8(B)所示,将硫化成型时的胎面轮廓形状用在轮胎赤道面具有中心的曲率半径 TRl的胎冠部al、和与该胎冠部al在交点P交叉且沿轮胎轴向延伸的直线构成的胎肩部a2 来形成。在该情况下,由于充气时的胎面轮廓形状接近单一圆弧而减小上述轮胎半径差 Ar,因此能够抑制从“开始接地”到“接地结束”与路面的滑动。然而,相反由于在接地端 Te的接地压升高,因而在“接地结束”的瞬间会产生滑动。其结果,如图8(C)所示,导致只在胎肩部a2的接地端Te附近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重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正规内压状态下的包括轮胎轴心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胎面部的胎面踏面包括:胎冠部,其由在轮胎赤道面上具有中心的曲率半径TR1的第一圆弧构成;胎肩部,其由与所述胎冠部在交点P交叉的曲率半径TR2的第二圆弧构成,并且所述第二圆弧在所述交点P处的切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线形成7°以下的角度,所述曲率半径TR2是所述曲率半径TR1的0.6~0.95倍的范围,在所述胎肩部沿着轮胎周向间隔地设置了多条刀槽花纹,所述刀槽花纹从所述胎面踏面的接地端向轮胎赤道面侧延伸并且在该胎肩部内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24 JP 2010-1440291.一种载重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正规内压状态下的包括轮胎轴心的轮胎子午线截面中,胎面部的胎面踏面包括胎冠部,其由在轮胎赤道面上具有中心的曲率半径TRl的第一圆弧构成;胎肩部,其由与所述胎冠部在交点P交叉的曲率半径TR2的第二圆弧构成,并且所述第二圆弧在所述交点P处的切线,相对于轮胎轴向线形成7°以下的角度,所述曲率半径TR2是所述曲率半径TRl的0. 6 0. 95倍的范围,在所述胎肩部沿着轮胎周向间隔地设置了多条刀槽花纹,所述刀槽花纹从所述胎面踏面的接地端向轮胎赤道面侧延伸并且在该胎肩部内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一方的胎肩部的刀槽花纹的形成数N,是胎面踏面在轮胎赤道面上的轮胎一周长度LL(单位mm)的15% 22%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重用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点P距离轮胎赤道面的轮胎轴向距离Lp,是从轮胎赤道面到接地端的距离Tw的 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平笃,野口铃可,棚田健一郎,田村正广,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