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行车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444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行车改良结构,其至少包含有立杆以及左、右载体杆,其立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把手和一前轮;该左、右载体杆的前端枢设于该立杆,后端分别安设有一具后驱动轮的后驱动轮组,且左、右载体杆前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臂,且该延伸臂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相互且以自由转动的上、下对应方式活动枢设于该立杆;其中,该左、右载体杆与延伸臂间设有收折模块,该收折模块设有一枢栓以及调整件,该枢栓枢设于该延伸臂与左、右载体杆之间,该调整件位于该枢栓的一侧,该调整件将左、右载体杆锁固于该延伸臂上,通过该调整件退出该延伸臂,用以将左、右载体杆以该枢栓为轴心朝该立杆的平行方向移动而进行收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行车改良结构,主要应用于运动休闲健身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呈三角形配置并令左、右载体杆以相互往内靠合和往外张开方式驱移车体滑行的滑板健身车设计,其主要将左、右两载体杆前端透过枢管呈可内合、外开状活枢于车架,在车架前端枢设有立杆,在立杆上、下端分别安设有把手和前压轮,在两载体杆分别安设有一载体,及在其后端安设有后驱动轮组;其中,该后驱动轮组透过一后叉和偏压的斜置状转动枢件安设有一后驱动轮。使用时,操作者将踩踏于载体的双脚做同时往外张开,再向内靠合的动作,在两载体杆在持续内合、外开操作中,该两后驱动轮组可随之偏摆并致后驱动轮做S形路径前移,进而达到车体前进及双脚健力运动效果。现有另一种滑板健身车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369776号,主要将左、右载体杆前端以可左、右摆动形态枢设于立杆,并于后端分别枢设有可自动复归摆动的后驱动轮组,以及在左、右载体杆之间枢接有连杆共同构成;这样,使用者可在连杆解锁时,透过双脚对左、右载体杆实施往内靠合和往外张开动作,使左、右后驱动轮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并配合立杆下方的前压轮驱移车体;或可在连杆固接时,透过双脚对左、右载体杆交互施力或配合扭动身体方式,致左、右后驱动轮以S形路径向前滚转并配合前压轮驱移车体滑行,达到多重操作形态和具趣味性的运动健身效果。然而,上述二种现有滑板健身车均具有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携带、收藏且占用较大空间的缺陷。<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行车改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携带、收藏且占用较大空间的不足,实现最大程度的收折且便于携带的技术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滑行车改良结构,其至少包含有立杆以及左、右载体杆,其立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把手和一前轮;该左、右载体杆的前端枢设于该立杆,后端分别安设有一具后驱动轮的后驱动轮组,且左、右载体杆前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臂,且该延伸臂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相互且以自由转动的上、下对应方式活动枢设于该立杆;该左、右载体杆与延伸臂间设有收折模块,该收折模块设有一枢栓以及调整件,该枢栓枢设于该延伸臂与左、右载体杆之间,该调整件位于该枢栓的一侧,该调整件将左、右载体杆锁固于该延伸臂上,通过该调整件退出该延伸臂,用以将左、右载体杆以该枢栓为轴心朝该立杆的平行方向移动而进行收折。所述延伸臂与左、右载体杆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穿孔,可供穿设该调整件,而位于该延伸臂之第一穿孔并设有内螺纹,而该调整件具有一头部及一末端则设有外螺纹的杆体,可供螺设锁固于该第一穿孔内。所述收折模块进一步设有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套于该调整件外,用以提供该调整件常态朝外移动的作用力。所述弹性组件套设于该头部及该左、右载体杆之间。所述收折模块进一步设有挡件,该挡件位于该左、右载体杆内并相对于该调整件的轴向位置处,使该调整件朝外移动时,可受挡件的卡掣而不致完全脱离该左、右载体杆。所述延伸臂具有呈一夹角设置的第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延着该立杆平行设置,且该套体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而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左、右载体杆。