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滑行车结构,其设有车架、立杆、左、右把手、前轮、左、右载体杆和左、右后轮组,其中,该立杆是呈自由转动状枢设于车架,其上、下端分别装设有左、右把手和前轮;该左、右载体杆枢设在车架;该左、右后轮组分别装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其中,该车架设有左、右控制体以及左、右固定组件,各控制体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弹性体,由各固定组件将该控制体设于该车架与该左、右载体杆;使用者双脚站立于左、右载体杆上后,可利用摇动把手或是利用扭动身体、臀部或双脚交互施力等方式驱动车体滑行,以达到具有趣味性且多重操作的运动型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行车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单,并可达到具有趣味性及多重操作型态,且方便收纳的滑行车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呈三角形配置并令把手可左右摇摆驱移车体的滑行车设计,如美国专利 US6, 499,751BUUS6, 517,093B2、US6, 554,302BUUS6, 827,358B2、US6, 976,687B2 等,其等结构大抵如图1、图2所示,主要设有一前管10,在前管10枢设有自由转动的立管11,在立管11上端设有把手12,在立管11下端透过前叉111装设有一前驱动轮13,在前管10下端往前枢设有一枢耳101,藉螺栓102、衬设组件103将左、右载体杆20的延伸区段201的锁接端202活枢,在枢耳101往后对应的前管10位置设有第一穿轴104,供一转动块14活枢, 在转动块14两端分别设有一横向的第二穿轴141,供一缓冲弹性体15穿置,及供螺栓142、 衬设组件143将缓冲弹性体15锁设定位,而该左、右缓冲体15且是以横置状容纳在左、右载体杆20的前端轴套203内;藉以,该前管10将可以着地的前驱动轮13为支点,并以第一穿轴14为转点行左、右摆动,而该受左、右摆动压力的左、右载体杆20的锁接端202、延伸区段201和轴套203,将可分别藉缓冲弹性体15以具有缓冲和复归作用。另,在左、右载体杆20后端分别设有一载重轮21,及在载重轮21位置配置有一载体22。藉以,使用者站立于载体22并将双手握持把手12后,乃可以左、右摇摆把手12的方式致前驱动轮13左、右摇摆,并在偏摆中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整体滑行车达到向前滑行的运动健身目的。不可否认,上述滑行车的设置,确实可提供使用者不错的运动健身效果;然而,在实施上却仍有如下美中不足之处。1、当把手12左、右摇摆致左、右载体杆20的延伸区段201、锁接端202 —并受力偏摆时,由于只是藉由容纳在轴套203内的缓冲弹性体15提供缓冲力,故在操作车体滑行运动的状态下,该单纯只对轴套203提供弹性力的实施方式,必然易发生缓冲和复归力较差或不足情形,从而使得滑行车的操作会发生较僵硬、不自然和不顺畅的现象。2、由于整体车体的前进滑行时,只能透过左右摇摆把手12致前驱动轮13偏摆达成,两载体杆20后端的载重轮21并无法被双脚做交互施力驱移车体动作,故在操作上明显较费力单调甚而发生不顺畅和僵硬感。3、由于两后载重轮21无法被双脚实施交互施力动作,致车体滑行转弯时较易发生一轮离地腾空的危险性。故市面上亦出现第二种滑行车,如图3及图4所示,其同样设有一前管10以及左、 右载体杆20,在前管10枢设有自由转动的立管11,在立管11上端设有把手12,在立管11 下端透过前叉111装设有一前驱动轮13 ;—控制体50位于车架40内,该控制体50设有一容纳体501,该容纳体501内设有弹性复归组件502,该容纳体501和弹性复归组件502呈不转动状被驱动杆503穿置连接于该车架40在容纳体501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耳504 ;其中,该左、右载体杆20后端分别设有一可自由摆动、自动复归的后驱动轮21’,及在后驱动3轮21’位置配置有一载体22,该载体22前端设有轴套203,该轴套203内容纳有缓冲弹性体15,可分别被枢栓M锁设在控制体50两侧的对应定位耳504,在邻近轴套203位置另设有枢栓25活枢于车架40,枢栓M不锁设于控制体50的定位耳504时,车架40与左、右载体杆20可以枢栓25为转点互行相对摆动动作。上述第二种滑行车虽同样可让使用者站立于载体22并将双手握持把手12后,可以左、右摇摆把手12的方式致前驱动轮13左、右摇摆,并在偏摆中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或扭动身体、臀部或双脚交互施力于左、右载体22,而使该后驱动轮21’摆动,达到向前滑行的运动健身目的;然而,该种习用滑行车中控制体50的结构组成较为繁杂,不仅制造成本较高,且组装亦较费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滑行车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单,并可达到具有趣味性及多重操作型态,且方便收纳的滑行车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行车结构,至少包含有一车架,该车架设有左、右第一穿孔;一立杆,呈自由转动状枢设于该车架前端;左、右把手,装设于该立杆上端;一前轮,装设于该立杆下端;左、右载体杆,枢设在车架,该左、右载体杆并分别设有第二穿孔;左、右后轮组,分别装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左、右控制体,分别设于该车架与该左、右载体杆,该左、右控制体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弹性体,各弹性体设有相对应的贯孔,该第三弹性体的贯孔内并设有内径小于该贯孔的挡件;以及左、右固定组件,将该左、右控制体分别定位于该前轮与该左、右载体杆枢设处之间,该左、右固定组件分别设有第一、 