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非酶促抗氧化剂的伤口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142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伤口绷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非酶促低分子硫醇类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被添加到该伤口绷带的一层中,该层在绷带使用时与伤口相接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伤口绷带。
技术介绍
当膜脂质与氧或活性氧自由基如o2—之间有接触时,在伤口组织中会出现脂质过氧化。这些氧自由基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在对抗细菌感染的防 御中需要这些氧自由基,但它们有缺点,即它们也破坏机体自身的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如丙二醛、4-羟基烷烯醛类、烷醛类和烷-2-醛类对白细 胞有毒性并且阻止这些细胞在伤口愈合中的活性。由Ortolani, Conti 等人, The effect of Glutathione and N-Acetylcysteine on Lipoperoxidative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eptic Shock,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 Vol 161, 1907-1911页已知如何在早期败血症性休克患者中注射谷胱甘肽和 N-乙酰半胱氨酸以防止游离氧自由基的过度产生。由EP-A2-0 945 144 已知如何在伤口绷带中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触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髓过氧化物酶和酶^^莫拟物以将活性氧自由基转化成为水和氧气。这种绷带 的一个缺点是其在技术上难以与酶一起作用,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酶易于受 到破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备伤口绷带,其抵抗脂质过氧化而不影响炎性细胞 的活性例如其形成氧自由基的能力和杀死细菌的能力。专利技术概述该目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低分子酶促硫醇类抗氧化剂如N-乙酰 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伤口绷带而实现的,所述硫醇类抗氧化剂比酶促抗 氧化剂更有效并且在技术上更易于使用。这种抗氧化剂被添加到伤口绷带中的一层,该层在绷带使用时与伤口相接触。这些低分子量添加剂减少脂 质过氧化的发生,从而保护机体自身的细胞而不减少活性氧的形成。低分 子量非酶促抗氧化剂也比酶促抗氧化剂更有效并且在技术上更易于使用。在第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非酶促硫醇类抗氧化剂被添加到纤维或 泡沫材料的伤口垫上。在第二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绷带包含疏水性或亲水性凝胶层,非酶 促硫醇类抗氧化剂被添加到所述层中。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现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图1和2显示与含或不含添加剂的药棉敷布接触的白细胞的应激活化 的条形图3显示与添加谷胱甘肽的药棉敷布接触的白细胞的应激活化的条 形图4显示在与含或不含添加剂的药棉敷布接触后被酵母聚糖活化的 白细胞的能力的条形图5显示在与含或不含添加剂的药棉敷布接触的白细胞膜中脂质过 氧化的条形图6显示在含或不含添加剂的緩冲液中白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的条 形图7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伤口绷带的横截面。 实施方案的描述以下列方式研究含或不含添加剂的药棉敷布对白细胞的作用。 首先从人静脉血分离白细胞,然后将细胞与药棉敷布接触,并测定细胞的应激活化,作为活性氧的释放,伴有鲁米诺增强的化学发光。该测定的结果显示于图1-3中。由图1明显可见,白细胞经与药棉敷布接触后被活化。图1中的第一条柱显示未处理的药棉敷布的活化,第二条柱显示用过碘酸氧化的药棉敷布的活化,而第三条柱显示用硼氢化氰还原的药棉敷布的活化。在图2中,第二条柱显示借助两阶段反应共价结合了两种酶-超氧化 物歧化酶(SOD)和触媒(CAT)的药棉敷布的活化,其中先用过碘酸氧化 纤维素,然后加入酶。然后再用硼氢化氰还原纤维素。图2中的第一条柱 显示未处理的药棉敷布的活化。