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及使用了该组装用配件的散热器装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738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及使用了该组装用配件的散热器装配体,该组装用配件能够不需要用于固定弹簧的止动件、支架等独立构件地以简便的构造使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相互固定。该组装用配件由一根线材形成,其包括:至少两个螺旋部(5、6),其形成在该线材的中途,用于产生对发热构件(8)和散热构件(7)施加推压压力的扭矩;第1固定部(2),其形成在线材的螺旋部(5、6)之间,用于固定散热构件(7)或发热构件(8);第2固定部(3、4),其分别形成在线材的两端,用于固定发热构件(8)或散热构件(7),利用螺旋部(5、6)的转矩以规定的推压压力使发热构件(8)和散热构件(7)相互接触并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用配件,该组装用配件在使用散热器这样的散热构件来冷却引脚型封装IC这样的电子设备的高发热构件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以规定的推压压力使这些高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相互接触并固定。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散热器这样的散热构件来冷却电子设备的高发热构件。这些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固定通常通过将螺钉以规定的扭矩紧固来进行。另外,还已知有如下结构, 即,使用板簧、细丝弹簧和止动件来固定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或者同时使用扭簧和支架(bracket)施加弹簧压力从而将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固定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183679号公报(图5、图9)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2001-515272号公报(图1)在使用螺钉固定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对螺钉施加适当的紧固扭矩,取得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推压压力。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对紧固扭矩进行管理,而且,螺钉的周边部和其之外的部分的推压压力产生差异。此外,在装配后难以确认紧固扭矩。另一方面,在使用板簧、细丝弹簧的方式的情况下,难以调整弹簧的推压压力。而且,在包括使用扭簧的固定方式的任何一种弹簧方式中,以往同时使用作为独立构件的止动件、支架,利用这些止动件、支架来形成弹簧的固定部位,使得构件件数增加且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不需要用于固定弹簧的止动件、支架等独立构件,能够以简便的构造使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相互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是由一根线材形成的固定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包括至少两个螺旋部,该至少两个螺旋部形成在线材的中途, 产生对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施加推压压力的转矩;第1固定部,该第1固定部形成在线材的螺旋部之间,固定散热构件或发热构件;第2固定部,该第2固定部分别形成在线材的两端, 固定发热构件或散热构件,利用螺旋部的转矩以规定的推压压力使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相互接触并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中,通常将被称作扭簧的螺旋部的转矩作为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推压压力并施加,因此,能够通过改变螺旋部的卷径、匝数、螺旋角各要素来得到规定的推压压力,与板簧、通常的细丝弹簧相比能够取得较大的可动区域。因此,能够使弹簧的推压压力的调整变容易,推压压力稳定。另外,由于在由一根线材形成的构造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部,该至少两个螺旋部产生转矩;第1固定部,该第1固定部形成在线材的螺旋部之间,固定散热构件或发热构件;第2固定部(两处),该第2固定部分别形成在线材的两端,固定发热构件或散热构件, 利用螺旋部的转矩以规定的推压压力使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相互接触并在至少3个部位固定,因此,能够仅使用一个构件可靠地固定作为对象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并且能够将施加由转矩产生的推压压力的部分设定在适于散热和固定的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对发热构件的发热进行散热,还能够降低发热构件的热量所造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过程中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前的状态(未产生转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过程中的状态(打开了弹簧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的安装后的状态(弹簧关闭,产生了规定的转矩的状态)以及散热器装配体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中,如图1所示,作为组装用配件的扭簧构件IA由一根线材形成。即,扭簧构件IA在线材的中途具有产生转矩的两个螺旋部5、6,在上述螺旋部5、6之间形成有第1固定部2,该第1固定部2与作为散热构件的散热器7的形状相匹配地成型修整为U字状。因此,通过扭转螺旋部5、6,能够通过第1固定部2固定散热器7并对其施加推压压力。另外,在扭簧构件IA的线材两端,以能够固定作为发热构件的引脚型封装IC8并对其施加推压压力的方式,形成有与引脚型封装IC8的形状相匹配地进行了成型修整的第 2固定部3、4。为了在装配之后能够在引脚型封装IC8和散热器7之间产生规定的推压压力,将第1固定部2和第2固定部3、4的相对位置设定在如下位置,即,以在以螺旋部5、6 为轴的圆的切线方向上产生必要的转矩的方式,预先对螺旋部5、6赋予规定的螺旋角的位置。接着,根据图1至图3说明散热器装配体的组装步骤。首先,在将扭簧构件IA的用于安装引脚型封装IC8的第2固定部3、4固定的状态下,沿螺旋部5、6的旋转方向(扭转方向)对用于安装散热器7的第1固定部2施力,使其向上方移动。由此,如图2所示,能够改变第2固定部3、4和第1固定部2的相对位置关系。 此时,由于在螺旋部5、6的旋转方向上产生转矩,因此,为了维持图2中的状态,保持对第1 固定部2施力的状态或者将其固定的状态。接着,在打开该弹簧的状态(图2中的状态)下,将作为散热构件的散热器7安装到第1固定部2上。另一方面,将作为发热构件的引脚型封装IC8安装到第2固定部3、4 上。此时,第2固定部3、4的前端与引脚型封装IC8的形成在主体上的缺口 8a、8b的位置相重叠。接着,减缓施加于第1固定部2的力,或者解除固定状态,使第1固定部2和安装在其上的散热器7通过螺旋部5、6的转矩而沿螺旋部5、6的旋转方向移动。由此,扭簧构件IA成为图3中的状态,引脚型封装IC8的发热面以与散热器7相接触的状态与散热器7 组合(重叠)并固定。在图3的状态中,相对于图1中的安装前的状态(没有产生转矩的状态),扭簧构件IA的第1固定部2位于沿着螺旋部5、6的扭转方向移动了的位置,因此,在螺旋部5、6上产生扭簧构件IA想要恢复到安装前的状态的力、即反旋转方向的转矩。由此,在第1固定部2上,在以螺旋部5、6为旋转轴的圆的切线方向上并且向着图3中的下方施加力,并且, 在第2固定部3、4上,在以螺旋部5、6为旋转轴的圆的切线方向上并且向着图3中的上方施加力。由此,在图3中,能够持续地对安装在第1固定部2上的散热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的组装用配件,该组装用配件由一根线材形成,对发热构件和散热构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个螺旋部,上述至少两个螺旋部形成在上述线材的中途,产生对上述发热构件和上述散热构件施加推压压力的转矩;第1固定部,上述第1固定部形成在上述线材的上述螺旋部之间,对上述散热构件或上述发热构件进行固定;第2固定部,上述第2固定部分别形成在上述线材的两端,对上述发热构件或上述散热构件进行固定,通过上述螺旋部的转矩,以规定的推压压力使上述发热构件和上述散热构件相互接触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朝山真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