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液压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867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液压测试机,它包括油箱、液压泵、与泵轴连接的电动机、用于控制液压油压力和流量的比例阀、阀板、安装在阀板上用于控制液压通道流通或截止的多个电磁阀、冷却液压油的冷却器、用于控制比例阀和电动机以及电磁阀动作的主控制器和电控箱,所述油箱经管道与液压泵连通、所述液压泵经管道与比例阀连通、所述比例阀经管道与阀板连通、所述阀板经管道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连通、所述阀板还经管道与冷却器连通、所述冷却器经管道与油箱连通形成液压检测和冷却回路,所述电动机、比例阀和多个电磁阀通过电控箱与主控制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液压系统和顶出系统检测的
,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测试模具液压系统和顶出系统的模具液压测试机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生产厂家对模具,特别是注塑模具一般只能通过在注塑机上试模进行检验,而在注塑机上进行试模检验存在一系列缺点1、模具进行上机试模时,如模具存在以下问题顶出机构有不良现象存在,如在模具组装时有杂质未清理干净,导致顶出有问题,无法继续试模;模具油缸内橡胶圈质量不过关,导致模具油缸出现漏油现象;模具顶块有松动或存在危险等问题时,则需要下机卸模, 重新对模具进行调整、处理,由此返工带来的麻烦和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特别体现在大模具上,例如生产保险杠、仪表板、门板、副仪表板等模具,如等到该类型的大模具在上注塑机试模后再查到问题然后再卸模进行调整、处理,这个麻烦和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2、模具上机试模后,一般经过几次打样及客户验收后便得以出运,而对于模具潜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等客户购买模具回去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使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发现,由此经常需模具生产厂家派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同时也给客户带来生产时间的延误、造成经济损失,还给客户造成不良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模具组装时和在模具组装完成后、上注塑机试模前对模具进行检验,减少因返工而下机卸模带来的麻烦和损失,以及在客户验收完成后、准备出运前对模具潜在存在问题进行检验,减少检修次数,避免延误客户的生产时间和减少经济的模具液压测试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液压测试机,它包括油箱、液压泵、与泵轴连接的电动机、用于控制液压油压力和流量的比例阀、阀板、安装在阀板上用于控制液压通道流通或截止的多个电磁阀、冷却液压油的冷却器、用于控制比例阀和电动机以及电磁阀动作的主控制器和电控箱,所述油箱经管道与液压泵连通、所述液压泵经管道与比例阀连通、所述比例阀经管道与阀板连通、所述阀板经管道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连通、所述阀板还经管道与冷却器连通、所述冷却器经管道与油箱连通形成液压检测和冷却回路,所述电动机、比例阀和多个电磁阀通过电控箱与主控制器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油箱经管道与液压泵连通、所述液压泵经管道与比例阀连通、所述比例阀经管道与阀板连通、所述阀板经管道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连通、所述阀板还经管道与冷却器连通、所述冷却器经管道与油箱连通形成液压检测和冷却回路,且电动机与液压泵的泵轴连接,阀板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控制液压通道流通或截止的电磁阀,这样测试时,测试人员可以先在主控制器上设置,油压、流量、时间等测试参数,然后开启电动机,液压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输出,输出的液压油经比例阀进行压力和流量的调节后使输出数据符合设定的测试参数,随后输出的液压油被输送至阀板内并形成油压,此时安装在阀板上的多个电磁阀则控制相应液压通道的流通和截止,并使阀板与相应被检侧模具的油缸之间的液压通道流通,从而使被检测模具的油缸在油压的作用下开始工作,最终实现对被检测模具的检验,主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每个电磁阀的通断的时间及时间间隔而使其满足设定的测试时间参数,并可以通过测试程序做到自动连续的控制,从而可以进行多次检验。经检验后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流出的液压油经阀板回流至冷却器中进行冷却,最终回流至油箱内,由此油箱内的液压油实现循环利用,整个液压油的流通回路形成了液压检测兼冷却回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模具液压测试机可以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测试参数,并且可以多次自动测试,保证测试的准确度,省去了在注塑机上进行模具测试的麻烦,并且可以通过多个电磁阀接多组模具,并通过主控制器内设定测试参数做到同时测试多组模具,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采用本专利技术模具液压测试机可以实现以下检验1、模具在组装时,即组装完成模具的油缸和顶出机构后,利用模具液压测试机可试运行模具的顶出机构是否有不良现象、油缸是否有漏油现象、顶块是否有松动或存在危险,以此解决模具在全部组装完成后因返工带来的麻烦和造成的损失,特别是体现在大模具上,例如保险杠、仪表板、门板、副仪表板模具等。