由图1和2明显可见,经添加了酶的药棉 敷布活化后,游离氧自由基的量显著减少。在图3中,第二条柱显示添加了含谷胱甘肽(终浓度0. 05mM)生理 盐溶液的药棉敷布的活化。经与第一条柱(未处理的药棉敷布的活化)比 较,由图3明显可见,谷胱甘肽不影响白细胞的活化,并且这些白细胞产 生稍增多量的活性氧。由此可见,与SOD和CAT添加剂不同,添加谷胱甘肽不引起游离氧自 由基出现的任何减少。然后通过加入酵母聚糖-一种用于测试白细胞杀死微生物的能力的 真菌孢子-来检测在与药棉敷布接触后白细胞起反应对抗微生物因子的 能力。结果显示于图4。由该图中的第一条柱可见,被未处理的药棉敷布 活化的细胞大部分丧失了被酵母聚糖活化的能力,而由第二和第三条柱可 见,与添加了酶或谷胱甘肽的药棉敷布接触过的细胞保留了被酵母聚糖活化的能力。在白细胞与药棉敷布之间接触期间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用荧光探针 二苯基-l-芘基磷化氢(DPPP)测定,其与膜过氧化物反应并形成荧光氧 化物,参见0kimoto, Watanabe等人,2000 FEBS Letter, vol 474, pages 137- 140。该测定的结果显示于图5。由该图可见,酶处理和谷胱甘肽处 理均减少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由所作的研究可见,与添加酶促抗氧化剂不同,向伤口绷带中的伤口 垫添加谷胱甘肽减少白细胞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而不降低白细胞的活化 性。由此保护白细胞以对抗氧自由基而不影响其杀死细菌的能力。用谷胱甘肽所实现的相同作用可用其它低分子量非酶促硫醇类抗氧 化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来实现。以下列方式研究在溶液中存在谷胱甘肽(10mM)或N-乙酰半胱氨酸(lOmM)情况下白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将白细胞(lxl()S细胞/ml)与 金黄色葡萄球菌(1 x 1(^细胞/ml)于37。C一起温育2小时。杀死白细胞 并使剩余的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24小时,此后计算细菌菌落(CFU) 的数目。对所有测定平行地作不含白细胞的对照样品。结果如图6所示。少量菌落意味着白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强。由该图 可见,当加入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时白细胞完全杀死细菌。对照 显示,该杀伤作用不依赖于添加剂杀死细菌的能力。图7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伤口绷带的图解实施方案。该伤口绷带包含载 体层l、中央伤口垫2和粘性涂层3。载体层l可由例如塑料层、无纺层或塑料-无纺薄片制成,而粘性涂 层3可由伤口绷带中通常类型的胶如丙烯酸酯胶或者由疏水性或亲水性 凝胶形式的亲肤粘合剂制成。伤口垫2可由一层或多层棉纤维、纤维素纤维或其它类型的吸收性纤 维组成。吸收性泡沫材料也可用作伤口垫的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低分子硫 醇类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被添加到伤口垫。该添加是 通过在溶液中以0. 005 - 5g/1溶液的量混合所述物质,然后将溶液用伤口 垫吸收,随后使伤口垫干燥而适当地完成的。另 一种向伤口垫加入一种或多种上述物质的方式可以是将所述物质 直接溶解在凝胶或其它粘性溶液中。在本专利技术伤口绷带的一种未显示的变化形式中,粘性涂层由一凝胶层 制成,其延伸覆盖在使用时朝向伤口一侧上的伤口垫。该凝胶层至少在伤 口垫区域内是有孔的,从而后者可以吸收来自伤口病灶的渗出物。在这种 伤口绷带中,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也可以添加至凝胶层。还可以设想在这种伤口绷带中将上述物质仅添加至凝胶层或仅添加 到伤口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伤口绷带,其特征在于非酶促低分子硫醇类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被添加到该伤口绷带的一层中,该层在绷带使用时与伤口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SE 2002-7-3 0202081-61. 伤口绷带,其特征在于非酶促低分子硫醇类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或N-乙酰半胱氨酸被添加到该伤口绷带的一层中,该层在绷带使用时与伤口相接触。2. 权利要求l的伤口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尼格伦H萨林
申请(专利权)人:莫恩里克保健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