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7060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属于隧道穿越安装工程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装载、支撑和行走三个部件,装载部件由半圆形的托管槽构成,支撑部件包括三角支架和转动轴,行走部件包括前后两组车轮和轮轴,解决了在隧道平巷与斜巷交界处,前后小车在管道重压下,车轮悬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车架与装管槽可相互旋转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前后四组车轮都能着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具有遇到平巷与斜巷的夹角变化,不发生倾覆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运管旋转小车
一种轨道运管旋转小车,用于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管道穿越隧道工程领域中的运管作业,属于管道工程建设中隧道穿越中安装工程设备的制造

技术介绍
目前在管道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隧道穿越工程作业的施工,在隧道中进行管道安装施工,首先就要将管道运进隧道,目前进行管道的运送均采用装管面不能转动的固定平板小车,这种小车在平面运行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线的走向,常常隧道会有上下的坡道,采用现有的运管小车在这种隧道中运送管线的问题是由于是平板小车,小车的装管面是固定在车轮支架上的,因此装管的平面不能围着车轴上下转动,因此,当小车在隧道平巷与斜巷交界处,前小车的后轮毂和后小车的前轮毂在管道重量的压制下就会悬空,使本来前后小车具有的四组车轮变为只有两组车轮落地,导致小车的承载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十分容易导致脱轨和倾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采用车架与装管槽可旋转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在不同平面的轨道上运管,可以使运管小车前后四组车轮都能着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装载部件、支撑部件和行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件由一个半圆形的托管槽1构成,在托管槽1的外圆设置有横向筋板 2和纵向筋板3,横向筋板2和纵向筋板3设置在托管槽1的外圆,纵向筋板3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转动筒8 ;支撑部件包括三角支架4和转动轴5,三角支架4向上的一端与连接筒9 连接,转动轴5穿过连接筒9和转动筒8将装载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在一起,转动筒8的旋转角度为0° 30° ;行走部件包括前后两组车轮6和前后两组轮轴7,前后两组轮轴7分别固定在三角支架4向下的两个端点上;在三角支架4的前端设置有牵引环;使用时,将本技术的车轮6放置在轨道10上,再将管道吊装在两辆相同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上,然后通过牵引环将装好管道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牵引进入隧道,当车轮6由平巷到向上或者向下的斜巷过度时,由于连接转动筒8可以进行 0° 30°的旋转,所以能带动托管槽1倾斜转动,管道的重量不能将车轮翘起,因此,前后两辆轨道运管旋转小车轮毂的中心线始终与轨道平行,与轨道接触良好。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设置的连接转动筒8可以在转动轴5上向前后进行0° 30°的旋转,因此,可以使设置在转动轴上面的托管槽1与三角支架4的进行前后0° 30°的倾斜旋转,这样可以保证在隧道中进行管道运输时,遇到平巷与斜巷的夹角变化时,装载有管道的前后运管车的四组车轮都能着地,不发生倾覆的情况;另外设置在托管槽外圆的横向筋板2和纵向筋板3,能起到加强托管槽1的作用,保证了托管槽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右边少画一个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放置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左低又高的倾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 本技术的结构包括装载部件、支撑部件和行走部件,装载部件由一个半圆形的托管槽1构成,为了使托管槽1与下部部件连接和起到加强托管槽1的作用,在托管槽1 的外圆横向设置有横向筋板2,纵向设置有纵向筋板3,纵向筋板3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转动筒8 ;支撑部件包括三角支架4和转动轴5,三角支架4向上的一端与连接筒9连接,转动轴 5穿过连接筒9和转动筒8将装载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在一起,转动筒8的旋转角度为向前或者向后0° 30° ;行走部件包括前后两组车轮6和前后两组轮轴7,前后两组轮轴7分别固定在三角支架4向下的两个端点上;为了牵引方便,在三角支架4的前端或者后端设置有牵引环;实施例2:本技术的制作过程如下经过设计后,先分别制作托管槽1,在托管槽1的外圆焊接横向筋板2和纵向筋板 3,再将转动筒8焊接在纵向筋板3的中间位置;然后将三角支架4上端左右两个支点焊接在连接筒9上,形成三角支架的上端点;再将三角支架4的下端两个支点分别由螺栓11固定在前后轮轴7上,形成三角支架4下端前后两个端点;再由转动轴5穿过连接筒9和转动筒8将装载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在一起,最后装上车轮6就完成了本技术的制作。实施例3:使用时,将本技术的车轮6放置在轨道10上,再将管道吊装在两辆相同的本技术所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上,然后通过牵引环将装好管道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牵引进入隧道,当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在平面上行驶时,三角支架4向上一端连接的转动连接筒9保持不转动,因此装载管道的托管槽1也不转动,使管道始终保持平面运行;当车轮6 由平巷到向上的斜巷过度时,在管道的重量下,装载管道的前端托管槽1向后倾斜,设置在纵向筋板3中间位置的连接转动筒8也向后方转动,由于连接转动筒8向后方的转动可以进行0° 30°的旋转,所以能带动托管槽1向倾斜转动,所以管道的重量不能将前车轮翘起,而使固定在前后轮轴7上的三角支架4向下的两个端点的车轮6仍然保持平衡在轨道上,因此,前后两辆轨道运管旋转小车轮毂的中心线始终与轨道平行,与轨道接触良好; 由于连接转动筒8的作用,在运行中,托管槽1与三角支架4的平衡线可以进行前后0° 30°的倾斜旋转,,因此,可以使设置在转动轴上面的托管槽1与三角支架4的进行前后 0° 30°的倾斜旋转,因此小车运行中可以根据隧道平巷与斜巷的夹角自行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包括装载部件、支撑部件和行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件由一个半圆形的托管槽构成,在托管槽的外圆设置有横向筋板和纵向筋板,纵向筋板(3)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转动筒;支撑部件包括三角支架和转动轴,三角支架向上的一端与连接筒连接,行走部件包括前后两组车轮和前后两组轮轴,前后两组轮轴分别固定在三角支架向下的两个端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的旋转角度为 0° 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角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牵引环。专利摘要一种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属于隧道穿越安装工程设备的制造
,包括装载、支撑和行走三个部件,装载部件由半圆形的托管槽构成,支撑部件包括三角支架和转动轴,行走部件包括前后两组车轮和轮轴,解决了在隧道平巷与斜巷交界处,前后小车在管道重压下,车轮悬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车架与装管槽可相互旋转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前后四组车轮都能着地的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具有遇到平巷与斜巷的夹角变化,不发生倾覆的特点。文档编号B61D3/16GK202080280SQ20112011717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邹斌 申请人: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运管旋转小车,包括装载部件、支撑部件和行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件由一个半圆形的托管槽构成,在托管槽的外圆设置有横向筋板和纵向筋板,纵向筋板(3)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转动筒;支撑部件包括三角支架和转动轴,三角支架向上的一端与连接筒连接,行走部件包括前后两组车轮和前后两组轮轴,前后两组轮轴分别固定在三角支架向下的两个端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