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新专利>正文

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生产复合肥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3971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生产复合肥的工艺,其中利用如下原料: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氢氧化钙、硫酸镁;其生产工艺为:将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泵入配料池,并加入磷酸氢钙,进行反应然后依次加入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硫酸镁,并经充分溶解和搅拌,然后进行造粒干燥,将不合格的粒进行返回再造粒,在工艺中增加废水废气再利用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作为原材料,达到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的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无三废排放,并且产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肥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化肥生产中还存在氮多、磷少、缺钾的现象。我国化肥用量大,居世界第一,但其肥料利用率低,在施入土地的肥料中,约有40% -60%的化肥流失,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两千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导致粮食同比减产约50亿公斤。在我国,每公斤肥料增加粮食作物产量不及世界水平的二分之一。同时,由于长期大量施用无机肥料,土壤中有机质逐年降低,从而破坏土壤的生态环境, 导致耕地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品质降低。为此,我国农业部门已提出发展有机无机复混肥,以改善这一现象。根据上述情况,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化肥的发展必须从生态农业技术观点出发,开发出既能使农作物增产,使农民增收,提高作物品质,又能改良土壤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的肥料品种,这是发展现代农业之所需,是造福子孙后代之所要。有机无机复混肥使作物增产,使农民增收,可提高作物品质,又可改良土壤,经农科试验表明,增产效果大大优于一般无机复肥。再且,亚氨基二乙腈腈废液是三废治理的项目,其成分复杂,亚氨基二乙腈腈废液为生产亚氨基二乙腈腈的残液,呈黑红色粘稠水溶液,比重为1. 18-1. 25,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污染,处理费用很高,如果能将此液作为氮和有机质的原料,采用特殊工艺技术加以回收利用,则能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进行生产复合肥生产工艺。本技术包含其原料的使用比例及加工工艺,其原料的使用比例为其中,每1立方体积亚氨基废液二乙配以如下原料,其原料重量比为硫酸铵40% 50%硫酸钾10% 20%磷酸一铵10% 16%磷酸氢钙60% 70%氢氧化钙0· 2% 0. 4%硫酸镁0.2% 0.4%其生产工艺为a.将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泵入配料池,并加入磷酸氢钙,反应20 40分钟;b.然后依次加入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硫酸镁,并经充分溶解和搅拌30 60分钟;c.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泵入喷浆池;比重达到1. 32-1. 34d.当造粒干燥机内提供的热风达到360°C以上时,烘干机内物料温度达到70°C, 将喷浆池内的混合物喷入造粒干燥机,并在造粒干燥机内成粒并进行热风干燥;将未成粒的细粉或小粒筛出,并送返喷浆池;e.将已成形的粒继续干燥,使其含水量为0 5% ;f.在干燥后,将粒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出直径为2-4. 2mm的球粒,将不符合要求的粒及细粉进行破碎处理并返回造粒干燥机再造粒;j.将筛选后的颗粒进入冷却机进行冷却;h.冷却后,包装入库,完成复合肥的生产;i.将通过造粒干燥机的热风进行收集,并进行除尘,除尘后再进入洗涤机进行洗涤除尘,当其中粉尘含量小于国标后排放;g.对热风进行洗涤的洗涤液经反复利用,当其中的浓度达到比重1 16后,返至配料池进行利用;本专利技术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作为原材料,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是三废治理的项目,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成分复杂,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污染,处理费用很高,本工艺用此液作为氮和有机质的原料,加以回收利用,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目的。本装置产生尾气含有少量粉尘,采用旋风除尘器除去其中80%左右,回收到造粒系统中,其余20%左右的粉尘经洗涤器洗涤后,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后经烟 排入大气中。洗涤水循环使用,达到一定浓度后,加入配料池回收利用。无其它废水排放。