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凝胶扩渗稀土一步合成BaTiO3导电纳米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2021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凝胶扩渗稀土一步合成BaTiO3导电纳米粉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待扩渗炉升温至设定的温度后,向炉内滴入甲醇,以排除炉内的空气;将BaTiO3凝胶粉置于扩渗炉内;然后向炉内滴入含稀土元素的扩渗液,即可得到BaTiO3导电纳米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BaTiO3导电纳米粉的合成步骤和稀土扩渗改性步骤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了统一,实现了原位改性方式的一步合成,进而较现有技术能更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导电性能。并且由于省略了对凝胶粉的高温烧结过程,每制备100g纳米粉可以节约电能10kw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工艺步骤,提高了产品的合成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低碳型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BaTiO3导电纳米粉的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

技术介绍
导电粉是一类具有导电性的功能粉体材料,目前主要以导电填料的形式应用于导电涂料及导电胶中,使其具有导电、防静电、电磁屏蔽等功能。除此之外,导电粉也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化工、印刷、包装、船舶、军工等领域,适用于生产导电塑料、导电橡胶、 导电静电纸、电子元件、电器设备外壳、印刷电路版等。当前国内外对导电粉的应用相当广泛。目前常用的导电粉有金属粉末、炭黑、石墨、碳纤维、金属薄片或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等。但是,由于氧化、成本及加工困难等因素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导电纳米陶瓷粉不仅具有金属态的导电性而且保持了陶瓷材料本身抗氧化,耐腐蚀以及性能稳定的理化特性。其作为功能填料能够解决传统金属粉体氧化形成界面氧化层而使材料性能下降的问题。BaTiO3陶瓷粉是良好的绝缘体,但是填加稀土元素后材料电阻率明显下降。目前对BaTiO3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PTC性能上。由于该材料的室温电阻率一直比较高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如何合成出较低室温电阻率的导电BaTiO3纳米陶瓷粉成为该领域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凝胶扩渗稀土一步合成BaTiO3导电纳米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扩渗炉升温至设定的温度后,向炉内滴入甲醇,以排除炉内的空气;将10~100g的BaTiO3凝胶粉置于扩渗炉内;然后向炉内滴入含稀土元素的扩渗液,即可得到BaTiO3导电纳米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素娥李佳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