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4633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采用两个分型面结构,在型腔和芯子上均设有外鼓,在开模时主分型面先打开,确保产品留在动模型腔内,然后再次打开次分型面,由于型腔上的外鼓斜度小于芯子上的外鼓斜度,因此当推板离开固定板10mm之后,芯子与产品之间的空腔大于型腔所设的外鼓量,顶针就可轻松把芯子已退开的产品从型腔内顶出,脱模后的产品因预先有做外鼓,其成型后外观平直,省掉整形的工作量且质量稳定,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成型
,特别是一种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由于塑料材料具有成型产品快、原材料价格低等优点,塑料 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如各种电容器壳等,这些都需要塑料模具的成型设 备。有些结构比较特殊的产品,如一些带耳产品,其分型面也不同于普通产品的分型 面,这种产品其分型面只能设在产品外底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产品的脱模方式为为保证 脱模的顺利进行,型腔的拨模斜度必须上大小下,且产品开口部不能有外鼓(外鼓主要作 用是用以抵消产品收缩时产生的内凹),否则会产生倒锥现象,顶针脱模时会把产品底部顶 穿,形成产品报废。而不能做外鼓的模具成型出来的产品在脱模后会产生严重的内凹,为 了保证让这种内凹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在产品脱模后还要花人工用整形治具对产品进行整 形,这样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而且还存在着很多不良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带耳产品脱模装置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弹簧式快速 脱模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包 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上设有型腔、芯子、强力弹簧、固定板以及顶针,在型腔板与固定板之间 设置一推板,在定模内安装有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弹力大于强力弹簧的弹力,在氮气弹簧 弹力的作用下,在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一个主分型面,在型腔板与推板之间形成一个次分 型面,在型腔和芯子上均设有外鼓,型腔上的外鼓的斜度小于芯子上的外鼓斜度,型腔上的 外鼓的斜度为0.84°,芯子上的外鼓斜度为2. 82°,在固定板与推板之间的距离为10mm 后,芯子与产品之间的空腔大于型腔所设的外鼓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采用两个 分型面结构,在开模时主分型面先打开,确保产品留在动模型腔内,然后再次打开次分型 面,由于型腔上的外鼓斜度小于芯子上的外鼓斜度,因此当推板离开固定板10mm之后,芯 子与产品之间的空腔大于型腔所设的外鼓量,顶针就可轻松把芯子已退开的产品从型腔内 顶出,脱模后的产品因预先有做外鼓,其成型后外观平直,省掉整形的工作量且质量稳定, 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动模10、定模20和推板30。动模 10上设有型腔11、芯子12、强力弹簧13、固定板14以及顶针15。推板30设置在型腔11板 与固定板14之间。在定模20内安装有两支氮气弹簧21,氮气弹簧21的弹力大于强力弹 簧13的弹力,在开模时,由于氮气弹簧21的弹力大于强力弹簧13的弹力,因此在氮气弹簧 21弹力的作用下,然后在强力弹簧13作用下,在型腔11与推板14之间形成一个次分型面 2。在型腔11和芯子12上均设有外鼓,外鼓主要作用是用以抵消产品在脱模后收缩时产生 的内凹,型腔11上的外鼓的斜度一般为0.84°,芯子12上的外鼓斜度一般为2. 82°,型腔 11上的外鼓斜度小于芯子12上的外鼓斜度。如图1所示,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开模过程中,由于氮气弹簧21的弹力大于强力弹 簧13的弹力,因此在氮气弹簧21弹力的作用下,在动模10与定模20之间先形成一个主分 型面1,此时产品0与型腔11以及推板30均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定模20脱离型腔11,在定 模20脱离型腔11后,由于强力弹簧13的弹力作用,在型腔11与推板14之间形成一个次分 型面2,型腔11与产品一起脱离芯子12 —段距离,当型腔11与推板14之间的距离为10mm 后,也就是型腔11与产品一起脱离芯子12的距离为10mm后,由于型腔11上的外鼓斜度小 于芯子12上的外鼓斜度,因此在芯子12与产品之间的空隙将大于型腔11上所设有的外鼓 的空间量,在此时用顶针就可轻松把产品0从型腔11内顶出,而不会发生倒锥现象,由于脱 模后的产品因预先有做外鼓,其脱模后不会产生内凹现象,其成型后外观平直,省掉整形的 工作量且质量稳定,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已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 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 或修改。权利要求一种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上设有型腔、芯子、强力弹簧、固定板以及顶针,其特征在于,在型腔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一推板,在定模内安装有氮气弹簧,所述的氮气弹簧的弹力大于强力弹簧的弹力,在氮气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的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一个主分型面,在型腔板与推板之间形成一个次分型面,在型腔和芯子上均设有外鼓,所述的型腔上的外鼓的斜度小于芯子上的外鼓斜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上的外鼓的 斜度为0.84°,芯子上的外鼓斜度为2. 8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板与推 板之间的距离为10mm后,芯子与产品之间的空腔大于型腔所设的外鼓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模具成型
,特别是一种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采用两个分型面结构,在型腔和芯子上均设有外鼓,在开模时主分型面先打开,确保产品留在动模型腔内,然后再次打开次分型面,由于型腔上的外鼓斜度小于芯子上的外鼓斜度,因此当推板离开固定板10mm之后,芯子与产品之间的空腔大于型腔所设的外鼓量,顶针就可轻松把芯子已退开的产品从型腔内顶出,脱模后的产品因预先有做外鼓,其成型后外观平直,省掉整形的工作量且质量稳定,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9C33/50GK201579910SQ201020061439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何跃华, 张全生, 肖立强, 陈建忠 申请人: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式快速脱模装置,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上设有型腔、芯子、强力弹簧、固定板以及顶针,其特征在于,在型腔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一推板,在定模内安装有氮气弹簧,所述的氮气弹簧的弹力大于强力弹簧的弹力,在氮气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在所述的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一个主分型面,在型腔板与推板之间形成一个次分型面,在型腔和芯子上均设有外鼓,所述的型腔上的外鼓的斜度小于芯子上的外鼓斜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强陈建忠张全生何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