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平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080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平成型模具,其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在所述下表面上粘接有一层润滑膜层,所述下表面形状与锻件形状相配合,在下表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其锥度与锻件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第二锥角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压平成型模具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平成型模具由于其结构上与锻件形状相配合,使得锻造的产品两端不易产生凹陷,且模具重量小,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压平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从动轮坯锻造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工艺方法的程序依次是下料、将圆柱形的工件做粗、冲孔、冲连皮、用锥形孔头过孔、用空气锤压扁、最后在轧环机上轧制,此种锻造工艺加工的锻件,两个端面有明显凹陷,因此,厚度方向要有较大的加工余量,浪费原材料;第二种工艺方法的程序依次是下料、将圆柱形的工件做粗、冲孔、冲连皮、在摩擦压力机或模锻锤上利用模具来模锻整形、最后在轧环机上轧制,此种工艺所需模锻设备吨位大。这两种工艺方法的不同是冲连皮之后的过程,第一种方法采用压扁工序,利用空气锤对制件进行压扁,而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模锻整形工序,也即在摩擦压力机或模锻锤上利用模具来模锻整形,从这两种方法中可以看出,由于利用不同的设备决定了工艺方法的不同,但两者都存在各自的缺点,第一种方法中利用空气锤压扁的程序,使模件两个端面有明显凹陷,厚度方向要有较大的加工余量,浪费原材料,而第二种方法利用锻造模具对锻件进行模锻,所用的摩擦压力机和锻造模具设备吨位大,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锻造模具,使得此工艺所需制坯锻造的设备小,而且有效减小端面凹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平成型模具,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表面上粘接有一层润滑膜层,所述下表面形状与锻件形状相配合,在下表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其锥度与锻件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 第二锥角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压平成型模具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的高度。其中,所述润滑膜层为聚四氟乙烯塑料,所述润滑膜层的厚度为0. 3 0. 5mm。所述第一锥角O)的锥度为10. 5°所述第二锥角(1)的锥度为15°。所述第一圆弧⑶的半径为8_12mm。所述第二圆弧⑷的半径为30_50mm。所述第三圆弧(5)的半径为5_8mm。本技术的压平成型模具由于其结构上与锻件形状相似,所以在汽车后桥从动轮锻造工艺过程中,使得锻造的产品两端不易产生凹陷,由于该润滑膜层的使用可减小模3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力,且模具整体吨位小,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汽车从动轮锻件纵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压平成型模具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压平模具与制件的装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压平成型模具,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表面为平面,外力施加在上表面,在所述下表面上粘接有一层润滑膜层9,所述下表面形状与制件7 形状相配合,在下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2,其锥度与锻件7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2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1,第二锥角1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3、第二圆弧4、第三圆弧5,这种圆弧曲线形状可以避免锻件产生叠加现象,压平模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7的高度。所述润滑膜层9为聚四氟乙烯塑料,所述润滑膜层的厚度为0. 3 0. 5mm。所述第一锥角2的锥度为10. 5°,所述第二锥角1的锥度为15° }所述第一圆弧3的半径为8_12mm ;所述第二圆弧4的半径为30_50mm ;所述第三圆弧5的半径为5_8mm。图1为汽车后桥从动轮锻件纵剖面图,其底面为平面,上面为锥面,内孔为台阶孔,大台阶带有一定的斜度。图3是本技术的压平成型模具与制件的装置图。在进行压平工序时,将制件7 放置于砧子8上,将压平成型模具6放在制件7上面,用空气锤施加外力,将制件7压成所需的形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压平成型模具,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表面上粘接有一层润滑膜层(9),所述下表面形状与锻件(7)形状相配合,在下表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0),其锥度与锻件(7)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 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1),第二锥角(1)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C3)、第二圆弧(4)、第三圆弧( ,压平成型模具(6)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7)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膜层为聚四氟乙烯塑料,所述润滑膜层的厚度为0. 3 0. 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角( 的锥度为 10.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角(1)的锥度为 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3)的半径为 8-1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为 30-50mmo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弧(5)的半径为 5-8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平成型模具,其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在所述下表面上粘接有一层润滑膜层,所述下表面形状与锻件形状相配合,在下表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其锥度与锻件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第二锥角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压平成型模具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的高度。本技术的压平成型模具由于其结构上与锻件形状相配合,使得锻造的产品两端不易产生凹陷,且模具重量小,设备投资低,占地面积小。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045320SQ201120112179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徐岳强, 朱晓明, 林澄清, 高森林 申请人: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平成型模具,整体为圆盘形,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表面上粘接有一层润滑膜层(9),所述下表面形状与锻件(7)形状相配合,在下表面圆周外缘由内向外具有一向下的第一锥角(2),其锥度与锻件(7)的外边缘向下方向的锥度相同,与第一锥角(2)相连且方向相反还具有第二锥角(1),第二锥角(1)的另一端为圆弧形状,依次为第一圆弧(3)、第二圆弧(4)、第三圆弧(5),压平成型模具(6)底部圆柱形外径等于用于冲孔的冲子的外径,压平成型模具底部至第一锥角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即压平模具的高度等于锻件(7)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森林徐岳强林澄清朱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