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169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1
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粗胚,对粗胚进行开粗加工得到精胚,且精胚留有工艺环;S2.取基板、定位板和若干平夹台,将平夹台布置于基板上,将定位板被叠放至基板上,并通过定位通槽实现对平夹台的定位;S3.将工艺环分别套设至导柱,随后将紧定螺套螺接至导柱,使得工艺环被锁定在紧定螺套和定位板之间,此时对精胚的上端面进行精加工得到半成品;S4.拆下紧定螺套,半成品在定位板的带动下与平夹台分离,随后用斜夹台替换平夹台,然后再对半成品的上端面的内凹区域进行精加工,并将工艺环去除,最终得到成品。上述方案实现了对待加工件的复杂结构的高质量加工,且操作快捷方便。且操作快捷方便。且操作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加工由于生产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在汽车内饰件加工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模具也向着复杂化、定制化不断发展。
[0003]关于工装模具,其往往具有一个形状复杂的成型面。当需要加工一些特殊形状的汽车内饰件时,就需要在工装模具的成型面加工若干个呈倾斜状的内凹结构。目前的普通立式数控机床在加工时,由于铣刀是直上直下的,难以加工这些呈倾斜状的内凹结构,且容易对工装模具的薄弱位置造成损伤。而如果采用CNC或EDM进行加工,一方面操作困难且程序繁琐,另一方面设备成本高昂,性价比往往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倾斜状的内凹结构的工装模具加工困难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取粗胚,对粗胚进行至少两次开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粗胚,对粗胚进行至少两次开粗加工,每次开粗加工后均将粗坯置于炉内进行退火处理,再进行下一次的开粗加工,随后得到精胚,且精胚的外缘留有至少三个工艺环;S2.取基板(1)、定位板(2)和至少两个平夹台(3),基板(1)为固定状态,基板(1)的外缘设有至少三个向上设置的导柱(11),导柱(1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将平夹台(3)布置于基板(1)的上端面,且保证平夹台(3)的上端面呈水平状态,定位板(2)的外缘设有逐个对应至导柱(11)的导孔(22),定位板(2)设有供平夹台(3)穿过的定位通槽(21),通过将导柱(11)穿过导孔(22)使得定位板(2)被叠放至基板(1)上,并通过定位通槽(21)实现对平夹台(3)在水平方向的定位;S3.将精胚的工艺环分别套设至导柱(11),直至精胚的下表面与平夹台(3)抵接固定,随后将紧定螺套(5)螺接至导柱(11)的上端,使得工艺环被锁定在紧定螺套(5)和定位板(2)之间,此时对精胚的上端面进行精加工,得到半成品;S4.拆下紧定螺套(5),向上提起定位板(2),半成品在定位板(2)的带动下与平夹台(3)分离,随后用上端面呈倾斜状态的斜夹台(4)替换平夹台(3),然后再次将导柱(11)穿过导孔(22)使得定位板(2)被叠放至基板(1)上,定位通槽(21)实现对斜夹台(4)在水平方向的定位,同时半成品由于被斜夹台(4)所支撑而与定位板(2)分离,进而半成品在斜夹台(4)的支撑下变为倾斜状态,使得半成品需要加工的内凹区域变为竖直状态,随后再对半成品的上端面的内凹区域进行精加工,并将工艺环去除,最终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工装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首次开粗的加工余量至少为5mm,末次开粗的加工余量至少为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金祝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南方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