2、模具组装完成后、上注塑机试模前,利用模具液压测试机可先对被检查模具做模拟顶出30-50次,以避免模具在上注塑机后出现顶出不畅,甚至顶不出来的现象,尤其避免了一些大模具在上注塑机试模后再查到问题然后卸模具进行调整、处理所造成的麻烦和损失。3、在客户验收完成后、准备出运前,利用模具液压测试机可对被检查模具做3000 次以上的模拟顶出动作,以验证模具的机构是否符合模具出运要求,避免了模具潜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在客户购买模具回去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使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发现的现象发生,减少了后续的检修次数,避免延误客户的生产时间而造成经济损失。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阀为6个,6个电磁阀为一优选值,既能满足大部分模具的检验,又不至于设置过多的电磁阀而造成浪费。作为改进,所述阀板上还安装有便于阀板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连通的中子,所述中子的设置便于阀板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的连通。作为改进,所述比例阀与阀板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用于显示液压油压力的压力表。 采用压力表便于测试油路中的压力,通过压力表显示。作为改进,模具液压测试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油箱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通过电控箱与主控制器连接。采用温度传感器用来测试油箱中的油温,当油温过高时,主控制器会通过报警器报警,防止油温过高会烧坏油箱中的密封圈等不耐高温的零件,从而保护设备,延长设备的寿命。所述模具液压测试机还包括一用于容置及安装油箱、液压泵、电动机、阀板的机箱,该机箱内设有将机箱分隔成上层和下层的分隔梁。所述阀板位于机箱的上层且靠近机箱的后面板设置,所述液压泵、电动机、冷却器则位于机箱的下层。而所述油箱呈倒L形,水平部分位于机箱的上层,竖直部分位于机箱的下层。所述机箱可以容置模具液压测试机的零部件,便于模具液压测试机整体的搬运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模具液压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模具液压测试机去掉前面板、顶面板、右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液压测试机的液压系统的液压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液压测试机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原理图。如图所示1、油箱,2、泵,3、马达,4、冷却器,5、阀板,6、电磁阀,7、比例阀,8、报警器,9、中子,10、机箱,11、分隔梁,12、压力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模具液压测试机的液压系统,它包括装有液压油的油箱1、液压泵2、与泵轴连接的电动机3、用于控制液压油压力和流量的比例阀7、阀板5、 安装在阀板5上用于控制液压通道流通或截止的6个电磁阀6、冷却液压油的冷却器4、用于控制比例阀、电动机及电磁阀动作的主控制器和电控箱,所述油箱1经管道与液压泵2连通、所述液压泵2经管道与比例阀7连通、所述比例阀7经管道与阀板5连通、所述阀板5 经管道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连通、所述阀板5还经管道与冷却器4连通、所述冷却器4经管道与油箱1连通形成液压检测和冷却回路。所述电动机、比例阀和多个电磁阀通过电控箱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阀板5为液压行业常用部件,常用于由单支路形成多支路且每条单支路均需电磁阀控制液压通道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液压测试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油箱(1)、液压泵(2)、与泵轴连接的电动机(3)、用于控制液压油压力和流量的比例阀(7)、阀板(5)、安装在阀板(5)上用于控制液压通道流通或截止的多个电磁阀(6)、冷却液压油的冷却器(4)、用于控制比例阀(7)和电动机(3)以及电磁阀(6)动作的主控制器和电控箱,所述油箱(1)经管道与液压泵(2)连通、所述液压泵(2)经管道与比例阀(7)连通、所述比例阀(7)经管道与阀板(5)连通、所述阀板(5)经管道与被检测模具的油缸连通、所述阀板(5)还经管道与冷却器(4)连通、所述冷却器(4)经管道与油箱(1)连通形成液压检测和冷却回路,所述电动机(1)、比例阀(7)和多个电磁阀(6)通过电控箱与主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南方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