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绍斌专利>正文

室内防险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663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结构包括带有舱门的救生舱体;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设置有氧气罐和防毒呼吸罩。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食物和水贮存箱、绳索升降器、充电电瓶、坐椅。所述救生舱体上设置通气孔和观察镜。所述救生舱体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报警器,而底部则设置有滑轮。所述救生舱体的舱门采用螺杆式门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在室内遇到地震、火灾等自然与人为灾害时,为人们提供防险救生的避难装置,增加室内人员的安全感,以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利用保险柜技术制做成成人坐姿状态下单人或双人长方型封闭空间,可组装和拆卸,抗冲击和挤压;舱外表面粘结隔热层,抗高温;防险舱组装接缝处和舱门装有密封条,可防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身防护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室内防险救生舱
技术介绍
随着地球气候变暖,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发生,2008年5月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2011年2月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世界宗教关系的恶化,使得恐怖活动时有发生,2001年美国世贸大楼被撞坍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住宅楼越建越高,人为的火灾也时有发生,2010年上海教师公寓大火等。在这些灾害面前,突显人类的无助与脆弱,以及毫防护意识和救生措施。在灾害面前,豪华的办公场所变成了人们的坟墓,温暖的家变成了人们的第一杀手,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感,特别是高层建筑内的人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室内防险救生舱具有抗压、防火、防水等功能,舱内配备氧气罐、食品、水等,可使舱内人员生活三天以上。如果911世贸大楼上的人们躲进救生舱、如果汶川大地震的人们躲进救生舱、再如果311日本地震和海啸的人们也躲进救生舱,那将会有多少人们因此而躲过灾难得以逃生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实中没有供室内人员防险救生的装置,提供室内防险救生舱。为防灾减灾提供物质基础,使室内人们遇到地震、火灾、水灾、泥石流、爆炸等自然或人为灾害时,得到有效的防险救生保障;提高高层建筑物内人们的安全感,增加现代生活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结构包括带有舱门的救生舱体;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设置有氧气罐和防毒呼吸罩。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食物和水贮存箱。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绳索升降器、充电电瓶、坐椅。所述救生舱体上设置通气孔和观察镜。所述救生舱体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报警器,而底部则设置有滑轮。所述救生舱体的舱门采用螺杆式门栓。本技术的室内防险救生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是及于在室内遇到地震、火灾等自然与人为灾害时,为人们提供防险救生的避难装置,增加室内人员的安全感,以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利用保险柜技术制做成成人坐姿状态下单人或双人长方型封闭空间,可组装和拆卸,抗冲击和挤压;舱外表面粘结隔热层,抗高温;防险舱组装接缝处和舱门装有密封条,可防水。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室内防险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气罐;2、救生舱体;3、防毒呼吸罩;4、绳索升降器;5、滑轮;6、充电电瓶;7、食物和水贮存箱;8、活动可折叠坐椅;9、舱门;10、通气孔;11、观察镜;12、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室内防险救生舱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结构包括带有舱门的救生舱体2;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设置有氧气罐1和防毒呼吸罩3。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食物和水贮存箱7。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绳索升降器4、充电电瓶6、活动可折叠坐椅8。所述救生舱体上设置通气孔 10和观察镜11。所述救生舱体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报警器12,而底部则设置有滑轮5。所述救生舱体的舱门采用螺杆式门栓。使用原理室内人员遇到地震、水灾、泥石流、火灾、爆炸等灾害时,迅速躲进防险救生舱2内,坐于座椅8上,并用螺杆式门栓关严舱门9 ;打开氧气罐1上的面罩套入头上; 通过观察镜11查看遇险情况;遇有救灾人员,可打开报警器12,或打开通气孔10进行呼救;充电电瓶6为照明和报警装置提供电力;食品和水贮存箱7提供72小时餐饮食物;灾害过后,可戴上防毒面具3,利用绳索升降器4通过室内窗口逃离灾害现场到地面;防险救生舱还可通过滑轮5在室内自由移动。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结构包括带有舱门的救生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设置有氧气罐和防毒呼吸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食物和水贮存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绳索升降器、充电电瓶、坐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上设置通气孔和观察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报警器,而底部则设置有滑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的舱门采用螺杆式门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室内防险救生舱,其结构包括带有舱门的救生舱体;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设置有氧气罐和防毒呼吸罩。所述救生舱体内部还设置有食物和水贮存箱、绳索升降器、充电电瓶、坐椅。所述救生舱体上设置通气孔和观察镜。所述救生舱体外侧顶部位置设置有报警器,而底部则设置有滑轮。所述救生舱体的舱门采用螺杆式门栓。本技术涉及在室内遇到地震、火灾等自然与人为灾害时,为人们提供防险救生的避难装置,增加室内人员的安全感,以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利用保险柜技术制做成成人坐姿状态下单人或双人长方型封闭空间,可组装和拆卸,抗冲击和挤压;舱外表面粘结隔热层,抗高温;防险舱组装接缝处和舱门装有密封条,可防水。文档编号A62B31/00GK202236956SQ201120393520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傅绍斌 申请人:傅绍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傅绍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