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4427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能有效地防止在胎面胶的外表面产生剥落等成形不良。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将具有胎面胶的生胎成形的成形工序;将生胎硫化成形的硫化工序。成形工序包括将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卷绕将胎面胶成形的工序。硫化工序利用具有以下胎面胶成型面的硫化模具进行,该胎面胶成型面通过将沿胎面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组合模板在轮胎周向上连接从而沿轮胎周向连续,而且由相邻的组合模板的接合面形成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条分型线。胎面胶成型面的分型线的间距(L)、与卷绕在胎面胶的最外侧的橡胶带(S)的螺旋间距(W)之比(L/W)为大于0且3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将橡胶带以螺旋状卷绕所形成的胎面胶的,详细地涉及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胎面胶的外表面产生剥落等成形不良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为了消除库存提高生产性而提出有各种将宽度窄的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进行卷绕,将胎面胶成形的绕带工法。这样的绕带工法与以往的被一体挤压的胎面胶相比,由于没有连接部因此具有提高轮胎均勻性的优点。图13表示用绕带工法制造的胎面胶a硫化前的状态的剖视图。从图13可知,由于这种胎面胶a是将橡胶带s以螺旋状卷绕重叠,因此会在外表面上留下凸凹。因此在用硫化模具成形的情况下,会在凹部b中存留空气从而易产生剥落等成形不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考虑通过在硫化模具的胎面胶成型面上设置多个排气孔, 对残存空气进行抽真空来抑制剥落。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会在胎面外表面形成很多被排气孔吸出的挤出胶从而影响美观。另外,为了切除挤出胶而需要很多工序。本申请人提出了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至5。这些技术记载了将在胎面胶的宽度方向上分割的组合模板对齐而形成了胎面胶成型面的硫化模具。这样的胎面胶成型面能够从组合模板间微小的接合面中排出空气从而抑制产生剥落。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02323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14899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14499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8-087428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8-114475号公报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对于用绕带工法制造的胎面胶而言,上述专利文献1至5的技术在抑制剥落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专利技术人反复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对于用使外表面所形成的凹部沿轮胎周向连续的绕带工法制造的胎面胶,以特定的间距使由沿轮胎轴向延伸的组合模板的接合面形成的分型线交叉是非常有效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胎面胶的外表面产生的剥落等成形不良。本专利技术中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将具有胎面胶的生胎成形的成形工序、和将该生胎硫化成形的硫化工序,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形工序包括将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卷绕,将上述胎面胶成形的工序,上述硫化工序利用具有以下胎面胶成型面的硫化模具进行,该胎面胶成型面通过将沿上述胎面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组合模板在轮胎周向上连接从而沿轮胎周向连续,并且由相邻的上述组合模板的接合面形成了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条分型线,并且上述胎面胶成型面的上述分型线的间距L、与卷绕在上述胎面胶的最外侧的橡胶带的螺旋间距W之比L/W,是大于0且3以下。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比L/W是0. 5以上且2. 5以下。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比L/W是0. 7以上且2. 0以下。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充气轮胎,是用硫化模具成形的充气轮胎,该硫化模具在将胎面胶成形的胎面胶成型面上具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接合面形成的分型面, 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面胶由将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卷绕而成形的橡胶带卷绕体构成,并且在上述胎面胶上划分多个花纹块,在上述花纹块的踏面上至少包括一个交叉部,该交叉部是指上述橡胶带的端缘描绘的线状图案、与经由上述分型面吸出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飞边的交叉部。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交叉部设置在距离上述花纹块的上述踏面的边缘7mm以内的踏面外周区域。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交叉部设置在距离上述花纹块的上述踏面的边缘5mm以内的踏面外周区域。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交叉部在上述踏面外周区域设置有多个。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将具有胎面胶的生胎成形的成形工序、和将该生胎硫化成形的硫化工序。