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顶锻专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018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进行合金钢棒材生产时,轧制的抽油杆圆钢,齿轮钢需逐批进行热顶锻试验,属于进行热顶锻试验的专用模具,特别是一种热顶锻专用模具,圆盘状的模具体其顶面上设置着向下凹的圆盘形凹台,在凹台底面的中心设置着中心通孔,在模具体的外圆柱面上的一侧设置着手柄,凹台底面中心通孔的直径与热顶锻试样的直径动配合,凹台的直径为热顶锻试样直径的2倍,凹台的深度为热顶锻试样直径的三分之一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热顶锻作业时,操作安全可靠,热顶锻后的试样形状正确、尺寸精度高,可以比较容易的追查钢材上的原始缺陷,有利于生产厂对缺陷的分析改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进行合金钢棒材生产时,轧制的抽油杆圆钢、齿轮钢需逐批进行热顶锻试验,属于进行热顶锻试验的专用模具,特别是一种热顶锻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进行合金钢棒材生产时,抽油杆圆钢、齿轮圆钢按照技术要求应逐批进行热顶锻试验。原来的热顶锻试验的操作步骤为按照规定的尺寸长度截取试样——将试样加热到 700°C 800°C——人工用手钳夹持试样,用汽锤顶锻试样——顶锻后的试样高度为原试样高度的1/3—一肉眼检验试样上是否有裂口和裂缝——质量判定——分析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安全隐患。热顶锻时一旦试样放偏或倾斜,试样将会蹦出伤人,不安全。(2)顶锻的形状及尺寸难以保证。正常的热顶锻后的试样形状为象棋子形状。但由于顶锻时试样夹持不当等原因,顶锻后的试样常会出现椭圆现象,影响质量判定。(3)热顶锻后的试样的厚度控制不准。顶锻后的试样高度要求为原试样高度的 1/3士2mm。但厚度尺寸难以控制,常出现厚薄不一致的情况。(4)查找钢材的原始缺陷困难。发现热顶锻裂纹之后,往往追查不到相应钢材的原始缺陷,给后续的原因分析及质量判定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顶锻专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顶锻专用模具,其特征是:圆盘状的模具体(1)其顶面上设置着向下凹的圆盘形凹台(2),在凹台(2)底面的中心设置着中心通孔(3),在模具体(1)的外圆柱面上的一侧设置着手柄(4),凹台(2)底面中心通孔(3)的直径与热顶锻试样(6)的直径动配合,凹台(2)的直径为热顶锻试样直径的2倍,凹台(2)的深度为热顶锻试样(6)直径的三分之一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禹杜文金张海军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