所述立杆具有一前叉竖管及连结于该前叉竖管上的外管,该把手则连接设置于该外管的上端,而前轮则连接设置于该前叉竖管的下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透过利用该调整件脱离该延伸臂的锁固,利用该弹性组件的作用力,使该调整件朝外移动,此时各左、右载杆与延伸臂间仅以该枢栓相连接,故可轻易扳动该各左、右载杆朝该立杆的平行方向移动,从而可大幅缩小该滑行车的体积,达到方便收折且便于收纳的效果;同时,该收折机构进一步设有挡件,该挡件位于该左、右载杆内并相对于该调整件的轴向位置处,使该调整件朝外移动时,可受挡件的卡掣而不致完全脱离该左、右载杆,从而使之具有便于安装和方便携带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滑行车改良结构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滑行车改良结构中立杆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滑行车改良结构中收折模块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滑行车改良结构中收折模块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滑行车改良结构实施折叠之后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滑行车改良结构中限位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创作滑行车改良结构,如图1所示,本创作滑行车至少包含有立杆10以及左、右载体杆20,其立杆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把手30和一前轮40,如图所示之实施例中,该立杆10具有一前叉竖管11及连结于该前叉竖管11上的外管12,该外管12并包覆于前叉竖管11外,该把手30则连接设置于该外管12的上端,而前轮40则连接设置于该前叉竖管11的下端;该左、右载体杆20的前端枢设于该立杆10,后端分别安设有一具后驱动轮51的后驱动轮组,该后驱动轮51以偏压状枢设在左、右载体杆20后端。再结合图2所示,左、右载体20杆前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臂60,该延伸臂60设有一套体61,该些套体61相互且以自由转动的上、下对应方式活动枢设于该立杆10的前叉竖管11外。如图所示之实施例中,该延伸臂60具有呈一夹角设置的第一、第二连接部63、64,举例来说,该第一、第二连接部63、64可一体制成,该第一连接部63延着该立杆10平行设置,且该套体61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63,而该第二连接部64连接于该左、右载体杆20,且在二延伸臂60前侧且安设有相对应的缓冲体65,左、右载体杆20分别往外摆动张开设定角度时,可使之相互挡止、缓冲。如图6所示,该上、下套体61间亦可设置有限位组件66,可在上、下套体61相对转动时提供限位效果,同样可限制左、右载体杆20往外摆动张开的角度;当然,该限位组件可如图所示之实施例中,与该上、下套体一体成形,亦可以为独立结构而与该上、下套体相互组装。本案重点在于:该左、右载体杆20与延伸臂60间设有收折模块70,如图1和图3所示,该收折模块70设有一枢栓71以及调整件72,该枢栓71枢设于该延伸臂60与左、右载体杆20之间,该调整件72位于该枢栓71的一侧,该延伸臂60与左、右载体杆20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穿孔62、21,可供穿设该调整件72,该第一穿孔62可设置于该延伸臂的第二连接部64,而位于该延伸臂的第一穿孔62并设有内螺纹,而该调整件72具有一头部721及一末端则设有外螺纹的杆体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行车改良结构,其至少包含有立杆以及左、右载体杆,其立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把手和一前轮;该左、右载体杆的前端枢设于该立杆,后端分别安设有一具后驱动轮的后驱动轮组,且左、右载体杆前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臂,且该延伸臂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相互且以自由转动的上、下对应方式活动枢设于该立杆;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载体杆与延伸臂间设有收折模块,该收折模块设有一枢栓以及调整件,该枢栓枢设于该延伸臂与左、右载体杆之间,该调整件位于该枢栓的一侧,该调整件将左、右载体杆锁固于该延伸臂上,通过该调整件退出该延伸臂,用以将左、右载体杆以该枢栓为轴心朝该立杆的平行方向移动而进行收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行车改良结构,其至少包含有立杆以及左、右载体杆,其立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把手和一前轮;该左、右载体杆的前端枢设于该立杆,后端分别安设有一具后驱动轮的后驱动轮组,且左、右载体杆前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臂,且该延伸臂设有一套体,该套体相互且以自由转动的上、下对应方式活动枢设于该立杆;其特征在于:该左、右载体杆与延伸臂间设有收折模块,该收折模块设有一枢栓以及调整件,该枢栓枢设于该延伸臂与左、右载体杆之间,该调整件位于该枢栓的一侧,该调整件将左、右载体杆锁固于该延伸臂上,通过该调整件退出该延伸臂,用以将左、右载体杆以该枢栓为轴心朝该立杆的平行方向移动而进行收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行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臂与左、右载体杆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穿孔,可供穿设该调整件,而位于该延伸臂之第一穿孔并设有内螺纹,而该调整件具有一头部及一末端则设有外螺纹的杆体,可供螺设锁固于该第一穿孔内。
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