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所得纳米羟基磷灰石生 物活性材料可作为外科医疗手术中修复和填充骨组织缺损的新型无机生物材料。
技术介绍
核/壳型复合结构纳米粒子是一种构造新颖的、由一种纳米材料通过化学键或其他 相互作用将另一种纳米材料包覆起来形成的纳米尺度的有序组装结构,是更高层次的复 合纳米结构。在过去十几年内,研究者们对纳米核壳包覆技术的研究主要致力于一定功 能,磁、光-电转换、光催化等性质的核壳材料上。已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聚合物, 有机物,无机化合物,元素单质,生物大分子等壳层材料,改善了粒子的表面性能,增 强了粒子的稳定性等,进一步拓宽了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使核壳材料在化学,生物科 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都得到了应用。方便有效的合成方法成为制备纳米核壳粒子的 关键,人们根据对最终产物的性能要求以及前驱物的属性,采用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制备 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溶胶凝胶法是指金属有机或者无机 化合物经过溶胶、凝胶而固化,在经过热处理而生成氧化物或者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溶胶凝胶法将所需包覆的颗粒分散在所制备的溶胶中,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完成凝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工艺步骤: 步骤一、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分散液的制备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置于室内至少24小时进行陈化,用水洗净陈化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加水配制成羟基磷灰石质量含量为2.5~25 %的水分散液; 步骤二、表面包裹二氧化硅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 (Ⅰ)在室温、搅拌状态下,将正硅酸酯化合物,催化剂,水溶性有机溶剂加入到步骤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分散液中,正硅酸酯化合物按正硅酸酯化合物与羟基磷灰石的摩尔比为1∶60 ~16∶1的量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按正硅酸酯化合物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质量比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工艺步骤步骤一、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分散液的制备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置于室内至少24小时进行陈化,用水洗净陈化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加水配制成羟基磷灰石质量含量为2.5~25%的水分散液;步骤二、表面包裹二氧化硅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I)在室温、搅拌状态下,将正硅酸酯化合物,催化剂,水溶性有机溶剂加入到步骤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分散液中,正硅酸酯化合物按正硅酸酯化合物与羟基磷灰石的摩尔比为1:60~16:1的量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按正硅酸酯化合物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质量比1:1~10的量加入,催化剂按正硅酸酯化合物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00:1的量加入,之后至少搅拌1小时,得混合液;(2)在混合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国,邱建备,尹兆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