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无三废排放,并且产量稳定,外观均勻、光滑、油具体实施例方式按利用1立方体积的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为例,按以下方式进行生产a.将1立方体积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泵入配料池,并加入20 30kg氢氧化钙,反应 20 40分钟;b.然后依次加入320 380kg硫酸铵、100 150kg硫酸钾、80 120kg磷酸一铵、 100 150kg肥料级的磷酸氢钙、20 30kg硫酸镁,并经充分溶解和搅拌30 60分钟;c.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泵入喷浆池;d.当造粒干燥机内提供的热风达到70°C时,将喷浆池内的混合物喷入造粒干燥机,并在造粒干燥机内成粒并进行热风干燥;将未成粒的细粉或小粒筛出,并送返喷浆池;e.将已成形的粒继续干燥,使其含水量为0 5% ;f.在干燥后,将粒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出直径为2-4. 2mm的球粒,将不符合要求的粒及细粉进行破碎处理并返回造粒干燥机再造粒;j.将筛选后的颗粒进入冷却机进行冷却;h.冷却后,包装入库,完成复合肥的生产;i.将通过造粒干燥机的热风进行收集,并进行除尘,除尘后再进入洗涤机进行洗涤除尘,当其中粉尘含量小于国标后排放;;g.对热风进行洗涤的洗涤液经反复利用,当其中的浓度达到(1 16)后,返至配料池进行利用。 上述内容已对本专利专利技术进行试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专利不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各种改型,均未超出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生产复合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每1立方体积亚氨基废液二乙配以如下原料,其原料重量比为 硫酸铵40% 50% 硫酸钾10% 20% 磷酸一铵10% 16% 磷酸氢钙60% 70% 氢氧化钙0. 2% 0. 4% 硫酸镁0. 2% 0.4% 其生产工艺为a.将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泵入配料池,并加入氢氧化钙,反应20 40分钟;b.然后依次加入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硫酸镁,并经充分溶解和搅拌 30 60分钟;c.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泵入喷浆池;d.当造粒干燥机内提供的热风达到360°C时,将喷浆池内的混合物喷入造粒干燥机, 并在造粒干燥机内成粒并进行热风干燥;将未成粒的细粉或小粒筛出,并送返喷浆池;e.将已成形的粒继续干燥,使其含水量为0 5%;f.在干燥后,将粒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出直径为2-4.2mm的球粒,将不符合要求的粒及细粉进行破碎处理并返回造粒干燥机再造粒;j.将筛选后的颗粒进入冷却机进行冷却;h.冷却后,包装入库,完成复合肥的生产;i.将通过造粒干燥机的热风进行收集,并进行除尘,除尘后再进入洗涤机进行洗涤除尘,当其中粉尘含量小于国标后排放;g..对热风进行洗涤的洗涤液经反复利用,当其中的浓度达到比重1 16后,返至配料池进行利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生产复合肥的工艺,其中利用如下原料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氢氧化钙、硫酸镁;其生产工艺为将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泵入配料池,并加入磷酸氢钙,进行反应然后依次加入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硫酸镁,并经充分溶解和搅拌,然后进行造粒干燥,将不合格的粒进行返回再造粒,在工艺中增加废水废气再利用工艺。本专利技术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作为原材料,达到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的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无三废排放,并且产量稳定。文档编号C05F7/00GK102285824SQ20101020428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新 申请人:张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亚氨基二乙腈废液生产复合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每1立方体积亚氨基废液二乙配以如下原料,其原料重量比为:硫酸铵:40%~50%硫酸钾:10%~20%磷酸一铵:10%~16%磷酸氢钙:60%~70%氢氧化钙:0.2%~0.4%硫酸镁:0.2%~0.4%其生产工艺为:a.将亚氨基二乙腈废液泵入配料池,并加入氢氧化钙,反应20~40分钟;b.然后依次加入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硫酸镁,并经充分溶解和搅拌30~60分钟;c.将搅拌后的混合物泵入喷浆池;d.当造粒干燥机内提供的热风达到360℃时,将喷浆池内的混合物喷入造粒干燥机,并在造粒干燥机内成粒并进行热风干燥;将未成粒的细粉或小粒筛出,并送返喷浆池;e.将已成形的粒继续干燥,使其含水量为0~5%;f.在干燥后,将粒输送到筛分机,筛分出直径为2-4.2mm的球粒,将不符合要求的粒及细粉进行破碎处理并返回造粒干燥机再造粒;j.将筛选后的颗粒进入冷却机进行冷却;h.冷却后,包装入库,完成复合肥的生产;i.将通过造粒干燥机的热风进行收集,并进行除尘,除尘后再进入洗涤机进行洗涤除尘,当其中粉尘含量小于国标后排放;g..对热风进行洗涤的洗涤液经反复利用,当其中的浓度达到比重1∶16后,返至配料池进行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