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654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配件生产过程中的吊装工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该抓具带有用于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螺栓相配的定位孔,还设有用于利用平衡器、平衡器滑车将锁紧固定在一起的汽车轮毂制动器与汽车轮毂制动器一并吊离到位的吊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轻松将汽车轮毂制动器锁紧于其上并可进一步配合辅助起吊工具吊装挪移至目标位置,该抓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降低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安全、轻松生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作汽车轮毂制动器的抓取工具,用于将汽车轮毂制动器锁紧于其上,进一步地进行吊装挪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配件生产过程中的吊装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总装生产线上的轮毂制动器安装工位,由于没有专门的吊具而且轮毂制动器比较沉重,完全依靠人工挪移搬动,因此存在装配工作效率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且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该抓具带有用于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螺栓相配的定位孔,还设有用于利用平衡器、平衡器滑车将锁紧固定在一起的汽车轮毂制动器与汽车轮毂制动器一并吊离到位的吊孔,本技术可轻松将汽车轮毂制动器起吊并挪移至目标位置,该抓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降低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安全、轻松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包括具有厚度的板形抓具主体,抓具主体的上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通透的用于起吊的吊孔;其下部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相配,定位通孔与抓具主体底端的距离小于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与制动盘的距离;所述螺栓的一端自抓具主体的一侧端面插入定位通孔,其另一端于抓具主体的另一端面、定位通孔外侧处经紧固件与抓具主体锁紧。以上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将汽车轮毂制动器上的自带螺栓插入定位通孔再进行紧固,以使汽车轮毂制动器与抓具主体锁紧,然后利用辅助工具通过吊孔起吊就位。该抓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降低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安全、轻松生产。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所述抓具本体的主体为三角形结构,抓具本体的底部带有向三角形中心处上陷的半圆拱面,该半圆拱面的直径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紧固件包括导向套与旋轴,其中导向套于抓具本体的一侧端面上垂直于该端面固定,导向套内设有与导向套同轴线的阶梯通孔,该轴线与抓具本体中心处定孔的轴线延长线相重合;所述阶梯通孔近抓具本体一端径大,相应地远抓具本体一端径小,分别为大径段孔、小径段孔;旋轴为以导向套为安装座的阶梯轴状,内套于导向套内,该阶梯轴的近抓具主体段处径大、远抓具主体段径小,其两端分别与阶梯通孔的大径段孔、小径段孔的孔径相匹配,旋轴的总体长度大于阶梯通孔的深度即导向套的长度,小径段自阶梯通孔内处伸出于导向套,旋轴的伸出部分外壁上配有锁紧螺母;所述旋轴的近抓具主体一端设有与抓具主体处定位孔轴线延长线相重合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轴上相应于导向套侧壁与锁紧螺母间套有旋钮,旋轴的伸出部分的轴壁上设有与旋钮、锁紧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以上将抓具本体与紧固装置的结构具体化,在进行抓取作业时,把汽车轮毂制动器的任意螺栓插入定位通孔中,使旋轴一端的螺纹孔与插入定位孔的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中的一条配合,锁紧轮毂制动器。然后,借助其它辅助吊装工具利用吊孔即可轻松汽车吊取轮毂制动器。