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热释电陶瓷材料
技术介绍
钛酸锶钡(BST,BEthSrxTiC^O彡χ ^ 1)陶瓷材料由于具有可调居里温度、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等特点,使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热释电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用候选材料。使用BST热释电陶瓷材料制作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时,需要将其减薄到几十微米,这是由于越薄的基片可使吸收同样红外热量时温度变化更大,从而可以提高器件的灵敏度;另外,由于BST陶瓷工作时需要外加电场,基片越薄,所需的电压就越低,也为其应用带来了优点。陶瓷材料的可减薄性主要取决于陶瓷的晶粒粒径,晶粒粒径越小,越容易减薄,因此晶粒粒径是陶瓷微观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BST陶瓷中,晶粒粒径减小以后, 其介电性能和热释电性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存在一个细晶粒粒径和高热释电性能之间平衡取舍的问题。所以,如何有效避免细晶粒粒径和高热释电性能之间的矛盾,使钛酸锶钡基热释电陶瓷材料能满足制作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的性能要求,是目前BST基热释电陶瓷材料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制备BST材料时存在晶粒粒径较大以及晶粒粒径减小以后,存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通式:Ba0.6(1-x)-(x-0.001)/2(Sr0.3Ca0.1)1-xYxTi0.999Mn0.001O3,0.001≤x≤0.0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朝梁,董显林,王根水,曹盛,姚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