在成形工序中包括将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卷绕将胎面胶成形的工序。另外,在硫化工序中,用具有以下胎面胶成型面的硫化模具来进行,该胎面胶成型面通过将沿胎面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组合模在轮胎周向上连接从而沿轮胎周向连续,而且由相邻的组合模的接合面形成了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条分型线。这样,在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方法中,针对在生胎的外表面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凹部,能够使硫化模具的沿轮胎轴向延伸的组合模的分型线交叉。因此能够将残存在硫化模具与凹部之间的空气从接合面排出,从而抑制产生剥落。而且,通过将胎面胶成型面的分型线的间距L、与卷绕在胎面胶的最外侧的橡胶带的螺旋间距W之比L/W,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遍布轮胎周向均勻且可靠地将残存于凹部的空气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3是图1的生胎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橡胶带的立体图。图5是硫化模具的剖视图。图6是组合模块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图9是表示组合模的分型线的生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10是表示形成于胎面胶的飞边的剖视图。图11是放大表示形成飞边的花纹块的展开图。图12(a)、(b)、(c)以及(d)是比较例的生胎的胎面展开图。图13是利用绕带工法制造的生胎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M. · ·生胎;2G. · ·胎面胶;16. · ·硫化模具;22. · ·胎面胶成型面; 28...组合模板;38...接合面;39...分型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充气轮胎1,如图1所示表示了轿车用子午线轮胎的情况,该充气轮胎1包括环状的胎体6,其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胎圈部4 的胎圈芯5 ;带束层7,其配置在该胎体6的径向外侧。上述胎体6至少由一枚胎体帘布6A形成,该胎体帘布6A具有主体部6a,其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而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 ;折返部6b,其与该主体部6a连接并且卷绕在胎圈芯5的周围。另外,在胎体帘布6A的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之间配置有从胎圈芯 5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胎圈三角胶8,从而胎圈部4被适当地加强。上述带束层7例如由两枚带束层帘布7A和7B形成,它们是将由钢构成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 10 35度的角度排列而成。另外,上述充气轮胎1包括胎面胶2G,其配置在带束层7的外侧;胎侧胶3G,其在胎侧部3上且配置在胎体6的轮胎轴向外侧;内衬胶9G,其由配置在胎体6的内侧的非透气性橡胶构成;边口胶4G,其配置在胎圈部4且在胎体6的轮胎轴向外侧,能够与未图示的轮辋接触具有优越的抗磨损性。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胶2G上形成包括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纵主沟 11、和与该纵主沟11相交的横沟12。通过上述纵主沟11和横沟12而在胎面胶2G上划分有多个花纹块B。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纵主沟11的构成包括配置在轮胎赤道C两侧的一对内纵主沟11A、和配置在该内纵主沟Il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一对外纵主沟11B。另外,上述横沟 12的构成包括多个内横沟12A,它们横亘于内、外纵主沟IlAUlB之间;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将具有胎面胶的生胎成形的成形工序、和将该生胎硫化成形的硫化工序,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形工序包括将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卷绕,将上述胎面胶成形的工序,上述硫化工序利用具有以下胎面胶成型面的硫化模具进行,该胎面胶成型面通过将沿上述胎面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组合模板在轮胎周向上连接从而沿轮胎周向连续,并且由相邻的上述组合模板的接合面形成了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条分型线,并且上述胎面胶成型面的上述分型线的间距(L)、与卷绕在上述胎面胶的最外侧的橡胶带的螺旋间距(W)之比(L/W),是大于0且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5.17 JP 2010-1134271.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将具有胎面胶的生胎成形的成形工序、和将该生胎硫化成形的硫化工序,该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成形工序包括将带状未硫化的橡胶带沿轮胎周向以螺旋状卷绕,将上述胎面胶成形的工序,上述硫化工序利用具有以下胎面胶成型面的硫化模具进行,该胎面胶成型面通过将沿上述胎面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组合模板在轮胎周向上连接从而沿轮胎周向连续,并且由相邻的上述组合模板的接合面形成了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条分型线,并且上述胎面胶成型面的上述分型线的间距(L)、与卷绕在上述胎面胶的最外侧的橡胶带的螺旋间距(W)之比(L/W),是大于0且3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比(L/W)是0. 5以上且2. 5以下。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袴田章夫真船敏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