以上结构使汽车轮毂制动器与抓具主体间的锁紧能够轻松实现,操作更为简便、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安全、轻松生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化,定位通孔有至少两个,设于抓具本体上且环半圆拱面均布,用于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定位的定位孔,定位孔分别设于抓具本体中心处、汽车轮毂制动器底部且相应于半圆拱面的下部外侧处,所述定位孔间、定位孔与半圆拱面间的位置关系,与汽车轮毂制动器上的任意相邻的与定位孔数量相同数量的轮毂制动器螺栓间、所述数量的轮毂制动器螺栓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制动盘间的位置相对应。定位通孔的上述布置方式及其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自带螺栓间的配合关系,实现二者间的多点配合,保证相互间锁紧更牢靠,以保证起吊时的平衡,使吊移更平稳地进行。 螺栓的大小和分布视具体的轮毂制动器而定。本技术还有一种优化,即所述抓具还另外配有平衡器、平衡器滑车。平衡器、平衡器滑车为常规结构,用于与抓具配套吊取汽车轮毂制动器。如平衡器可以选用弹簧平衡器,其助卷簧能够积蓄能量,使所悬挂的工件与抓具处于无重状态,可以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限定,所述导向套与抓具本体间经紧固螺栓固定联接于一体。这种联接方式,可使二者间的联接牢固稳定,活动联接方式还能保证拆卸方便。作为本技术的另外一种限定,所述旋钮为六角短柱结构。六角短柱形旋钮即高度较小的六角柱状结构,可方便对其进行旋扭,省力有效。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可轻松将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取并进一步地依靠辅助工具挪移至目标位置, 该抓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降低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安全、轻松生产。本技术用作汽车轮毂制动器的抓取工具,用于将汽车轮毂制动器锁紧于其上,进一步地进行吊装挪移。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中1.旋钮、2.旋轴、3.锁紧螺母、4.导向套、5.抓具本体、61.第一定位孔、 62.第二定位孔、63.第三定位孔、7.吊孔、8.紧固螺栓、9.半圆拱面、10.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与图2所示为一种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包括抓具本体5、导向套4、旋轴2。 其中抓具本体5的主体为刚性金属制,具有厚度的三角形结构,边角处圆角过渡。其厚度即三个定位孔61 6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的长度与紧固件的高度之和。三角形抓具本体5的顶部设有吊孔7,底部带有向三角形中心处上陷的半圆拱面9, 该半圆拱面9的直径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外形相匹配;抓具本体5上、环半圆拱面9均布有三个定位孔,即第一定位孔61、第二定位孔62、第三定位孔63,用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自带螺栓定位。第二定位孔62、第一定位孔61、第三定位孔63分别设于抓具本体5中心处、汽车轮毂制动器底部且相应于半圆拱面9的下部左侧、右侧处,它们的位置关系与汽车轮毂制动器上的任意相邻三螺栓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应;它们与半圆拱面9间的位置关系、距离,与汽车轮毂制动器上的任意相邻三螺栓与汽车轮毂制动器的制动盘间的位置、距离相对应, 或距离稍小(这种情况下,拱面的直径略大于汽车轮毂制动盘的外轮廓直径)。导向套4于抓具本体5的一侧端面上垂直于该端面经紧固螺栓8固定联接。导向套4内设有与导向套4同轴线的阶梯通孔,该轴线与抓具本体5中心处定孔的轴线延长线相重合;阶梯通孔近抓具本体5 —端径大,相应地远抓具本体5 —端径小,分别为大径段孔、 小径段孔。旋轴2为以导向套4为安装座的三段式阶梯轴,内套于导向套4内,该阶梯轴的自近抓具主体5处向远抓具主体5方向轴径变小,分为大径段轴、中径段轴、小径段轴三部分, 其中大径段轴、中径段轴分别与阶梯通孔的大径段孔、小径段孔的孔径相匹配,且大径段轴的长度小于大径段孔的深度,大径段轴与中径段轴的总体长度大于阶梯通孔的深度即导向套4的长度;该旋轴2的近抓具主体5 —端设有与抓具主体5处第二定位孔62轴线延长线相重合的螺纹孔10,该旋轴2的小径段轴外壁设有外螺纹并套有与外螺纹相配的旋钮1,旋钮1为高度较小的六角柱结构,旋钮1外侧设有套于小径段轴的锁紧螺母3。本实施例还另外配有平衡器、平衡器滑车,与汽车轮毂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制动器抓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厚度的板形抓具主体,抓具主体的上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通透的用于起吊的吊孔;其下部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相配,定位通孔与抓具主体底端的距离小于汽车轮毂制动器螺栓与制动盘的距离;所述螺栓的一端自抓具主体的一侧端面插入定位通孔,其另一端于抓具主体的另一端面、定位通孔外侧处经紧固件与抓具主体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凤振张海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