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绍斌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361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结构为基础车辆及车辆上安装的举高立臂总成;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通过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总成安装在基础车辆的底盘上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把原自行式底盘与回转支承座之间的直接连接改为由可起伏和伸缩的立臂连接,将旋转支承座提升到较大高度,如60米以上,使举升类作业机械的垂直举升机构对回转支承座的重力减少60%以上,以改善回转支承座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举升类机械作业时的稳定性,使举升类机械的作业高度可以到达100米以上。实现举升类机械工作高度的突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举高类作业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高空作业车。
技术介绍
当前自行式举升类吊车、高空作业车、消防车、混凝土泵车等需要举升作业的机械,其结构均为自行底盘与回转支承座直接连接,回转支承座再与各种形式的伸缩或折叠式臂架连接,实现工作装置可回转和可升降的功能。如现市场上所能见到的自行式举升类消防车、混凝土泵车、行走式吊车等。但是,这种举升类机械因回转支承座与行走底盘直接连接,举升机构和工作装置等所有重量和由其产生的偏心力矩等均由回转支承座支承,整个举升机械的工作稳定性受到影响,举升高度受到限制。目前,下回转支承的举升类机械,最大举升高度不超过80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业车,提高举升类机械整机工作稳定性,可实现举升类机械的举升高度超过 100米以上。在举升类机械的自行底盘与回转支承座之间增加可起放和举升的机构,可使回转支承座上升到需要的高度,然后与回转支承座连接的臂架和工作装置展开,进行作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结构为基础车辆及车辆上安装的举高立臂总成;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通过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安装在基础车辆的底盘上的底座上。所述上回转支承臂架包括套在一起并可上下伸缩升降的外立臂、中立臂、内立臂, 所述内立臂顶端安装有上回转支承座,所述外立臂安装与之相配合的立臂油缸。所述举高立臂总成还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动臂、大臂、中臂、小臂,和与之连接并相配合的动臂油缸、大臂油缸、中臂油缸、小臂油缸。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顶端为工作装置,所述底盘四角朝下安装有支腿。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和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是把原自行式底盘与回转支承座之间的直接连接改为由可起伏和伸缩的立臂连接,将旋转支承座提升到较大高度,如60米以上,使举升类作业机械的垂直举升机构对回转支承座的重力减少60%以上,以改善回转支承座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举升类机械作业时的稳定性,使举升类机械的作业高度可以到达100米以上。上回转支承结构是在成熟的立式伸缩机构和臂架机构基础之上研制的,结构简单成熟,能够容易地实现自行式举升类机械的工作高度增加到100米以上,实现举升类机械工作高度的突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的在举高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支腿;3、底座;4、立臂油缸;5、外立臂;6、中立臂;7、内立臂;8、 上回转支承座;9、动臂;10、动臂油缸;11、大臂;12、大臂油缸;13、小臂油缸;14、中臂;15、 小臂;16、中臂油缸;17、工作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作以下详细地说明。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结构为基础车辆及车辆上安装的举高立臂总成;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通过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安装在基础车辆的底盘上的底座上。所述上回转支承臂架包括套在一起并可上下伸缩升降的外立臂、中立臂、内立臂,所述内立臂顶端安装有上回转支承座,所述外立臂安装与之相配合的立臂油缸。所述举高立臂总成还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动臂、大臂、中臂、小臂,和与之连接并相配合的动臂油缸、大臂油缸、中臂油缸、小臂油缸。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顶端为工作装置,所述底盘四角朝下安装有支腿。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如图1所示,外立臂5与底座3 和立臂油缸4铰接斜放于基础车上,回转支承8与内立臂7连接缩于外立臂、中立臂内,动臂9与动臂油缸10铰接于回转支承座8上,大臂11和大臂油缸12与动臂铰接折叠于中臂 14之上,中臂14和中臂油缸16与大臂11铰接,折叠后置于外立臂5之上,小臂15与小臂油缸13与中壁14铰接,折叠后置于大臂11之下、中臂14之上,工作装置17与小臂15项端连接。如图2所示,工作原理底盘1停稳,支腿2展开。立臂油缸4工作,推外立臂5到垂直位置。外、中、内立臂举升机构工作使中立臂6和内立臂7升起到位。上回转支承座8 可旋转360°任一角度,如图示位置。大、中、小臂在大、中、小臂油缸作用下,达到工作位置。 工作装置开始工作。以上所述实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结构为基础车辆及车辆上安装的举高立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通过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安装在基础车辆的底盘上的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回转支承臂架包括套在一起并能上下伸缩升降的外立臂、中立臂、内立臂,所述内立臂顶端安装有上回转支承座,所述外立臂安装与之相配合的立臂油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举高立臂总成还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动臂、大臂、中臂、小臂,和与之连接并相配合的动臂油缸、大臂油缸、中臂油缸、小臂油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顶端为工作装置,所述底盘四角朝下安装有支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结构为基础车辆及车辆上安装的举高立臂总成;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通过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总成安装在基础车辆的底盘上的底座上。本技术主要是把原自行式底盘与回转支承座之间的直接连接改为由可起伏和伸缩的立臂连接,将旋转支承座提升到较大高度,如60米以上,使举升类作业机械的垂直举升机构对回转支承座的重力减少60%以上,以改善回转支承座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举升类机械作业时的稳定性,使举升类机械的作业高度可以到达100米以上。实现举升类机械工作高度的突破。文档编号B66F11/04GK202054583SQ20112011429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傅绍斌 申请人:傅绍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结构的举高类作业车,其结构为基础车辆及车辆上安装的举高立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举高立臂总成通过升降式上回转支承臂架安装在基础车辆的底盘上的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傅绍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