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鹏飞专利>正文

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169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涉及机动车车灯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有一前车灯控制装置和后车灯控制装置;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Ⅰ,与微控制器Ⅰ连接的通信模块Ⅰ,与微控制器Ⅰ连接的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刹车灯开关、示宽灯开关、雾灯开关和牌照灯开关,与微控制器Ⅰ连接的前车灯驱动器,与前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前左转灯、前右转灯和前示宽灯,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直接与其对应的开关连接;后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Ⅱ,与微控制器Ⅱ连接的通信模块Ⅱ,与微控制器Ⅱ连接的后车灯驱动器,与后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后车灯;通信模块Ⅰ和通信模块Ⅱ通过串行总线连接。优点是:减少线束数量,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车灯控制
,具体是一种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适用于电动三轮车、摩托三轮车及相关车辆的车灯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车用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从发动机控制到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安全保证系统、仪表报警系统,以及车灯及车灯控制,使机动车电气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都集中在驾驶室控制。对车辆的综合布线和信息的共享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布线角度分析,传统的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之间少有联系,这样必然造成庞大的布线系统,加剧了粗大的线束与机动车量有限的可用空间之间的矛盾。无论从材料成本还是工作效率看,传统布线方法都将不能适应车辆的发展。机动车前侧一般装有远光灯、近光灯、左右转向灯、雾灯、行车灯等,车辆后侧一般装有左右转向灯、雾灯、行车灯、牌照灯、刹车灯和倒车灯等。机动车的这些灯应用在不同的工况和环境,如在车辆转向、刹车等工况,在雨天、雾天、夜间等环境,车灯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及车外人员或其他车辆的,因此必须可靠。机动车辆总线传输必须确保以下几点 传输信息的安全;信号的逻辑“1”明显区别于逻辑“0” ;异步总线随机地传送数据;具有根据信息内容解决总线访问竞争的能力;总线的功能寻址和点到点寻址能力;最优化的传输速率(波特率);节点的故障诊断能力;总线具有一定的可扩充性等。 机动车辆车灯系统传统的控制方式是采用手动开关控制,即控制车辆前侧车灯也控制车辆后侧车灯,控制前车灯,因线路较短,控制可靠,线束成本也低;车辆后部车灯因距离控制开关较远,后侧车灯种类也较多,通往车辆后侧的线束数多,因此线束成本较高,对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减少了线束的数量,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包括一前车灯控制装置和后车灯控制装置;所述的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I,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通信模块I,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刹车灯开关、 示宽灯开关、牌照灯开关和雾灯开关,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前车灯驱动器,与前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前左转灯、前右转灯和前示宽灯,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直接与其对应的开关连接;所述的后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II,与微控制器II连接的通信模块II,与微控制器 II连接的后车灯驱动器,与后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后左转灯、后右转灯、倒车灯、刹车灯、牌照灯、后示宽灯、后雾灯和蜂鸣器;所述的通信模块I和通信模块II通过串行总线连接。工作原理微控制器I接受多个开关信号,控制前侧灯的亮灭同时就将控制命令通过通信模块I和通信模块II向微控制器II发送后侧车灯的开关控制信号,微控制器II接收到微控制器I发来的控制信号后,通过后车灯驱动器控制车辆后侧车灯的亮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节约了线束成本,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开发机动机车量实用总线技术,同时降低了安装及维修成本。提高产品性能扩展和层次,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原理框图;图2是前车灯控制装置电路图;图3是后车灯控制装置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由前车灯控制装置和后车灯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I,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通信模块I,与微控制器I 连接的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刹车灯开关、示宽灯开关、牌照灯开关和雾灯开关,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前车灯驱动器,与前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前左转灯、前右转灯和前示宽灯,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直接与其对应的开关连接;所述的后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II,与微控制器II连接的通信模块II,与微控制器II连接的后车灯驱动器,与后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后左转灯、后右转灯、倒车灯、刹车灯、牌照灯、后示宽灯、后雾灯和蜂鸣器;所述的通信模块I和通信模块II通过串行总线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微控制器I和微控制器II均采用PIC16F628A型单片机,由于其引脚少、宽度窄,因而可显著缩小电路板尺寸,并对系统稳定性也有一定积极影响。前车灯驱动器由三个MOS管驱动电路组成;所述的MOS管驱动电路包括一三极管, 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微控制器I连接,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一电容,集电极与MOS 管的栅极连接,MOS管的漏极与所控制的灯连接。所述的后车灯驱动器包括一与微控制器 II连接的驱动器,与驱动器连接的多个MOS管。驱动器采用达林顿管驱动器UL拟806用于驱动MOS管,也可用继电器来代替MOS管。控制开关根据实际车辆的应用情况本技术设置了 9个车灯控制开关,其中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刹车灯开关、示宽灯开关、牌照灯开关和雾灯开关的一端与车载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通过图2中的P3接口与PIC16F628A单片机的Pl 口连接,各灯开关处于“亮”位时送入微控制器I的信号为高电压12V ;开关处于“灭”位时,送入前控制板的信号为0V,为把外部的高电平12V开关信号送入单片机而不至损坏单片机,本设计采用了集成电路,该芯片可把送入的12V电平转换为5V的TTL电平,最后由单片机的 Pl 口 Pl. 0 Pl. 6脚送入单片机。远光灯开关和近光灯开关直接控制其对应灯的亮灭。通信模块I和通信模块II采用MAX487芯片,通信模块I和通信模块II实现了微控制器I与微控制器II之间的信号传输,微控制器I接收到的控制开关信号除了控制车辆前侧灯的亮灭,同时发送相应的信号到微控制器II,进而控制车辆后侧车灯亮灭。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微控制器I与微控制器II之间采用串行总线传输,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 硬件方面从微控制器I串行口发出来的数据经集成电路转变为差分信号进行传输,软件方面应用了验证码和重发技术,即提高的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外来干扰造成的误开灯或意外闪烁现象。 电源车载电源通过一 7805三端集成稳压电路把该DC12V降为DC5V,经IOOuF和 0. IuF两个电容滤波为各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车灯控制装置和后车灯控制装置;所述的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I,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通信模块I,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刹车灯开关、示宽灯开关、牌照灯开关和雾灯开关,与微控制器I连接的前车灯驱动器,与前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前左转灯、前右转灯和前示宽灯,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直接与其对应的开关连接;所述的后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II,与微控制器II连接的通信模块II,与微控制器II连接的后车灯驱动器,与后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后左转灯、后右转灯、倒车灯、刹车灯、牌照灯、后示宽灯、后雾灯和蜂鸣器;所述的通信模块I和通信模块II通过串行总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灯驱动器由三个MOS管驱动电路组成;所述的MOS管驱动电路包括一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微控制器I连接,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一电容,集电极与MOS管的栅极连接,MOS管的漏极与所控制的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车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车灯控制装置和后车灯控制装置;所述的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一微控制器Ⅰ,与微控制器Ⅰ连接的通信模块Ⅰ,与微控制器Ⅰ连接的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刹车灯开关、示宽灯开关、牌照灯开关和雾灯开关,与微控制器Ⅰ连接的前车灯驱动器,与前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前左转灯、前右转灯和前示宽灯,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直接与其对应的开关连接;所述的后车灯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Ⅱ,与微控制器Ⅱ连接的通信模块Ⅱ,与微控制器Ⅱ连接的后车灯驱动器,与后车灯驱动器连接的后左转灯、后右转灯、倒车灯、刹车灯、牌照灯、后示宽灯、后雾灯和蜂鸣器;所述的通信模块Ⅰ和通信模块Ⅱ通过串行总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鹏飞贺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毛鹏飞贺新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