第二、第三固定件以及弹性组件,由各固定件相互固定使该第一、第二弹性体得以定位于该第一穿孔,而该第三弹性体则定位于该第二穿孔内,该弹性组件则套于该第三固定件外,提供该第三固定件常态朝外移动的作用力。其中,各第一固定件设有一螺孔,各第二固定件一端亦设有螺孔以及另端设有螺杆,而各第三固定件设有杆体以及该杆体末端设有螺纹部,各第二固定件的螺杆锁固于第一固定件的螺孔中,且各第三固定件则藉由该螺纹部锁固于第二固定件的螺孔中。其中,各第三弹性体与第二固定件接触面间形成有相对合的斜面,而各第三弹性体另端与第三固定件接触面间同样形成有相对合的斜面。其中,各第二弹性体的贯孔形成多边形,可供第二固定件穿套且不致相对转动。其中,各第三弹性体分别藉由二卡簧定位于第二穿孔中。其中,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体为PU(聚胺脂)材质。其中,该左、右载体杆的第二穿孔后端并设有枢栓,活枢于该车架。其中,该车架内于第一穿孔处设有冲压片。其中,该档件为内螺纹。其中,该前轮进一步藉由一前叉管装设于该立杆下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双脚站立于左、右载体杆上后,可利用摇动把手或是利用扭动身体、臀部或双脚交互施力等方式驱动车体滑行,以达到具有趣味性且多重操作的运动型态。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种现有滑行车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第一种现有滑行车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第二种现有滑行车的结构立体图。图4是第二种现有滑行车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滑行车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中滑行车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中滑行车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中滑行车的结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中滑行车进行收纳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第一弹性体71第二弹性体72第三弹性体73贯孔74挡件75卡簧76左、右固定组件80第一固定件81螺孔811第二固定件82螺孔821螺杆拟2第三固定件83杆体83I螺纹部832弹性组件8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滑行车结构,如图5及图6所示,该滑行车6至少包含有一车架61,该车架61设有左、右第一穿孔611,该车架61内于第一穿孔611处并设有的冲压片612,可增加组装强度;一立杆62,呈自由转动状枢设于该车架61前端;左、右把手63,装设于该立杆 62上端;一前轮64,装设于该立杆62下端,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前轮64可进一步藉由一前叉管69装设于该立杆62下端;左、右载体杆65,该左、右载体杆65并分别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车架,该车架设有左、右第一穿孔;一立杆,呈自由转动状枢设于该车架前端;左、右把手,装设于该立杆上端;一前轮,装设于该立杆下端;左、右载体杆,枢设在车架,该左、右载体杆并分别设有第二穿孔;左、右后轮组,分别装设在左、右载体杆后端;左、右控制体,分别设于该车架与该左、右载体杆,该左、右控制体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弹性体,各弹性体设有相对应的贯孔,该第三弹性体的贯孔内并设有内径小于该贯孔的挡件;以及左、右固定组件,将该左、右控制体分别定位于该前轮与该左、右载体杆枢设处之间,该左、右固定组件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固定件以及弹性组件,由各固定件相互固定使该第一、第二弹性体得以定位于该第一穿孔,而该第三弹性体则定位于该第二穿孔内,该弹性组件则套于该第三固定件外,提供该第三固定件常态朝外移动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信隆车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