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9169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从待测样品中获得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后,延伸TS引物得到端粒酶延伸产物,将端粒酶延伸产物作为模板,在四个引物的存在下,进行缺刻连接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扩增产物,将该扩增产物与分子信标混合反应后,荧光检测得到端粒酶活性。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够有效检测待测样品中的端粒酶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含有蛋白质及与端粒DNA互补的自身RNA模板,催化合成并维持端粒的一定序列。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 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 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端粒-端粒酶假说”认为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永生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肿瘤细胞都成端粒酶阳性,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很低,基于上述原因,端粒酶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研究和检验。因此,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已经成为生物科学和肿瘤学研究的热点。最早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是 1985年提出的,该方法通过细胞提取物与合成的寡核苷酸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从待测样品中获得端粒酶;步骤2:在所述端粒酶的作用下延伸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TS引物,得到端粒酶延伸产物;步骤3:将所述端粒酶延伸引物作为模板,在引物存在下进行缺刻连接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扩增产物;步骤4:对所述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端粒酶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聪张玉静焦虎平王斌廖冬丽王方远杨越李文英张青峰陈健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